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孫小勇
為深入推進河長制工作,銅仁市以“民心黨建+X”模式為統攬,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在打贏污染治理攻堅戰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政治引領作用,形成了“組織引領、黨員示范、群眾參與”的強大合力,有效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河流治理新格局。
根據中央和貴州省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有關文件精神,2017年5月,中共銅仁市委辦公室、銅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銅仁市河長制工作方案》,明確了“全面加強河庫生態保護,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等目標。
銅仁各地積極開展有益探索,努力打造“河長制”銅仁模式。
2017年9月,碧江區壩黃鎮苗哨溪村探索了“河長制+村規民約”模式,規范村民行為;印江自治縣木黃鎮將河長制工作納入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主要內容。
2017年10月,銅仁市河長制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民心黨建+河庫管護村規民約”推進河長制工作的通知》,以“民心黨建+河庫管護村規民約”為抓手在全市涉河鄉鎮開展試點工作,形成了人人愛河護河的良好氛圍。其主要做法及經驗:
將黨組織建在河流、流域上。在區(縣)級建立河流黨委,負責“民心黨建+河長制”工作重大事項和重要問題的調度指揮和統籌協調;在河流流域所轄鄉鎮聯合建立基層流域黨總支,負責所轄流域“民心黨建+河長制”的組織協調、調度督導、檢查考核等工作;在河流流經村(社區)建立河流聯合黨支部,負責所轄流域黨員(或志愿者)開展巡河清河護河等工作。
選優配強黨員志愿崗。在流經主城區、鄉(鎮、街道)黨委政府所在地及治理任務較重的河流設置黨員志愿崗,實行“河流聯合黨支部+黨員責任崗”模式,開展巡河工作。
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各河流黨委和基層流域黨總支定期召開“民心黨建+河長制”工作聯席會,各聯合黨支部規范建立定期調度、責任區域公示、巡河護河、問題受理督辦、河道清理整治、宣傳教育、村民自治等制度。
充分整合各界力量。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確立“民心黨建+河長制”巡河周、巡河日,將河長制工作納入《村規民約》內容,進一步約束村民垃圾存放、污水排放等行為,形成人人愛河護河的良好風尚。
銅仁市“民心黨建+河長制”創新典型經驗,得到了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松桃自治縣相關工作得到了水利部督導組和省市相關領導的充分肯定。
2018年4月8日,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李邑飛在省統計局履行松桃河河長制省級責任單位職責工作專報上指出,“民心黨建+河長制”有助于黨的基層組織打贏污染治理攻堅戰,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引領,提升組織力。

通過“民心黨建+河長制”,銅仁水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銅仁市水務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