隨著融媒體時代的來臨,放眼全國,各地已然掀起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浪潮,現已有些地方將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單位融合為“融媒體中心”,此外也有個別院校建立融媒體培養計劃,旨在更好的適應行業發展,優化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市場。
為了主動適應當代媒體發展對人才培養結構的需求,教學模式的改革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傳統的教學體系主要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培養出學生的質量不能夠滿足當代傳媒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而注重實踐教學有利于完善我們的教學體系,尤其對于我們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來說,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適應行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現由“學科型”向“實踐型”的轉變可以使學生以自我發展為中心,自覺形成自主學習意識,逐步實現基礎實踐向社會實踐的轉變;同時有利于優化實踐教學體系突出新機制教育體系的辦學特色,不斷深化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實踐教學在本科教學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說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是大學教學過程中的兩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共同發揮著對人才的培養作用。應用型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在結合理論教學的同時要更加重視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以“播音”本專業為中心,形成“采、編、播、導、策”等能力于一身的綜合性人才培養模式。在明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各高校應當進一步優化當前的教學模式和未來的發展目標,最后總結出完善當前教學模式的應對措施,從而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
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對專業的教學發展和特色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國開創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院校具有數百家,其中大部分院校仍保留著傳統的教學模式。但也有一些院校正在不斷探索一條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例如大連藝術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結合大型實踐教學劇目的發展及我校的辦學特色,將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授課模式緊緊結合實踐教學劇目,完善授課內容,拓展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長期發展具有引領性的作用。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具有較高的實踐性,在教學內容上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播讀能力,同時也要將采編播能力真正運用到實踐教學中來。以往的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課程主要圍繞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演播室、錄音間的人才培養模式,而忽視了學生真正在現實實訓中進行實踐培訓的重要性的思想意識。原本的演播室課堂教學長期會帶來枯燥單一的授課氛圍,因此增進實踐教學內容即成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課程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經過對實踐教學相關內容的調查發現,我國高等院校實踐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主要表現在實踐教學目標、實踐教學具體實現途徑、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三個層面。
1、實踐教學目標層面。我國高等教育實踐教學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同時重視在實踐教學中促進學生做事、求知、創新等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目前在我國高等教育實踐教學中運用比較多的、比較有代表性的教學方法有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和頂崗實習法。最近幾年,微課、慕課及反轉課堂的出現也掀起了高等院校教育方式的熱潮。
2、實踐教學具體實現途徑層面。我國主要采用實驗、實訓和實習等教學環節,先借助集教與學、學與練、課上與課下、校內與校外于一體的實踐教學基地,再結合行業用人單位,共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綜合能力,從而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3、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層面。我國高等教育已清楚地認識到建立一支符合高校教育發展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對于深化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是辦好高等教育,尤其是保證新機制高等院校教育培養行業內人才的關鍵,能夠較好地保證實踐教學的正常開展。
雖然專業探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本專業畢業學生的就業并不樂觀,多省公布的就業難榜單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均名列前茅,這反應了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確實十分困難,即人才供需不平衡。所以,專業教學的改革與多元化發展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會有極大的改善。作為培養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高校來說,結合眼下實際,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1、改革播音主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當前,我國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基本還是按照傳統媒體時代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目前雖然在理論與實踐課程的課時比例上開始有所變化,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是堅持以理論課程為主導,在具體安排教學時,還是會優先安排理論方面的課程,而且在檢驗教學質量時,往往會對理論課程著重檢查,實踐方面的課程的標準則較低,導致學生對于實踐課程還是比較輕視。在整個課程環節設置上,實踐課程還是依附于理論課程,導致學生們的實踐能力無法得到有效鍛煉。
2、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播音主持藝術專業要求學生們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有具有真正的創作才能;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引領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動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來進行創作。隨著傳播媒介的多樣化以及傳播方式的多樣化,對于從業者素質的要求提高了,因此我們需要拓展人才培養模式,同時也需要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造能力。
綜上所述,注重實踐教學的實際應用,對于合理地進行實踐教學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一方面,以理論教學為根基,結合合理有效地實踐教學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在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能力的融合中,使實踐過程不斷得到革新,創造適應學生成長成才的有力條件;另一方面,可以逐步改變我國新機制高等教育的格局,增強新機制高等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其中培養“應用型”藝術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核心就在于實踐教學環節的完善,只有實踐能力得到強化,學生的實際應用性才能夠得以提升,才能夠得到多元化的發展,進而得到社會的認知和認同。
作者簡介:李忠華(1988.9-)男,遼寧營口人,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會員、大連語言藝術學會會員、大連藝術學院播音教研室副主任,講師,研究方向為播音與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