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張麗
對于圖書館發展而言,提升服務效能將成為我國各地圖書館的重要發展方向,是實現資源共享、服務均等化的重要舉措。當代讀者在文化需求方面日益增長,從很大程度上推進了圖書館現代化管理能力的發展。對于圖書館而言,服務效能偏低是影響圖書館發展的主要因素。認識到服務效能及能力水平,不斷提升服務效能,滿足讀者閱讀需求,給讀者帶來滿意、便利的服務,已經成為當代圖書館可持續性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服務效能意識淡薄。效能通常涵蓋諸多因素,如效率、質量、能力等。將效能運用到我國高校圖書館服務體系評價中,是為了進一步推動文化服務平等化的重要對策。在圖書館建設體系中,往往服務效能意識被忽略,提升服務效能意識淡薄,缺乏對資源共享的整合,對管理服務的開展不夠精細化。圖書館是在為人民需求服務,卻遭到漠視態度。因此,我國大部分圖書館存在服務效能低、服務意識淡薄的問題。
(二)忽視資源重視面積。隨著各高校在教學評估標準等方面面臨的壓力逐漸增多,由于在教學評估時,將圖書館計入人均面積是教學評估檢測中的重要標準。因此,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改變了關注點,將圖書館的面積、格局及功能點等方面成為重點關注問題。然而,在新時代網絡環境下,以圖書館面積和格局來定義圖書館工作效能好壞的方法已經落后。過分重視面積,一味重視教學評估標準是否達標,忽視了圖書館資源整合利用,將導致圖書館工作及服務效能方面出現偏差。
(三)認知觀念出現誤區。在某種程度看來,圖書館服務效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圖書館的實際作用,高校圖書館關注的側重點出現誤區,忽視了圖書館的根本作用。簡而言之,圖書館主要功能其實是為廣大讀者提供書籍資源,讓讀者通過閱讀書籍豐富知識內涵、獲得新視野與新思維,促進讀者學習研究能力。許多高校圖書館缺乏創新服務理念,對圖書館認知出現誤區,進而導致圖書館服務效能得不到有效提升。
(一)加強提升服務效能意識。服務效能是圖書館服務體系評價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運用服務效能這一標準,能夠實現服務體系有效評價,還可以推動文化平等化和普遍化的實施。鑒于我國大多數圖書館服務效能意識淡薄,導致服務效能低下的情況,要求圖書館加強提升服務效能意識,做好圖書資源整合及精細化分類管理,便于更好地為讀者提供資源和優質的服務。
(二)改變面積觀念豐富資源。互聯網迅速發展給傳統圖書館經營模式帶來了沖擊,網絡資源越來越豐富化,若圖書館缺少服務效能,更多人便會選擇網絡圖書館。我國圖書館服務效能就無法得到提升,圖書館資源無法得到有效利用,圖書館的過分重視面積因素,無法做到以服務效能為基準,勢必會導致圖書館工作出現誤區,走向形式主義。在圖書館體系下要求圖書館的重心應放在資源整合上,以面積為大小衡量的標準定會隨著時代發展逐漸淡化,其將無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改變傳統觀念,豐富的資源更能體現出圖書館的服務效能,致力于滿足讀者學習需求,將讀者需求作為圖書館工作重心,促進圖書館服務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拓展圖書教育作用效能。無論從服務方式還是服務內容方面講,圖書館都為讀者獲取知識提供了資源和極大便利。通過圖書館服務,不僅可以學習到豐富知識技能,還可以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了解和掌握了更多學習方法。網絡時代,人們在網上獲取信息的渠道逐漸增多,從而忽視了高校圖書館的實用性,各大高校圖書館需要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革,提高圖書館服務效能,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幫助讀者學習以及開展教學。傳統圖書館務必要逐漸做出改變,以資源整合、精細化管理、服務效能作為主要發展方式,才能促進圖書館服務效能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圖書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提升圖書館服務效能已成為重要環節,服務效能支撐并加速了圖書館體系的建設。圖書館在充分認識自身職責與使命的同時,必須抓住發展的機會,還有加強提升服務效能意識,改變面積觀念豐富資源,并不斷拓展圖書教育作用效能,才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營造良好的圖書館氛圍,端正服務理念,采取恰當的方法,解決我國圖書館服務效能方面遇到的問題,提升全民文化素養,真正發揮現代圖書館推動文化建設的實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