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省聊城市技師學院 王麗娟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移動圖書館成了傳統圖書館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自主、互動、個性化、便捷和廣泛性是移動圖書館的特征,但無論在理論還是應用方面我國移動圖書館的發展都存在很多問題,影響了移動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提升。
相比國外,我國移動圖書館服務功能的建設起步時間較晚,正式開始于2000年,直到2005年才進入快速發展期。高校圖書館是社會多種類型圖書館中發展最為迅速的一種,其最先推出短信服務和WAP服務,隨著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WAP技術從2007年開始被廣泛地應用到了各大圖書館建設中。我國移動圖書館的總體建設還是局限于外圍,并沒有真正意義上普及數字化全文閱讀服務。數字閱讀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支撐和推動下獲得了快速發展,在移動閱讀流行的大趨勢下,人們擁有了全新的閱讀體驗,但同時也讓移動圖書館的發展面臨了更多的挑戰,主要歸納為以下四點:一是讀者的流失,二是成本的增加,三是人才的危機,四是傳統服務理念的制約。移動互聯網新形勢下,信息環境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但圖書館的使命和讀者的需求依然存在。
(一)健全圖書信息資源,擴展圖書服務模式。實現讀者獲取信息和圖書館提供信息的無障礙性是建設移動圖書館的目標之一。健全圖書資源需要通過加強館與館之間的合作,在建立暢通的館際交流渠道基礎上實現資源信息共享,與此同時為了方便讀者查詢圖書館數字資源,可開通全文閱讀功能,并提供視頻資料或音頻資料的閱讀服務,一步步地讓館藏資源以移動數字信息的形式出現在各種手持設備上,實現全文閱讀和跨庫檢索。當前我國移動圖書館的服務模式還是比較單一,主要兩種就是WAP站點服務和讀者服務,急需從簡單服務模式轉向個性化服務和深入服務,將文獻傳遞、統一檢索、個性化搜索和后臺管理等一系列的功能都通過擴展移動圖書館服務模式來實現,同時開發與具有時代發展流行性的服務模式,比如微博、微信和移動客戶端等。
(二)提高用戶的關注度,優化移動圖書館服務。作為一種全新服務形式的移動圖書館應該大力地向公眾推廣和宣傳,充分借助媒體和網路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移動圖書館的特點、優勢和使用方法,只有在建立一定的用戶數量基礎上才能擴大移動圖書館的發展空間,優化服務。與此同時,要盡可能地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服務的體驗,站在用戶需求角度分析才能“一針見血”地找到服務上的不足和改善空間。基于不同用戶的特征設計不同的移動信息服務,用個性化服務模式來提高用戶滿意度。最后,加強對用戶的培訓也十分重要,比如定期的開設講座或者公開課;建立讓社會公眾免費體驗的移動圖書館服務醒目等,最大化地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移動圖書館。
(三)提高移動圖書館員綜合素質,奠定圖書服務基礎。首先要對在職圖書館館員進行再教育和再培訓,以移動服務和網絡知識為主要培訓內容,定期開展一些技能競賽和專業課程等,致力于提升館員的職業素養。其次要根據移動圖書館實際需求招聘具有相關資質的人才,分別從學歷、工作經驗、年齡、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等方面對應聘者優勝劣汰進行考核,以此來保證提升移動圖書館服務的“新鮮血液”質量較高。最后要反復強調移動圖書館館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培訓,一方面是對全新形式移動圖書館發展認識,另一方面是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符合能力與追求的職業發展規劃,以激發館員內在的工作動力和積極性,可將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方式進行結合應用。
(四)加大對移動圖書館的宣傳,增加用戶數量。以形成“滾雪球”效應為手段增加移動圖書館用戶的數量,借助先進的網絡技術對新型的移動圖書館服務進行大力推廣和宣傳,以研討會或座談會的形式充分發揮出“滾雪球”效應。當前正流行的微博、微信、QQ和論壇等都可以作為加大宣傳力度和拓寬用戶范圍的網絡軟件,選擇適當的時機對潛在客戶進行引導,強化他們對移動圖書館的感官體驗,讓他們基于感性認知的基礎上再理性地認識移動圖書館,這樣更有利于對外進行正向宣傳。比如先以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用戶群體掌握移動圖書館使用方法的程度,再有針對性地與有意愿使用以及會使用的讀者進行深入溝通,因此來實現移動圖書館服務功能的推廣。
總而言之,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隨著無線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移動圖書館的出現為人們的閱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提供高質量的移動圖書館服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有關人員從多方面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