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王力加
圖書館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社會長期發展的產物,圖書館對保存人類知識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圖書保存方式已經不再適用,在新時代,圖書館面臨著發展轉型的風險,目前我國的圖書館還存在區域間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實現圖書館的轉型還存在著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實現圖書館轉型,可以有效提高圖書管理工作的運行效率,但是在圖書館轉型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在圖書館轉型期間也需要承擔一定的投資風險、運營風險,其次,在圖書館轉型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技術問題。
(一)投資風險。要想維持圖書館的穩定運行,就要有經費來源,隨著人力資源等各項成本的增長,目前我國的各大圖書館中普遍存在著經費短缺的問題。在圖書館轉型過程中,經費不足也會成為圖書館轉型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尤其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圖書館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雖然我國文化事業的投資一直在增加,但是我國對公共圖書館的財政投入比例在逐年下降,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城市中,由于國家財政支持較少,圖書館很難購入新圖書;由于缺乏資金支持,在一些中小城市的圖書館中,也很難實現圖書館的轉型和升級。
(二)運營風險。圖書館在轉型時期需要重新制定圖書館的發展計劃,由于目前圖書館轉型方向并不明確,這也使得圖書館在發展轉型過程中面臨著較大的運營風險。圖書館在轉型時期難以適應外界變化的過程,這是由于圖書館業務流程所導致的。在發展轉型時期,傳統圖書的業務流程有所改變,圖書館可能難以適應外部信息環境,最終導致圖書館難以適應客戶的需要,這就要求圖書館在轉型時需要不斷調整經營戰略。
(三)圖書館轉型缺乏技術支持。傳統圖書館只需要對文獻進行分編分類,對相應的圖書資源進行保護以及為讀者服務。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促進了圖書館的轉型,在圖書館轉型過程中,信息技術會直接影響到圖書館的轉型效果。但是目前我國圖書館在運營過程中,仍存在著技術革新能力較差的問題。圖書館轉型主要是通過服務轉型來實現的,在圖書館轉型之后,圖書館需要購置大量的新設備,例如3D打印設備等,目前我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模式仍然不夠完善。高新技術還沒有與圖書館進行良好的結合,如何利用新技術來完善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成了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一)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信息采集和存儲技術的變革,圖書館在轉型時期也要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產生,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正在弱化,這就要求圖書館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要積極與信息環境相融合。圖書館可以借助相應的互聯網平臺,實現圖書資源的共享,這樣一來能夠更好地提高圖書館的信息服務能力。
(二)充分滿足用戶需求。圖書館最重要的價值是為社會提供服務,在圖書館發展轉型時期,圖書館要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以提高用戶的滿意度。這就要求圖書館要基于用戶需求,完善圖書館的服務功能,這樣才能實現圖書館的社會屬性,能夠滿足更多用戶對圖書館的需求,從而能夠有效降低圖書館發展轉型時期所面臨的運營風險。
(三)實現圖書館業務創新。為了有效降低圖書館發展轉型時期的風險,就要求圖書館要根據信息技術時代的要求,創新圖書館業務流程,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圖書館工作效率。在數字化時代下,圖書館要更好地滿足廣大讀者的服務需求,圖書館可以面對廣大讀者建立一個互聯網評價平臺,讓廣大讀者對圖書館的服務進行評價,這樣一來能夠幫助圖書館收集到更多的有效信息,從而能夠更好地促進圖書館服務的轉型和升級。
(四)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在圖書館轉型時期,最關鍵的就是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工作人員的業務素養會直接影響到圖書館的服務質量,要想減少圖書館轉型時期所面臨的風險,就要招聘更多圖書管理的專業人才,尤其是信息技術人才,這樣才能為圖書館的轉型提供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支持。
圖書館是重要的社會服務機構,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也要加快升級轉型的步伐,要努力適應時代的需求。圖書館在轉型的關鍵時期,要充分認識到所面臨的發展風險,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圖書館在轉型時期的穩定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