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陜西中醫藥大學 徐晨星
文獻的采集是圖書館工作的起點和基礎,直接影響著圖書館后續服務的展開。隨著技術的發展,圖書采訪工作較之采訪實踐中所面對的各種新情況,其理論內容和操作方法已顯脆弱。醫學是一門系統學科,與多學科之間均存在交叉,尤其中醫系統的形成吸收了中華文化中哲學、歷史、生物、地理、化學等方方面面的內容。這就要求中醫藥類高校圖書館的圖書采訪,既要符合學校的學科屬性,合理規劃中西醫類書籍、社科類書籍的采訪比例,滿足學校教學需要,兼顧讀者群體的閱讀習慣和實際需求,同時還要在保證學科專業性的同時合理豐富館藏內容,兼而有之、廣而納之,對內容中涉及中醫藥圖書的采訪,認真甄別,合理選擇。本文以陜西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為例,就當前圖書采訪工作的方法現狀和館藏建設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展開分析,提出改進方法和舉措。
(一)中醫藥類圖書市場的新形勢。醫學類高校受學校自身學科屬性影響,圖書館藏內容主要圍繞醫學教學構建,中醫藥類高校圖書館更是如此。結合工作經歷,針對館配方面,頗感近幾年中醫藥類圖書的出版出現了一些新的形勢。首先,隨著我國中醫藥研究的發展和人們對健康的不斷重視,越來越多的出版社加入到了中醫藥類書籍尤其是中醫科普書籍的出版中來。發展既代表著繁榮,也必當會產生一定的混亂,相當一部分書籍醫理淺顯、理論應用錯漏、內容過于通俗,對圖書采訪工作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這就要求圖書采購過程中采購人員應當具備相當水平的醫學素養,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其次,西醫方面的書籍,相當部分中醫藥方面的書籍多為對已有中醫理論和典籍的再研究再發展,相關書籍同質化嚴重。同一中醫經典典籍,不同出版社的不同發行版本甚至再版數可達數十種,如何從中甄選出有適合X館需要的、有教學研究價值的書籍,對圖書采訪人員同樣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再次,由于近年來社會節能環保意識增強,紙張費用連年上漲,造成書籍印刷成本增加,圖書碼洋增大,醫學類圖書這種專科性質的書籍更是如此。如何利用每年有限的圖書經費完成當年度采購目標,以滿足學科建設和科研需要,達到學校評估要求,是一個需要認真處理的問題。
(二)館藏建設情況。醫學科普性和非醫學類圖書采訪量的不斷增大,是我館館藏建設面臨的新情況。一方面,專著性質的醫學尤其是中醫類圖書,其學科專業性較強,成書和出版周期長,每年出版發行的新書種類有限;教材教輔類醫學圖書,須嚴格按照國家本時期教材規劃和學校的具體教學需求制訂采訪計劃;相當部分的中醫類著作是對古典中醫理論和經典的再發展再解讀,經年累月,館藏收集已趨于完善;古籍珍本的收錄,不確定性較大;外文原版醫書受來源途徑限制,每年可接收數量有限。另一方面,圖書館服務理念的變化,使人們希望非社會性質的圖書館能夠更多地參與到服務社會讀者中來,大學圖書館的建館理念亦愈來愈傾向于結合本校學科特色擴展藏書范圍,豐富館藏文獻類型,滿足校外讀者的學習閱讀興趣。同時,學校圖書館的主要服務人群是在校師生,他們同樣對非醫學類圖書有著巨大的需求。這就要求圖書采訪工作在完成醫學館藏建設任務的同時,適當提高醫學科普類圖書和非醫學類圖書的采購數量和復本規模。
(一)館藏紙質文獻利用率下降。移動時代,讀者通過便攜式電腦、手機等手持終端能夠更加方便地實現對數字圖書資源的查找和閱讀。網絡信息資源極其豐富,包羅萬象,其內容涉及農業、生物、化學、數學、天文學、航天、氣象、地理、計算機、醫療和保險、歷史、大學介紹、法律、政治、環境保護、文學、旅游、音樂和電影等所有專業領域,它是知識、信息的巨大集合,是人類的資源寶庫。在這種趨勢下,各圖書館也在不斷豐富自身的館藏數字資源建設,學生不用到圖書館來,利用門戶鏈接、公眾號、手機APP軟件即可實現對館藏資源的訪問利用。以我館為例,在2016年完成移動端借閱平臺建設后,紙質圖書借閱量持續走低,電子閱覽室的上座率降低,圖書檢索機利用率大不如前。“既然通過上網查找、在線訪問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各種資源信息,又何必去用翻閱書籍這種費時費力的方法”已成為大部分讀者的普遍想法。
(二)館藏容量逐漸飽和。X館建筑面積17,598.9平方米,其中收藏紙質圖書的有綜合圖書外借,醫學圖書外借,文學藝術、歷史圖書外借3個藏、借、閱一體的外借書庫;醫學參考閱覽,綜合圖書閱覽,綜合報刊閱覽,醫學期刊閱覽,古籍查閱5個書刊閱覽室;館藏書庫7個,過刊書庫1個,古籍書庫1個。隨著館藏建設的推進,目前書庫已漸飽和,雖然2016、2017年度對書庫進行了選擇性清理,封包了一批年代較早、殘缺破損、學科價值不高的書籍,但是館容壓力仍然較大。與此同時,由于館藏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圖書館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上級管理部門往往以藏書規模作為衡量圖書館工作的一項指標,進而影響對此館的資源分配。這也在客觀上使得圖書館的館藏書量持續增長,造成藏書空間分配不足,給新進圖書的上架帶來影響。
(三)各類型讀者閱讀需求的多樣化。目前我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校從事教學科研、臨床醫務工作的教職工和在校大學生、研究生,此外還有職工家屬、校外讀者等其他人群。本校除校本部外,還有直屬兩所附屬醫院(三甲)及若干合作醫療機構。相當部分教師既承擔教學科研任務,在校直屬醫院也有擔任醫療職務,從事醫學臨床工作。同時,學校本科醫學類專業的學制為5年,學生在校期間除了要完成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其第五學年還需進入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實習。研究生需根據人才培養計劃、專業情況和導師指導,進行教學實踐、臨床實踐及學術活動。偏于醫學基礎類專業碩士研究生(指中醫基礎理論、中醫醫史文獻、方劑學、中西醫結合基礎等專業)的臨床實踐時間不應少于3個月;偏于醫學臨床類專業碩士研究生(指中醫臨床基礎、中醫診斷學、針灸推拿學等專業,各臨床學科申請學術型學位人員)的臨床實踐時間不少于6個月。原則上要求在三等甲級醫院臨床實踐,專科性質強、特色明顯的專科醫院可適當放寬條件至二等甲級醫院。
從各類型圖書占圖書總借閱量的比重來看,醫學專著、醫學教材、教輔圖書、文學類圖書和語言、文字類圖書占到了X館2017年度圖書借閱總量的7成以上。繼續分析各類型圖書的借閱讀者類型分布,可以看出,教職工讀者的借閱類型主要集中在醫學類專著和教材以及文學和語言、文字類圖書上,其借閱目的主要是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學術研究。本科生、研究生對各方面圖書的借閱興趣都比較大,比照不同類型圖書占借閱總量的比重,結合工作實際,可以得知其借閱行為既體現了學習的目的,也是為滿足個人興趣愛好和提供消遣,其中本科生對文學類圖書和語言、文字類圖書的需求明顯大于研究生。其他人群主要以對醫學常識、養生保健知識的了解和滿足精神文化需要為主要借閱目的,所涉圖書類型多為科普性圖書和各類型通俗讀物、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