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交通建設總承包有限公司 龔明
(一)由我國脫貧攻堅現狀決定。中國的扶貧經驗是“在政府主導下的,廣泛動員社會各方參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創新改革扶貧機制,進行科學合理的可持續開發式的扶貧”。在長期扶貧實踐中,中國探索出了政府主導下的多種主體參與的扶貧路徑,除政府之外,參與精準扶貧的主體還包括社會組織、民營企業以及國有企業等。
(二)由我國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國有企業,是指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因而國有企業能夠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戰略部署。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提出,“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無論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都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國防建設、科技進步、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是黨執政興國的依靠力量和重要支柱。
作為國家經濟的中流砥柱積極投身扶貧事業、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國有企業的首要政治任務和社會責任。
(一)提高政治“站位”:習近平扶貧思想是國有企業精準扶貧的根本遵循。國有企業一方面要提高政治站位,時刻牢記黨的執政使命和為民宗旨,切實扛起脫貧攻堅的歷史責任。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習近平扶貧思想的時代背景、形成過程、理論淵源、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創新,讀懂吃透其精髓,用抽絲剝縷的精神,把習近平扶貧思想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1.是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的必然選擇。脫貧攻堅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從黨和國家的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追求和奮斗理想。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的扶貧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反貧理論的最新成果,是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理論的最新發展,閃耀著“中國智慧”。2.是習近平扶貧思想精神實質的必然要求。習近平扶貧思想始終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思想要求、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的要求、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激發扶貧攻堅內生動力的要求。深入學習研究習近平扶貧思想,有助于深刻領會習近平扶貧思想的理論體系框架,有助于國有企業扶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
(二)明確扶貧“定位”: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精準扶貧的堅強政治保證。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精準扶貧最大的政治優勢,作為國家扶貧攻堅的主要力量,國有企業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按照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具體要求,把主體責任扛在肩上,加大扶貧力度,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積極推進扶貧工作向縱深發展。1.黨委統籌,才能善作善成。扶貧開發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參與,要使扶貧資源由多頭分散向統籌集中轉變,必須發揮黨委統籌各方、統攬全局的作用,讓扶貧資源由“五指張開”變“攥指成拳”,形成扶貧攻堅合力。中交上航局作為“百年老店”,將扶貧幫困融入企業發展,將把緊跟國家戰略、秉承民族擔當、永遠忠誠于黨的“紅色基因”,蘊藏于企業發展的靈魂之中,堅持黨委領導,切實扛起扶貧大旗,持續推進精準扶貧向縱深發展,先后對貴州黎平縣、上海崇明、云南文麻、成都新津等地地區開展扶貧工作。2.支部引領,才能凝心聚力。脫貧攻堅,上級政策是牽引力,外部幫扶是推動力,貧困群眾的脫貧愿望是內生動力。“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作為國有企業,黨委既要主動作為,以基層支部為“主力軍”“先鋒隊”,排摸貧困情況,開展幫扶等各項工作,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也要落實好志智雙扶工作,教育引導貧困群眾變“要我脫貧”為更加自覺的“我要脫貧”,形成“企業在真幫,群眾在真干”的良好局面。
(三)把握扶貧“方位”:完善機制是國有企業精準扶貧的制度保障。國有企業參與扶貧工作,必須進一步完善機制,凸顯實效。發力精準扶貧,使精準扶貧的潛能得到充分釋放。1.健全完善扶貧激勵機制。國有企業投身精準扶貧工作,黨員干部是主力軍、突擊隊,建立健全他們的激勵機制是打贏這場攻堅戰的重要保障。(1)建立責任激勵機制。健全完善黨員領導干部黨建聯系點制度、黨員服務承諾制度,深入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崗以及黨員掛牌上崗、黨員創先爭優等主題活動,明確黨員身份,持續強化責任意識,調動和激發黨員干事創業、投身扶貧事業的熱情,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2)建立典型激勵機制。加強對精準扶貧的宣傳獎勵力度,及時總結在精準扶貧工作方面的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型扶貧工作模式。建立完善扶貧工作表彰獎勵制度,對扶貧成效明顯、貢獻特別突出的組織和個人進行評比表彰,并通過自有媒體進行宣傳,大力營造學先進、作貢獻、當表率的良好風氣,讓國有企業扶貧工作者感到榮譽在心、責任在身,起到扶貧攻堅典型示范拉動效用。2.健全完善精準扶貧保障機制。(1)完善資金保障。精準扶貧工作目標廣泛、數量大,對資金需求較大,且持續性強。國有企業要統籌安排,強化扶貧資金保障。既要向上爭取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又要采取“行政撥一點、黨費擠一點、職工一日捐”的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把資金用實、用好、用足,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保障精準扶貧的順利推進。(2)建立結對幫扶機制。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探索建立定期溝通交流,不斷完善幫扶互助的結對聯系機制,認真開展黨組織結對共建、黨員結對幫扶、黨員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對貧困地區確定好幫扶人員,因地制宜,制定幫扶措施,落實幫扶責任,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完善精準考核監督機制,建立精準扶貧工作責任制。明確國有企業黨委書記為精準扶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將精準扶貧工作與企業黨建聯系點工作機制相結合,實行分片包干,各基層支部書記作為地區精準扶貧工作的責任主體和責任人,層層落實責任,把精準扶貧工作的成效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納入黨建工作考核范疇。強化精準扶貧工作的考核監督,評估和監督工作應納入全面扶貧開發的總體規劃,同部署、同要求、同開展。實行監督工作責任制,成立監督巡視小組,采取邊監督、邊反饋、邊整改,避免監督程序流于形式。3.創新精準扶貧工作方式。精準扶貧,核心是產業,關鍵在市場。國有企業要因地制宜,創新舉措,發揮人才、技術、資金、渠道和管理等優勢,針對不同的幫扶對象,通過建設基礎設施、學校,幫困助學等方式,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慈善扶貧和精神扶貧,逐步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1)項目籌劃與前期排摸有機結合。以項目建設為基礎,發揮項目支部組織優勢,對接當地政府,抓好項目所在地貧困人口排摸工作,建檔立卡,摸清貧困人口底數。中交上航局承建云南省文山至麻栗坡高速公路TJ-5標,項目前期工作人員入駐當地開展籌備工作時,了解到通心坡村的貧困狀況,便主動扛起國企社會責任,先后多次深入到通心坡村,與當地政府對接,排摸貧困情況,因地制宜制定扶貧方案。(2)項目推進與扶貧幫困有機結合。貧困地區由于地理、歷史、生產資料匱乏等原因,大多以農業種植為生,以自給自足為主,經濟效率低、收益不穩定。國有企業在推進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生產、管理、后勤服務等一系列環節,需要大量勞動力,國有企業可以在開展調查摸底工作,掌握本地貧困勞動力數量、分布等情況,收集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況、就業意向等信息的基礎上,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缺工崗位進行統計分類,篩選出適合當地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工作崗位,提供就業機會,展開就業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