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黃文軍
61年來,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堅持以工程建設造就水利事業,以人才的力量創新發展,爭做新時代貴州水利戰場上的突擊尖兵。
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貴州水利院),成立于1958年,2006年改制為廳直管國有企業。發展至今,已持有水利水電行業工程咨詢、設計、勘察、工程總承包等10多項甲級資格證書,輸變電、市政行業等多項乙級資格證書,以及水利水電施工總承包貳級資質,是集規劃、咨詢、勘測設計、科研試驗、監理、施工、工程總承包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勘測設計科研單位。
61年的創業之路,貴州水院人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先后完成了2100多項工程。
近年來,貴州水利院緊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十六字方針,在貴州省的各項骨干水源及其他水利工程的前期及勘測設計與服務工作中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完成了如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夾巖水利樞紐及黔西北供水工程、黃家灣水利樞紐工程等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的設計與服務,為助推貴州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規劃咨詢方面,貴州水利院編制完成各類省級、市級、縣級規劃和專題成果500余項,在巖溶山區的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和水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
在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設計上,貴州水利院先后完成各類水利水電工程1400余項,在強巖溶區成庫建壩條件勘察評價及防滲處理、峽谷區高墩大跨渡槽、氣動盾形水閘等勘測設計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生態水利建設方面,根據國家關于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部署,貴州水利院完成了貴陽市南明河等河流的水環境生態綜合治理,三岔河等流域環境綜合保護治理,黔中水利樞紐一期工程水源地保護等項目的勘測設計;在生態堤防、生態修復、水景觀設計、水源地保護設計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方面,完成的水土保持及環境保護業務覆蓋了水利、水電、市政、火電、風電、公路、機場、礦山、天文等行業,升魚機、集運魚系統、魚類增殖站等設計走在全國前列;在國內率先推行水保環保生態工程總承包建設模式,為業主提供景觀生態治理全方位、一體化的服務。
在建設征地移民安置方面,完成夾巖水利樞紐及黔西北供水工程、黃家灣水利樞紐工程、六盤水市雙橋水庫供水工程、雙河口電站等200余座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的規劃、設計和咨詢服務,研發的水利水電工程征地移民地理信息云平臺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在工程勘察及地質災害治理方面,近年來完成了200余項水利水電工程及100余項建筑、民航、交通、市政等行業專項勘察、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水文地質勘察與評價、地理物理勘探、擋渣尾礦庫勘察設計、地質災害工程評估和勘查設計、基礎工程處理總承包等工作。
在測繪及地理信息方面,完成了以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夾巖水利樞紐工程為代表的貴州省重要水利工程的測繪、施工控制網測設和建設用地專題,并在多個項目采用無人機航測、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和數據信息化處理,逐漸從傳統的二維測繪成果采集和制作轉換到真三維成果的采集和制作。
在水利信息化方面,完成了河湖大數據、移民信息化、工程建設全過程信息化、水情測報系統、水文預報軟件、水庫調度運行軟件、BIM技術等運行維護管理。
在項目管理和工程總承包方面,通過20余年的努力,承接了項目代建、施工總承包等各類建設模式項目70余項,涉及水利、水電、市政、煙草等多個行業,并主持編制了《貴州省水利建設項目設計采購施工(EPC)總承包導則》,進一步推動了貴州省水利建設項目總承包模式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貴州水利院參與設計建造的長順縣蒙江干流格凸河黃花寨水電站——氧化鎂混凝土拱壩筑壩。(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供圖)
科研關鍵在創新,創新關鍵在人才。
目前全院職工總人數為757人。專業技術人員人數為632人,其中正高級職稱人數為53人,副高級職稱人數為217人,中級職稱人數為180人,各類執業資格230余人次。專業技術人員中博士及博士后4人,碩士159人,本科350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9人,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級人選1人,省管專家2人,西部之光訪問學者1人,全國水利青年科技英才1人,省千層次人才5人,省優秀勘測設計師5人,省優秀科技工作者4人,擁有一批工程經驗豐富的規劃、咨詢、勘察、設計和科研人才。
在貴州水利院61年的探索之路上,面對技術落后、條件艱苦、資金緊缺等現實問題,一代又一代人才在實踐中不斷研究、總結,在創新之中加大設備投入和科研攻關。
在山區水資源開發利用與優化配置、強巖溶區成庫建壩條件勘察評價及防滲處理、拱壩、面板堆石壩等多種壩型的設計和材料研究等方面,貴州水利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獨創的技術優勢。
同時,通過依托喀斯特地區水資源開發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新技術企業、貴州省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等機構,執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貴州水利院在喀斯特地區水資源配置和水庫群聯合調度、氧化鎂混凝土拱壩筑壩、峽谷區高墩大跨渡槽設計和建造、氣動盾形水閘設計和建造等領域,擁有一系列自主研發的關鍵技術和70余項專利。
另外,貴州水利院作為較早開展工程總承包和項目管理的單位,積極將科研成果運用于工程實踐,創建了多項優質工程,其中外摻氧化鎂微膨脹混凝土快速筑壩技術科研攻關項目在國際處于領先水平。
61年的發展之路,一代又一代水院人帶著強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責任感和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在黔山秀水間,在高峽平湖處,將“團結求實、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薪火相傳、代代相承。
在長期探索實踐中,貴州水利院堅固的黨建堡壘塑造了職工堅韌不拔的意志,“黨員突擊隊”和“設代臨時黨支部”在急難險重工程中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先進的企業文化樹立了職工開拓進取的信心,“健康水利人”系列比拼、“職工運動會”“十佳”系列評選激發了職工干事創業的奮斗熱情。

貴州水利院參與設計建造的貴陽市南明河紅巖橋至葉家莊河段綜合治理工程——氣動盾形水閘。(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供圖)
在決戰水困、同步小康的時代號召下,貴州水利院全體職工不畏艱難、勇挑重擔、勵精圖治、奮發圖強,成為新時代貴州水利戰場上的突擊尖兵。
61年,只是一個開始,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不斷推進,在貴州省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統領下,貴州水利院將緊抓貴州水利建設新的跨越式發展機遇,立足貴州,面向全國,積極開拓國際業務。
未來,貴州水利院將以出類拔萃的人才隊伍、先進可靠的技術水平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理念,進一步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和深化改革,不斷整合優勢資源,打造核心競爭力,努力創建以全過程咨詢設計和總承包為基礎的工程公司,為水安全和水環境建設、水資源綜合利用提供全過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