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西省圖書館 趙晉
總分館制是西方國家公共圖書館普遍采用的一種組織運營形式,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由一個或多個建設主體打造一個圖書館服務體系,落實圖書館均等服務。國內研究者很早便對總分館制進行深入研究,早在2001年,天津圖書館的孔方恩在《都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制模式初探》一文中,呼吁改革公共圖書館管理方式,基于總分館模式打造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我國2017年新修訂的公共圖書館法也再次強調建設“縣級總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社區)圖書室”的縣級分層總分館服務體系。山西省貫徹相關要求,以人文本,積極探索,在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經驗。
《山西省“十三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實施“文化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要求深入推進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建立健全相關運行機制,促進資源共享,提升鄉村文化和信息服務水平,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山西省將總分館模式充分應用于實踐,重點加快推進以縣級圖書館為總館的基層總分館體系的落實。一是依托標準的自動化管理軟件,建立省市縣三級公共圖書館服務平臺。由省館構建系統總平臺,各分館作為終端用戶,利用寬帶網絡直接登錄使用自動化系統軟件,進行業務信息化管理。規范的管理平臺促進圖書館數據標準化建設,保障了館際間資源流動和通借通還,落實文獻共享。二是加強館際聯系,實現圖書館專業工作的聯合協作。由省館牽頭,統一制定文獻分類和編目標準,建立聯合書目數據庫,編制統一的數字資源訪問地址,中心館帶動分館及農村館聯合發展。三是強化紙本圖書和數字資源的共享,實現全區域內無障礙流通。由中心館制定規劃并負責組織指導,分館實施落實,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所有資源的共享,并積極建設聯合采購平臺,促進數字館藏的共建共享。
山西省秉承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穩步推進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2008年,山西省圖書館采用新的適用于總分館平臺的Interlib業務系統,便于各館數據的對接,實現通借通還;2017年,山西省文化廳遴選14個縣(市、區)啟動試點建設工作,建設“以縣級圖書館為總館、以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為分館、以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及其他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為基層服務點”的基層圖書館總分館服務系統,力爭信息互通、資源互用、管理互學,打造優質高效的圖書館服務體系。試點單位定期向主管部門匯報建設進度和工作重難點,并將總分館建設情況納入縣級文化工作測評。2018年,為優化全省總分館服務,為縣級總分館建設搭建平臺,山西省圖書館將圖書館系統升級到最新的Interlib3.5版本,采用新技術對圖書館業務進行整合與升級,下延可建設鄉鎮(街道)分館,適應圖書館法的多層級總分館建設要求,保障業務創新和系統穩定。
(一)集聚要素,完善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是實現資源共享,提升圖書館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公共圖書館資源和服務向基層傾斜,有助營造社會公平公正氛圍,消除信息和文化鴻溝,是圖書館參與社會服務的主要途徑。各圖書館要因地制宜、集聚資源,繼續強化人、財、管等要素建設:1.加強專兼職人員隊伍建設。分館工作人員由縣文化局負責招募,工資薪酬統一解決,并由縣圖書館負責基層分館工作人員的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同時建立巡查機制,每周安排專人定期巡查館員工作情況;每個鄉鎮服務點設置專職工作人員,由文化局統一選聘、管理和使用,在業務上接受市縣圖書館的指導;每個行政村配置1名文化員,享工作補貼;同時將文化志愿者隊伍充實到市縣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工作中,文化局通過協議方式對志愿者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調配,充分發揮志愿者的智力資源。2.落實建設保障經費。山西省向每個市館、每個縣館、每個鎮(街)綜合文化站、每個行政村均撥入一定經費用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經費在總館指導下統籌使用,主要用于必要設備購買、維護維修及活動。3.進一步統一規范管理。由總館進一步明確資源建設、編目及用戶服務標準,將鄉鎮文化站、農村圖書館室定位為分館,采用統一裝飾風格,統一標識并掛牌;資源建設管理辦法、參考咨詢工作流程、用戶借閱及文獻使用等制度全部上墻或網站公開,便于讀者查閱和檢索;各分館統一服務時間,強化圖書館服務營銷,打造統一的服務品牌,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和品牌影響力;開展數字資源使用培訓,并規范遠程在線參考咨詢服務,逐步滿足基層圖書館用戶的個性化服務需求。
(二)活動促建,強化分館活動策劃與組織。公共圖書館不僅需要做好文獻資源服務,更要秉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以活動為載體,做好基層文化活動的策劃與組織,創建文化活動品牌,并充分運用活動品牌的示范性,凝練文化意義和特性,打造基層圖書館服務的文化符號。1.加強文獻導讀活動。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法律進行導讀,反映黨和國家新的方針政策及法律等方面內容,如“新農村建設專題書刊推薦”“新《婚姻法》專題書刊展覽”等;宣傳導讀科普知識和農業新技術,對反映科普知識、農業新技術、致富經驗方面的書刊及文摘進行宣傳導讀;配合各種節日、紀念日和主題活動的專題宣傳導讀,如“迎春節、話年俗專題書刊推介”“全民讀書月新書刊推薦閱讀書目”;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書刊及文摘宣傳導讀,立足農村和社區基層民眾的實際需要,開展飲食、健康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書刊及文摘宣傳導讀,如“健康飲食專題書刊展”“慢性病預防與治療書目導讀”等。2.加強文化展覽活動。展覽是圖書室傳遞文化知識,提高讀者文化藝術審美修養,開展社會教育的一種非常直觀生動的有效手段。展覽具有信息量大、教育性強等特點,還為各類藝術愛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圖書室除了舉辦書刊展覽外,還可以舉辦攝影展、圖片展、書法、繪畫展等,組織形式上還可以互相聯合,資源共享,在圖書室舉辦巡回展覽。3.開展豐富文化休閑活動。在節假日、農閑時節、集市舉辦基層群眾喜聞樂見、參與面廣的影視欣賞、文體競賽、文藝展演等各類文化娛樂活動,不僅能夠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養良好的、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業余愛好,同時能夠減少不良文化娛樂活動的滋生蔓延,營造生動和諧的區域文化氛圍。如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影片展播、“中華魂”讀書活動、迎新春讀者聯歡會、家庭音樂會、元宵燈謎競猜、趣味運動會、歌詠比賽、民間手工藝制作比賽等。
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是落實文化服務均等、實現資源共享、打造標準一體化服務的重要舉措。山西省圖書館通過多年建設,無論是在總分館規模還是服務規范上均取得了一定成績。下一步,各館要繼續圍繞人、財、管等要素,深入推進總分館建設,打造高效的社會文化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