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同鐵路運輸檢察院 陶磊 閆香寧
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民檢察院權力運行機制和廉政風險點也會隨之發生改變,新形勢下,紀檢監察部門聚焦主業,整合資源,創新方式強化監督,剛性執紀,有效發揮出紀檢監察機構的職能作用確保監督實效。1.嚴明黨的紀律。切實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認真學習黨內各項紀律,遵守《黨章》《準則》《條例》維護人民檢察院規章制度的權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法律前面,扎緊紀律規矩的“籬笆”,將嚴明黨的紀律、嚴守政治規矩貫穿于全體黨員干部的日常教育監督管理中。2.強化政治擔當,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檢兩個責任。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等制度。督促院黨組及班子成員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堅持業務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同部署、同落實、堅持抓早抓小對隊伍建設中發現的苗頭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督促班子成員及各內設機構負責人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真正落到實處。3.抓好作風建設,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解決“四風”突出問題作為紀律審查的重點,抓細抓實,重點查處檢察人員公車私用、公款接待、公款消費等違紀問題。緊盯節假日等問題易發多發的關鍵節點,劃出紀律“高壓線”加強督查,堅決防止出現“四風”苗頭性問題。4.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深入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動,以黨組書記講黨課、院黨組每月必開一次廉政座談會、組織干警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警示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嚴守黨紀國法。
司法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精神總體要求全面推進紀檢監察工作的精細化管理。1.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加強紀檢監察干部責任意識,堅守責任擔當做到正人先正己,打鐵先要自身硬,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紀律要求自己。帶頭嚴格執行有關紀律作風規定,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在樹立良好風氣和保持自身廉潔方面發揮表率作用。2.加強紀檢監察工作管理,進一步明確目標、突出重點,抓好圍繞監督執紀工作在落實“兩個責任”、紀律審查、作風建設、監督檢查、廉政宣傳教育、隊伍建設六個方面的成效,再逐個補充完善進行精細劃分,明確項目承辦科室、分管領導和具體負責人。并把落實情況納入年終綜合考評,在績效考核體系中專設項目、指標、分值作為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之一。營造人人干事爭先的良好氛圍。
在司法改革的大環境下,派駐檢察院紀檢組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通過推進派駐紀檢機構改革進一步理順監督關系、強化派駐管理、持續深化“三轉”工作,切實加強派駐檢察院紀檢隊伍建設,保障監督工作有效開展。1.持續深化“三轉”、聚焦主業,轉變工作作風,著力抓好紀監督執紀問責,積極履行監督責任,協助黨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避免出現“協調變牽頭、牽頭變主抓、主抓變負責”的現象。2.嚴格履職監督,創新監督執紀和案件查辦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思路,加強黨內監督工作嚴格執行述職述廉、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清單的落實情況,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制度。3.強化自身建設。在司法改革與紀檢體制改革中,派駐機構干部應該強化大局意識、擔當意識、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服從安排按照“三轉”要求,聚精會神履行好職責在嚴格監督執紀問責的同時,自覺接受駐在單位的監督,做忠誠干凈擔當的表率。
201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提出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三項制度。2015年12月高檢院出臺了《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案部門和辦案人員違法行使職權行為糾正、記錄及責任追究的規定》,《規定》三種情形為違法行使職權行為,明確了辦案部門及時糾正違法,行使職權行為的主體責任。強調了控告、案管、偵監、公訴等部門應該發揮的監督作用,明確提岀監督管理不到位也要承擔相應責任。在當前司法改革的新形勢下,中央及高檢院相繼出臺的規定,規范了司法辦案活動內部監督制約,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和權威。1.進一步健全了檢察權,完善監督制約機制。配合有關部門建立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機關辦案部門和辦案人員違法的處理機制和記錄通報、責任追究制度,嚴肅查處檢察人員違紀違法問題堅決落實究制度。組織對“一案雙查”和責任追究實施情況開展調硏分析,健全完善并嚴格執行自究辦法,通過問責把責任落地。2.將貫徹落實《規定》與深入推進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相結合,將落實《規定》執行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績考核體系,作為考核干部是否遵守法律、依法辦事、廉潔自律的依據。重點把司法人員辦案性質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追究制與黨風廉政建設深度融合,明確職責分工和協作配合確保可執行,可操作明確責任追究。必要時向社會公開,從社會監督的層面有效促進《規定》落地生根。
司法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推動建立檢察官懲戒制度。組建遴選檢察官(懲戒)委員會,貫徹落實中央司法改革的要求又是順應司法實踐的現實需要。落實司法責任制必須以檢察官違紀行為懲戒制度強化對司法活動的制約監督。筆者認為檢察院紀檢監察部門主責是監督執紀問責,主要履行事后監督及發現明確違紀違法線素的職能。對在辦案過程中出現的司法過錯、線索隱瞞不報、壓制不查、不予追究的應當追究責任的,在調查過程中檢察官懲戒委員會可以開展檢察官司法責任認定工作,解決落實司法責任制系列問題,但在實踐中仍需明晰工作職責、工作程序以及同有關工作的銜接,厘清懲戒與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關系,以求達到最好的監督問責效果。
(一)談話函詢環節。在正式開展談話函詢之前,應加強審批監督工作,涉及的談話內容,應專門制作成談話筆錄,如有必要,還可以對被反映人談話函詢的說明情況進行抽查核實。
(二)初步核實環節。紀檢監察小組應緊緊圍繞具有可查性的涉嫌違紀或者職務違法、犯罪問題線索,加強調查核實,做好客觀性的證據收集,并確保證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
(三)審查調查環節。應進一步加強紀檢監察小組對審查調查處置工作的領導,報批程序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進一步明確審批權限,確保管控措施得到切實有效落實。在開展取證工作時,應派專門工作人員進行全過程錄音錄像,紀檢監察機關相關負責人通過調取錄音錄像的方式,對審查調查進行全過程的監督。
(四)案件審理環節。在確定紀律處理或處分時,應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經過集體討論后再作最終決定,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應始終堅持審查調查與案件審理相分離,復議復查與審查審理分離,有效保障違法亂紀事實清楚,相關證據確鑿,能夠準確定性非法亂紀行為,保障最終處理恰當合理。相關的處理手續完整齊備,嚴格按照相關程序規定執行,在進行審核把關時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程序進行,從而確保紀檢監察工作得到全面的落實,充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