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內蒙古師范大學圖書館 阿麗瑪
為了提高民族精神面貌與國民素質,全民閱讀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眾閱讀的服務者,應在促進文化傳播、提高社會素質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將信息技術、數字化等融入公共圖書館建設中,使閱讀推廣平臺得以拓寬,公共圖書館朝著數字化、網絡化、創新化的方向快速發展。
信息時代閱讀的途徑不斷拓展,網絡閱讀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為了提高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效率,促進全民閱讀,圖書館積極與信息技術融合,對社會進步與國民素質提升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一)滿足群眾對閱讀的需求。從圖書館建成直至今日,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從未間斷,主要為社會提供文學展覽、閱讀等服務,對時代進步、國民素質提升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1949年公共圖書館正式建成,閱讀推廣概念隨之被確立,直至1990年,閱讀推廣服務才開始有計劃、有目的地實施,為社會公眾提供真正的服務。目前,在知識經濟背景下,社會群眾的閱讀需求變得更加多樣,公共圖書館也應不斷優化和拓展自身功能,將文化交流、信息整理、傳遞等功能集一身,使群眾對閱讀的新要求得到充分滿足,拓展群眾閱讀的渠道,促進文化的深入交流與傳遞。
(二)促進時代經濟改革。公共圖書館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文化交流的關鍵場所,在時代經濟發展浪潮中對促進經濟發展作出不可忽視的貢獻,從文化感召層面對社會政治、經濟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在新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業應做出新的調整,將科技的力量引入其中,從單一紙媒傳播、口頭傳播轉移到數字移動服務、展覽活動等方面,時代潮流作為公共圖書館的命脈,只有緊緊跟隨潮流變化,與時俱進,才能為社會群眾提供更多全面高效的服務,確保圖書館健康長久運行,使其自身的社會與文化價值充分發揮,促進時代經濟的迅猛發展。
(一)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知識時代閱讀得到廣泛普及,我國開展的“全民閱讀”口號已經深入人心,從中央到地方均采用多種多樣的渠道和形式推廣閱讀,各大圖書館也紛紛開展“宣傳周”“閱讀月”等活動,使讀者們能夠定期參與到閱讀活動之中,尤其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活動,更使得公共圖書館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已經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這也為其日后的健康快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推廣目標群體不均衡。現階段,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主要面向兒童群體,對成人的推廣力度稍弱,在人們傳統意識中,良好的閱讀習慣應從娃娃抓起,因此大多數閱讀活動均針對兒童,以提高兒童閱讀能力為主要目的,希望以此促進其智力的開發、培養書香氣質,從書中更好地認識和了解社會。但從推廣現狀來看,兒童閱讀推廣現狀沒有達到預計目標,一方面部分家長沒有意識到閱讀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即便部分家長有此意識,也是盲目地跟風購書,缺乏科學的指導方法,這一點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另一方面,閱讀場所主要在學校,家庭、社會閱讀嚴重缺失,公共圖書館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外,對于外來務工人員、殘障人士的推廣力度不足,沒有準備充足的有聲圖書與盲文讀物;沒有充分尊重流浪者與服刑人員的閱讀權利,導致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目標群體不夠均衡。
(三)推廣缺乏科學性。長期以來,公共圖書館開展的推廣活動形式較為多樣,但大部分均是一次性的活動,維持周期較短,且過于注重推廣過程,忽視推廣效果,缺乏科學性,這也是閱讀推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公共圖書館應將推廣活動作為一項中心工作,從計劃到效果反饋均要有相應的制度支持,在以往的推廣活動中,由于缺乏前期調研與后期評估反饋,導致活動開展較為盲目隨意,成為阻礙閱讀推廣的最大障礙。因此,要想提高閱讀推廣層次,則需要制定一套成熟有效的調研評估機制,使公共圖書館的推廣工作變得科學合理。另外,經費不足也是前期調研與反饋欠缺的主要原因,由于公共圖書館具有非營利性,經營與推廣活動均需要經費支持,一旦經費不足同樣會使公共圖書館推廣活動的開展受到較大影響。
(一)現代化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目前,科學技術發展十分迅猛,信息傳遞也從單一化逐漸轉變為多元,民眾信息獲取渠道逐漸拓寬。在此新模式下,圖書館仍然按照傳統書籍名稱模式進行推廣,將無法充分吸引讀者眼球,難以獲得顯著的宣傳效果。因此,在閱讀推廣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建立閱讀推廣平臺,使讀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信息;圖書館也應積極與學校、政府機關等構建合作關系,提高推廣活動的及時性、有效性;圖書館還應根據時代特征與讀者需求,積極調整館藏結構,使文獻資源得到有效推廣,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在文獻借閱過程中,應及時發現書籍在數量、種類上的不足,并將不同文獻分類歸檔,為讀者科學選擇提供便利。對于讀者不同閱讀習慣,館內應建立多樣化的文獻資源閱讀模式,例如,移動閱讀模式,由于部分讀者的信息素養較低,無法流暢地使用現代化閱讀模式,這便需要圖書館定期舉辦閱讀技能培訓活動,提高讀者的信息操作能力,可在網上流暢檢索所需文獻資源,打破技術操作障礙。同時,圖書館還應定期做問卷調查,提高讀者信息技能培訓效果。
(二)網絡宣傳效果提升。信息時代人們信息獲取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可通過網絡技術使信息資源得以擴展,獲得更大的閱讀空間,在豐富知識的同時促進彼此交流。但是,網絡中也不可避免存在一定負面、不良信息,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這便需要圖書館利用網絡優勢完成宣傳活動,屏蔽不良信息,正確引導讀者借助網絡渠道閱讀,充分發揮網絡宣傳的優勢,提高讀者的閱讀質量與水平。另外,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下,移動通信部門的流量通信費用也在不斷調整,為公共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應積極吸取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達到數字化圖書館的未來發展目標。
(三)服務內容與渠道得以拓展。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文化服務的重要內容,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具有較強的非營利性質,要求其在活動開展中為讀者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構建為民服務的社會服務體制,滲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公共圖書館應采用多樣化措施開展城市文化建設,通過建立移動圖書館、社區圖書館等,使服務內容與渠道得到有效拓展,為社區居民閱讀提供更多便利,閱讀推廣更加深入人心。
(四)數字移動圖書館平臺建成。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公共圖書館的推廣方式也應得以改變。在以往閱讀推廣活動中,推廣方式較為單一,采取統一推廣的方式,導致推廣質量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在當前信息環境下,數字移動圖書館平臺已經建成,使用戶閱讀推廣渠道得以拓寬,推廣服務的方式得以更新。圖書館作為數字圖書資源整合體,在未來的發展中應將數據庫技術融入其中,使館內信息得以更新,定期更新和維護數字圖書館平臺,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穩定高效的閱讀推廣服務。
綜上所述,在全民閱讀背景下,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機構,應針對不同人群推薦不同的書籍,激發公眾閱讀興趣,并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吸取經驗教訓,構建多方合作關系,促進資源的優化共享,使閱讀推廣工作得到健康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