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媒體融合的新時代,傳統廣播若不加以改革將遭受淘汰風險,所以需拓寬廣播傳播渠道,順應時代發展。在此之上,本文簡要分析了廣播新媒體的傳播特征,并通過建設現代化廣播品牌、改革廣播新媒體機制、增強廣播新媒體抗風險力、提高廣播新媒體內容質量等策略,進一步實現傳統廣播媒體的新興發展。
關鍵詞:廣播新媒體;傳播特征;營銷渠道
前言:
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廣播新媒體應運而生。傳統廣播媒體通過轉型逐漸向新媒體領域前進,以此積極應對當前社會市場中較為激烈的競爭。所以,廣播新媒體是當前時代進步的必然發展要求,應當充分認識到新媒體技術的優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身傳播質量,結合先進的媒體技術滿足大眾實際需求。
一、廣播新媒體的傳播特征
廣播新媒體在傳播過程中應當具備以下特征:(1)個性化,在網絡信息時代,廣播新媒體傳播時需要重塑行業結構,以此發揮出廣播與新媒體兩者各自優勢,同時應當以滿足受眾需求為主導,實現廣播新媒體的高效發展,增加傳統廣播媒體的活力;(2)數字化,廣播新媒體重點體現在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方面,比如建立微信公眾號、網絡直播平臺等,從而為受眾提供針對性服務,并從技術領域中與傳統廣播媒體相互融合,確保廣播內容的制作、編輯等環節趨于數字化方向發展;(3)多元化,廣播新媒體可讓受眾扮演傳播者的角色,以此拓寬信息傳播渠道,提高信息傳播的效率。同時,廣播新媒體傳播內容還可通過線上收聽與線下活動的方法增加傳統廣播媒體的關注度,以此促進其長遠發展。
二、廣播新媒體的營銷策略
(一)建設現代化廣播品牌
廣播新媒體在新環境中不但要為受眾傳播信息,而且要傳播一種重要的精神,依據傳統廣播媒體具有的權威性及影響力促使廣播新媒體打造出服務型現代化品牌,這樣才能從一定程度上擴大傳統廣播媒體的生存空間。另外,在廣播新媒體建設現代化品牌時還需注重信息整合,主要包含用戶個人信息、平臺互動記錄、日常收聽習慣等,并據此建立屬于受眾群體的個性化數據庫,以此根據受眾需求提供針對性服務,提高受眾對廣播新媒體的滿意度。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要想促進融合發展,就必須主動利用新媒體傳播的優勢。以河南廣播媒體為例,它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開辦了手機臺、新浪河南網等新媒體平臺,同時還設置了河南廣播網客戶端,并于2017年河南地區整體廣播收聽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占據總市場份額的60%,由此促進了當地廣播媒體行業的高效發展。
(二)改革廣播新媒體機制
傳統廣播媒體要想順應社會發展繼續在市場中占據一定地位,就應當全面實施改革工作。廣播新媒體在此基礎上所呈現出的變化主要包括市場運營與產業化管理兩個方面。廣播媒體在融合新媒體技術的同時,以滿足受眾需求、貼合國家紅利政策為改革重點實行全新機制。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自身廣播媒體從業者的身份,既要履行崗位職責,又要借此實現人生價值。廣播新媒體創新機制可幫助廣播媒體從業人員更好的適應新工作環境,為受眾提供最佳服務。以鄭州人民廣播電臺為例,它在2019年4月份舉辦了移動5G業務應用戰略合作會議,這也表明它即將開啟“5G+廣播新媒體”新局面,從而為人們專心報道具有核心競爭力內容,將變革當成傳播助力,正確引導大眾價值導向,這樣也能最大化促進鄭州當地經濟的發展,滿足大眾對于信息的新需求。
(三)增強廣播新媒體抗風險力
我國廣播電臺的廣播費用在逐年遞增,這多半源自傳統廣播媒體開展的傳播渠道。而在新形勢下,廣播新媒體要想發揮出重要的信息傳播作用,就應當充分提高抗風險力,讓廣播新媒體通過廣告營銷的方式增加受眾群體的青睞度,以此實現廣播新媒體的興旺發展。首先,廣播新媒體應當深度開發廣告、節目等產業的優勢,在傳統營銷模式基礎上注重互動體驗,為受眾提供一個良好的社交環境,從多方面開拓營銷渠道,滿足廣播新媒體受眾需求;其次,結合廣播新媒體報道頻率適當開展線下活動,打造創意文化產業,進而提升廣播新媒體抗風險力,增強它的穩定性;最后,促進多方協作,鼓勵各企業、各部門共同參與到廣播新媒體傳播過程中,這樣才能實現最佳營銷目的。
(四)提高廣播新媒體內容質量
廣播新媒體的內容應以當下社會人群整體分類情況加以改進。傳統廣播媒體尚未充分利用90后這個具有先天優勢的受眾群體,而廣播新媒體則在報道內容中根據90后感興趣的話題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如河南廣播電臺的微博平臺正是以90后群體為主,專門匯集網絡中各種熱點新聞及原創短視頻,讓其獲得年輕群眾的喜愛。尤其是廣播公眾號及時掌握最熱資訊、最嗨城市活動、最佳原創內容等,將其充分融入到廣播報道中,以此為當代人提供了多元化信息傳播渠道,加快了傳統廣播媒體改革進程。
結論:
綜上所述,廣播新媒體是新時代的產物,也是一種新型媒體傳播形式。作為廣播媒體工作人員,理應認清時代發展形式,提高自身新媒體技術的學習水平,并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融合傳統廣播媒體,以此實現傳統廣播媒體的長遠發展,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這樣才能保證傳統廣播媒體在創新領域中再創輝煌。
參考文獻:
[1]同關村.探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8年上半年節假日宣傳的電視、廣播、新媒體融合傳播[J].當代電視,2018 (11):83-85.
[2]朱遠菁.“互聯網+”時代廣播新媒體的轉型發展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8,9 (09):245+249.
作者簡介:鈕玉(1985.10.24)女,民族:漢,籍貫:河北省石家莊市,學歷:研究生,從事工作:新媒體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