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菏澤學院圖書館 常黎
圖書館是智慧化服務中的重要領域,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圖書館也應用了很多的先進技術,如,機器人、RFID、多種智慧空間服務,有效地改變了其服務方式。在各種技術不斷融合應用的背景下,需要圖書館對智慧服務以及空間再造進行結合,以相關的理論指導實踐,讓圖書館能夠滿足當前發展的需要,充分實現其社會價值。
(一)在用戶功能需求的交疊研究上存在不足。對于高校圖書館的用戶功能而言,用戶除了需要體驗舒適的物理服務空間、確??臻g的安全以及體驗感上,還需要實現多元功能的交疊重合。具體來說,圖書館需要給讀者提供舒適、靜謐的物理空間,還需在這個空間中實現多元化的功能,如,提供無線局域網、協作研究、虛擬學習以及移動接入等,因此,在空間再造中,不僅需要具備當前的研討室和研修間功能,還需要打造以智慧服務為基礎的虛擬研討空間,進而滿足不同用戶在這兩方面的需求。
(二)融合缺乏創新,自主思考以及創新能力不足。高校圖書館在這兩方面的融合實踐中,一般都只是簡單地將功能進行相加,缺乏創新性,在這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需要加強創新性。很多高校的圖書館在開展這兩方面的工作時,只是將它們作為兩項工作來進行,對于用戶在功能交疊上的需求并未在實際的業務中得到表現。在實踐中,在智慧化改造中可以應用RFID,并且將其和服務功能重構以及空間功能的重構進行有機結合,對于圖書館內的利用空間以及各方面情況要進行優化,包括:用戶流、物流以及工作流,在優化中需要將其智慧控制進行有機結合,把移動服務和其他方面進行結合,包括創客空間以及虛擬空間,這些都是圖書館在空間再造以及智慧服務中能夠進行融合的內容。
(三)對現有實例的分析吸收還不足。信息時代,每個領域的信息傳播的速度都很快,高校圖書館的建設方面的優質案例也會在網絡中得到傳播,且形成一些類似的建筑,在建設中也有很多的智慧服務以及空間再造的現象。然而因為一些方面存在差異,如,地域文化、認同感以及圖書館的價值體系等,使得一些簡單復制的圖書館建設行為效果受限,無法表現出案例的技術上的變革、理念方面的革新,限制它們對圖書館服務的發展作用。就拿RFID來說,很多高校圖書館對自己的服務方式進行了轉變,改變了以往的用戶操作方式,但是卻缺乏自己的創新及發展,因此,現階段在高校圖書館這兩方面的建設中還存在沒有深入分析實例、吸收有限的問題。
(一)虛擬空間再造與智慧服務的融合??臻g進行再造包括物理以及虛擬空間的再造,這就需要圖書館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利用當前的實體物理空間環境條件,建立用戶能夠一起研究以及創新的虛擬空間。這就和智慧服務有相同點,就是建立圖書館的智慧空間網絡,一些高校圖書館建立了虛擬圖書館空間,在這一空間中涵蓋各方面的資源以及服務。該空間中也有在線咨詢以及資源方面的服務,這樣用戶通過網絡就可以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享受相關的服務,體現出圖書館的文化價值。
(二)物理空間再造的智慧延展。在物理空間結構的建設中,一些高校圖書館都以打造特色空間以及文化空間作為基礎,這就給館內空間的延展性造成了影響,所以,應用智慧服務方式,在物理空間購置的情況下,提高空間延展性。在實踐中,可以參考愛丁堡大學數據服務整合項目,其在對之前的圖書館進行改造時,將現代信息服務加入到館舍空間改造中,之后利用空間再造以及服務集成,把校內外的有關數據管理和服務、數據教育機構及服務進行了科學的整合,將其放到了研究區域,這就對館內的空間再造進行了適應性的延展,將空間再造以及智慧服務進行有機結合。所以,我國高校圖書館就可以參考有關智慧服務機構以及單位的建議,進而全面提升二者融合的水平,對物理空間再造做出合理的延展。
(三)創新空間和智慧服務的融合。在打造空間中,還需要對一些特殊空間進行打造。如,學習空間、知識共享、創客空間等?,F階段我國的創客空間中有很多的問題,例如,仿造者、追隨者較多,缺乏較強的創新,國內有很多的創客協會以及空間,但是能夠有效在圖書館的引導下發揮出作用的卻較少。一些孵化器只是借助“助力雙創”的口號就從政府那里批到建筑用地,然而,卻并不能出現相應的產出或者是效益。因此,高校圖書館在空間再造中就需要對這方面進行創新,打破以往的空間服務及讀者服務的范圍,和社會服務進行有效的結合。
(四)構建圖書館智慧空間。智慧空間就是對館內的信息以及知識進行重組以及整合,在服務功能重組之后,可以形成知識立體化的空間服務。所以,當前智慧空間需要基于現有的空間條件或布局進行整合再造,利用技術手段收集數據并進行分析,利用網絡信息抓取程序抓取信息并進行整合,形成信息或者是知識單元。
綜上所述,當前關于這兩方面融合研究還不夠成熟,這就需要高校圖書館在實踐中不斷參考成功的案例,并結合自身的情況和需要,科學合理地將二者進行融合,充分發揮出圖書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