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州工商學院 楊若楠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的流通管理模式得到了提升和優化,圖書館書籍的管理、咨詢、借還和閱讀一體化管理制度已經基本實現。圖書館流通服務新的綜合管理模式是現代圖書館發展的重要趨勢和發展方向,不僅提高了讀者借閱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圖書館館藏和文獻的利用率,整體上實現了高職院校圖書流通服務管理的質量和水平。然而,我國許多高職院校圖書館流通服務管理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給圖書館管理工作帶來了一些困難。所以,高職院校對圖書館管理工作還要不斷創新,利用全新的服務理念和技術適應信息經濟時代圖書館新服務的更高管理需求。
知識信息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管理和服務也正面臨著全新的需求。高職院校傳統的圖書管理服務流通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同時,也不能滿足師生多樣化的服務需求。例如,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比較僵化,進出圖書館的過程比較復雜。特別是禁止讀者攜帶自己的書包、書籍和資料進入圖書館。這種僵硬的管理模式難以適應越來越復雜和多樣化的高職院校圖書流通服務需求。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對圖書流通服務管理模式進行創新。當前,隨著電子信息和網絡技術的發展,高職院校新圖書館流通管理服務也正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我國許多職業院校正在積極建立圖書流通服務的新模式,努力簡化教師、學生和讀者進出圖書館的閱讀和借閱程序,努力提高讀者的借閱和學習效率。與傳統的圖書流通服務模式相比,新書流通服務強調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高職院校圖書館采用新的開放式服務管理模式最突出的特點是統一辦理借還。讀者進入圖書館后,可以到統一的圖書館借閱處辦理不同學科的借書手續,而不必像過去一樣在不同學科的圖書館分別辦理各種圖書的借閱手續。這種統一借還的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人力成本,使圖書館員盡可能擺脫復雜的借還服務過程,將傳統服務模式下的管理者轉變為新的流通服務模式下的咨詢者,有效地提高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一)圖書館結構布局不合理,閱讀環境有待提高。高職院校圖書館藏書量大,但圖書流通率并不高。高職院校圖書館布局的藏書結構也不符合讀者的閱讀目的,圖書館管理的理念應該是以服務讀者為導向的,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流通服務卻未能真正實現這一需求,讀者對閱讀的熱情未能有效地激發出來。在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環境方面,圖書館的建設裝修風格普遍古板單一,環境視覺吸引力較差,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進入學習閱讀,事實上,圖書館的裝修風格、視覺感受以及采光效果和都會影響到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感受,在這方面,高職院校圖書館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二)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意識的缺失也是當前高職院校圖書流通服務面臨的一個問題,這種問題制約了高職院校圖書館圖書流通,是圖書館服務水平偏低的重要因素,應作為高職院校圖書館流通服務改革的重點工作。從當前階段的高職院校圖書流通管理服務現狀來看,圖書館有些管理服務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能力,甚至有些圖書館員對工作態度不積極、服務意識不強。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建立一支具備高專業水平、高文化素養和良好的道德素質的圖書流通管理服務隊伍。
(三)書籍資料管理混亂,書籍損壞丟失率較高。高職院校圖書館運用開放式的圖書流通服務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讀者借閱圖書的熱情,同時也能提高館藏書籍的利用率。然而,在寬松的制度下讀者可以在閱覽室中隨意地翻閱各種書籍和文獻資料,自由度較高。但有些讀者不能很好地遵循管理制度,在歸還書籍時沒有將書籍資料歸還到原處,導致書籍資料擺放混亂,給書籍規范管理工作帶來了較大困難。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素質較差的讀者在書籍文獻資料上亂涂亂畫,在書上做練習,甚至撕毀書頁,這種不良的閱讀行為導致高職院校館藏圖書文獻和文件資料的損壞率上升,影響圖書館圖書和文獻的完整性,給其他讀者的閱讀和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更有甚者,將一些重要的書籍資料撕掉磁條后直接帶出圖書館,導致書籍流失率嚴重增加。
(四)信息化程度不夠。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為教師和學生讀者提供的服務大多是被動的傳統型閱讀服務,并不能主動為讀者提供高水平的圖書信息服務,在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中創新型信息服務存在不足,圖書館對館藏信息資源挖掘深度依然有所欠缺,未能更充分地應用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圖書館構建的信息通道不夠方便快捷,覆蓋范圍相對狹窄。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電子設備應運而生。電子借閱機、自助借還書機已經逐步應用在現代化圖書館借閱服務中。這意味著圖書館將逐步向現代化、電子化和信息化的方向發展。然而,在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當前的需求下,讀者對電子資源的需求量日益提高,而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管理服務人員電子信息專業知識相對欠缺,難以適應圖書館服務的網絡化與信息化發展,特別是對一些新進的電子設備、電子資源,以及現代化的服務模式和制度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熟悉和消化。
