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麗

【摘 要】 目的:觀察同時總結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對于孕婦妊娠結局所產生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醫院收診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將其納入研究組,同期選取接受產檢的100例健康孕婦的資料納入對照組,對比兩組孕婦的分娩方式和分娩結局。結果:兩組孕婦剖宮產率、產后出血、胎盤早剝、早產、圍生兒死亡率對比差異明顯。結論:妊娠期高血壓能夠對孕婦分娩方式和妊娠結局產生不良影響,臨床中需要提高孕婦產前檢查意識,開展科學預防與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措施,從而降低不良妊娠結局出現的風險。
【關鍵詞】 妊娠期高血壓;妊娠結局;分娩方式
妊娠期高血壓屬于女性妊娠期特有的一類疾病,發病率較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一般出現在妊娠20周之后,患者的臨床表現包括血壓上升以及全身水腫,對于母嬰的生命健康以及生存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文獻資料顯示,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病率為7%~12%,最近幾年以來,針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研究不斷深入,醫學專家提出了不同觀點與理論,但是現在關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病原因還不是非常明確。選取合適的分娩方式在早期預防并且診斷妊娠期高血壓、確保母嬰健康中存在非常關鍵的作用。現在減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新生兒患病率以及死亡率的主要方式依舊以預防為主[1]。本文作者選取本醫院收診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將其納入研究組,同期選取接受產檢的100例健康孕婦的資料納入對照組,對比兩組孕婦的分娩方式和分娩結局,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醫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診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將其納入研究組,同期選取100例接受產檢的健康孕婦的資料納入對照組。對照組孕婦中最小年齡25歲,最大年齡40歲,平均(30.65±5.24)歲;初產婦58例,經產婦42例;其中存在高血壓家族史孕婦8例。研究組孕婦中最小年齡26歲,最大年齡39歲,平均(31.33±4.27)歲;初產婦61例,經產婦39例;其中存在高血壓家族史孕婦5例。研究組孕婦全部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診斷標準,患者產生不同程度惡心嘔吐、頭暈、水腫以及蛋白尿,患者妊娠20周之后產生血壓升高現象,同時并發重要器官衰竭;所選孕婦全部屬于單胎;孕婦全部排除凝血功能障礙、心肝腎功能異常者。
1.2 方法
研究組孕婦接受降壓、解痙以及鎮靜治療,為了促進胎兒肺組織成熟,針對孕周時間低于33周的孕婦注射地塞米松,劑量為10mg/d,一共注射3d,嚴格監測孕婦的蛋白尿以及胎心情況,依照孕婦的具體病情為其開展針對性藥物治療。針對產生驚厥的孕婦,為其應用鎮靜劑開展治療;針對先兆子癇患者,為其提供快速解痙降壓治療,依照孕婦的實際血壓水平對藥物劑量加以調整,嚴格觀察孕婦的膝反射、尿量以及呼吸情況,防止產生鎂中毒,依照孕婦的治療效果和孕周選取適當的時間終止妊娠,應用血壓監測儀對兩組孕婦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進行檢測[2]。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孕婦剖宮產率、產后出血、胎盤早剝、早產、圍生兒死亡率。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本研究所得相關數據,其中對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采用(±s)表示;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用%表示。將α=0.05作為兩組之間數據差異的判斷指標。若P<0.05,表示各項臨床數據之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孕婦剖宮產率、產后出血、胎盤早剝、早產、圍生兒死亡率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 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作為一類十分多見并且多發的疾病,屬于一類全身性疾病,嚴重影響到母嬰健康,會導致各類并發癥的出現,嚴重者會引發孕產婦和圍生兒死亡[3]。文獻資料顯示,妊娠期高血壓一般出現在初產婦、多胎妊娠、貧血以及羊水過多、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慢性腎炎孕婦中,同時妊娠期高血壓出現的主要機制為鈣平衡失調、纖溶平衡失調、血漿內皮素、基因、一氧化氮、免疫以及子宮胎盤缺血等,所以按時接受系統化產前檢查,及早發現并且治療能夠降低孕產婦和圍生兒的死亡率和并發癥出現的風險[4]。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主要臨床表現包括血壓升高、伴隨蛋白尿以及水腫等,嚴重者會產生頭暈、上腹不適以及眼花等,倘若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沒有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會進展成為子癇,對于預后效果造成影響。由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病情不斷加重,出現并發癥的幾率升高,使孕婦胎盤功能下降,胎兒的生長發育受到抑制和減緩,引發產婦體內胎兒產生腦血管病變和先兆性子癇,特別是重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需要開展剖宮產手術,從而挽救孕產婦和圍生兒的生命[5-6]。本研究對比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與健康孕婦的分娩方式和分娩結局,發現研究組患者剖宮產率,產后出血、胎盤早剝、早產發生率,圍生兒死亡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孕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產婦作為臨床中十分多見并且多發的一類妊娠期合并癥,患者的主要表現特征為水腫、高血壓以及蛋白尿等,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產婦一般在妊娠20周左右出現,臨床中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倘若患者沒有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對母嬰健康產生威脅,妊娠期高血壓會提高剖宮產率,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升高,需要增強對妊娠期高血壓的宣傳教育工作,指導其按時接受產檢,同時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開展及時有效的治療,改善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 楊秋平,李艷華.妊娠期高血壓預測及相應干預措施對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發生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5,55(17):104-105.
[2] 孫瀅瀅,劉志新,蘇亞楠,等.臨床干預治療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的血壓和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1):1675-1677.
[3] 劉桂玲,李彥敏,董紅紅,等.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對其新生兒臍血脂聯素水平的影響及其與血脂的關系[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23(02):121-123.
[4] 鄭俊峰.早期干預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高危因素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06(11):1360-1361.
[5] 韋壯麗,莫愛旭,黃紅蓮.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妊娠結局觀察及相關分析[J].河北醫學,2013,19(07):996-998.
[6] 肖玲.妊娠期高血壓對孕婦妊娠結局及分娩方式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02(1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