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胡洋
隨著我國對醫療衛生重視程度的增加,醫療方面的體制改革在不斷完善和深入,公立醫院也在加快推進各項改革,徹底解決“以藥養醫”“以藥補醫”的不良機制,建立更加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對公立醫院績效工資制度改革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關系到醫院所有醫護人員和醫院本身,如何建立一套科學、合理、規范的績效工資考核分配制度,加強勞動人事管理,成為各個醫院管理層十分重視的問題。
分配績效工資時,應體現總量控制、內部調整的原則。應將醫護人員與醫院自身的長遠利益考慮妥善,處理好二者之間關系,還要對服務效率、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進行評估和分析,確保三者能夠平衡發展,臨床醫生、護士人員、管理人員等不同崗位職工之間的差異和不同也要在績效工資上合理反映出來。應體現按勞分配、注重效率、保證公平的原則,合理拉開檔次,注重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考核,側重于關鍵崗位、學科帶頭人、優秀技術人才,形成科學合理的階梯式分配結構。應體現核實人員崗位和編制、注重工作實際成效的原則,以工作崗位性質、技術含量、風險程度、工作質量與強度等因素為主要依據,按照合理的標準和規定,合理設置崗位和編制,各個崗位以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和經濟效率作為績效考核的主要指標。
目前我國大部分醫院的績效分配制度主要有兩種:第一類為收支結余分配模式,是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以科室為基本單位,將科室收入進行核算結余,以服務質量為考核標準,根據科室不同工作性質確定各崗位醫護職工的分配比例。在新醫改背景下,嚴禁醫院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嚴禁將醫務人員收入與醫院的藥品、檢查、治療等收入聯系起來,這種模式已經不再適用。第二種方式是績效工資完全以業務工作量為標準,國內部分醫院正在按照崗位性質、具體工作的質量和強度的不同對各類醫務人員采取不同的分配辦法,目前大部分醫院在咨詢公司的幫助下大力推行這種方法。
(一)提高醫務人員對績效工資管理的認識。我國有關規定中明確指出,要深化醫院人事制度改革,合理確定醫務人員薪酬水平,強化醫務人員績效考核。現代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與管理,可以有效幫助醫院管理層對醫院各項資源的計劃、使用、協調、控制等方面的管理,以保證醫療質量為中心思想,促進醫療安全與科教科研協調發展,將醫院經濟管理與醫德醫風相結合,以績效工資核算為激勵,大力改善醫院管理決策體系。績效工資管理關系到醫院、科室、個人三個層面,涉及范圍較廣,提高醫院全體職工人員對績效工資管理作用的重視,可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且能夠促進職工主動提高個人素質、專業技能和服務態度,為醫院的良好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細化績效考核指標。醫院通常情況下是高級知識分子與高層次人群的聚集行業,在此條件下,對醫院進行績效考核標準的建立相較于其他行業而言有一定的難度。績效考核制度涉及每一位員工以及醫院的真實利益,在外部受到國家相關規定和政策的引導和約束,在內部又受到醫院各個崗位性質差異較大、醫療工作的不確定性較強的影響。因此,對于績效考核指標的確立,要以崗位為基礎,以工作職責為目標,充分考慮不同崗位的工作性質,如工作環境、承擔風險、技術難度等。在目前績效考核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崗位種類和人員分工,充分考慮各類人員對醫院作出的貢獻和在工作中承擔的風險程度,突出對專業技術水平、實踐技能、服務態度的考核,充分調動醫院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三)建立績效工資信息化平臺。在信息化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保證職工之間暢通的信息溝通與反饋,為醫院績效工資管理順利實施做好保障。建立醫院績效信息平臺,實現信息的實時交互和共享,將績效工資運行和考核制度完全透明化,有利于加深醫院內部人員對績效工資制度的理解,鼓勵醫院員工及時提出合理建議,配合醫院推動績效工資管理的進程。
醫院績效的評估是控制公立醫院管理過程的有效方法,績效工資管理的改革可以打破我國對公立醫院過于傳統的管理模式,改善其中的缺點和弊端,符合當今社會對醫療機構的各項要求,實現公立醫院的科學發展。推動醫院績效工資分配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提高醫務人員的綜合能力和服務水平,有效緩和醫患關系,推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