(一)構建人性化管理體系。高職院校圖書館實行開放流通服務模式后,圖書流通管理部門的工作任務顯著增加。每天,他們都要重復借書還書、整理書架、圖書維護和修繕以及答疑咨詢等工作。這種高強度的工作會讓圖書館員感到疲勞甚至產生厭倦心理。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必須建立人性化的管理體系。通過輪崗制和定期休假制度,讓圖書管理服務人員能保持更好的工作狀態。此外,圖書館相關領導要充分地理解、關心、尊重館員的負面情緒和工作壓力,通過有效的績效激勵和精神激勵,激發館員工作的積極性,在工作中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才智。
(二)加強讀者教育宣傳工作。在實現新的流通服務后,雖然給讀者帶來了自由和便利,增強了書籍流通效率,然而,新的流通服務模式讓書籍管理工作更加困難。因此,應加強圖書館讀者教育宣傳工作,通過開展各種宣傳、教育和培訓,讓讀者在短時間內了解圖書館圖書資料,熟悉借閱規則,掌握文獻檢索方法。此外,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聯合學校管理部門加強對學生遵守圖書管理規章制度的教育培訓,讓學生養成文明借閱的習慣,以降低館藏書籍的損壞率和丟失率。
(三)加強書庫管理。加強書庫的管理工作也是提高流通服務水平有效手段。為減少上架圖書的差錯和混亂,為讀者提供一個安靜、整潔、舒適、有序的借閱環境,圖書館管理服務人員應對書庫進行定期的整理和巡視,指導入學新生理解和掌握圖書檢索知識和圖書排放規則,同時還要限制讀者在短時間內過多借書導致歸還時排放混亂。對于借閱量相對較大的文藝類書籍和經典文學作品,由于書架交錯流通量大、混亂頻繁,可以采用多架粗排的圖書排放模式。這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還降低了勞動強度。圖書館員應定期清理書架,防止出現書籍排放混亂的現象。此外,圖書館還可以招募學生志愿者幫助參與圖書整理、排放、修繕等工作。
(四)加強圖書館員職業素質培訓。高職院校圖書館管理者代表著圖書館的外部形象。他們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圖書館的服務管理水平。因此,圖書館應定期開展專業培訓活動,提高圖書館管理的專業能力,重點加強對圖書館員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訓。首先應該加強圖書管理人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其更好地適應更復雜的圖書流通服務工作,其次要加強圖書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使其對圖書管理服務工作更加熱愛,以更積極樂觀的心態參與到工作中。再次要充分利用現代管理理念和技術手段來激發圖書管理人員的能力和才智,讓他們更好地為廣大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最后高職院校可以開展圖書館管理項目研究,積極調動圖書館管理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優化和完善圖書館流通服務管理模式。
(五)加大硬件設施投入。全新的開放式流通管理服務模式要求圖書館館藏布局必須全面開放。在全新的圖書流通服務模式下,要求圖書館空間布置通透、格局開放,為讀者提供更加舒適明亮的借閱空間。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加大硬件設備的投入力度,主要有查詢計算機、自助檢索終端設備、圖書書架、閱讀室桌椅等。全新的圖書館服務流通模式對圖書場館環境也有更高的要求,由于讀者的增加和閱覽室利用率的升高,需要提升相應的配套設施,比如需要建立完善的空氣循環與空調系統、完善照明采暖系統,為讀者提供更加舒適的閱讀學習環境。此外,應建立健全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讓讀者隨時隨地利用互聯網方便快捷地訪問學校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和書籍信息,此外,圖書管理員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實現對書籍資料的遠程管理,擴展了工作時間和空間,使圖書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快速,提高了管理服務的時效性和效率。
(六)施行個性化服務。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全校的師生,主要的服務目標是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閱讀需求。在這方面,圖書管理流通服務工作中要堅持以師生導向,注重人性化管理。在圖書館入口處,應設置圖書功能區的指標圖,方便師生查找圖書。同時,在每種類型的圖書區內設置的書架,應根據圖書的特點,以多種方式布置。從編目室收集和轉移的新書應分開擺放,可以放在新的書架上集中展示。為使師生遵守借閱規定,應在借閱窗口張貼各種借閱信息和各種意識。在圖書館的某些區域,還應設置便捷的儲物柜,方便師生在借閱書籍時存放個人物品,同時,針對不同的借閱需求,應設立不同的閱讀室,比如可以設立專門的電子閱覽室、外語閱覽室等等,滿足各種讀者的個性化需求。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圖書流通服務管理應建立更為開放的流通服務模式,這不僅給讀者帶來了方便和快捷,而且能夠提高圖書館館藏圖書文獻利用率。然而,由于管理模式的開放,必然會出現一些新的管理問題,圖書館應進一步完善新的圖書流通服務模式,努力提高圖書館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同時要開展讀者宣傳教育活動,并施行個性化的圖書流通服務,通過多種手段相協調,更好地發揮圖書館存儲和共享知識的作用,為高職院校的健康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