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孝
大頭菜屬于蔬菜的一種,原產地是我國。本文主要分析大頭菜的栽培技術,希望可以為大頭菜栽培人員提供幫助。
大頭菜又稱之為沖菜,是十字花科草本植物。稻田冬種板地大頭菜主要借助冬閑稻田與冬季光溫資源。近年來,諸多地區都開展冬種板地大頭菜。大頭菜還是農業特色產品之一,品質優良,有著極大的發展前景。其主要以地下根膨大部分為食,肉質堅實,適合炒食、腌制。經過加工之后的大頭菜,香脆可口。另外,當前大頭菜的發展模式主要是以“公司+農戶”為主,農民可以直接受益。不僅可以使農民增收,同時還可以為企業增加效益。借助有效的運作,農民和企業都可以實現雙贏,使農民可以得到實惠,其種植的積極性也會有所提升。在全面發展特色蔬菜產業的背景下,需要加強大頭菜的抗逆性,積極提升大頭菜的產量,全面改善大頭菜的品質結構,這時發展大頭菜產業的重要方式。
一、選地整地
大頭菜選地適宜選擇土層深厚、疏松的黏土進行種植。另外,想要使肉根生長良好,需要深翻土層。熟化土壤,施農家肥22.6~37.8t/hm2過磷酸鈣369kg/hm2草木灰2193kg/hm2。撒于地面,然后再耕翻入土。
二、培育壯苗
首先苗床的選擇和準備,應該選擇土壤較為深厚且排灌良好的區域,有機質含量豐富,并且在三年之內沒有種植過十字花作物,周圍開闊,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適合作為苗床。在播種前一周整地做苗床,先翻土曬地,清理地面雜物。如果土壤中的pH值低于5.8需要播撒生石灰,以便將土壤pH值控制在7-7.5之間。生石灰需要均勻施撒,然后再進行翻地,在播種前2天開始整地。干旱地區需要在整地前2天進行灌水施肥作業,每畝地均勻施撒豬糞1000kg、商品有機肥為10kg、過磷酸鈣5kg、草木灰1.5-2.5kg。可以運用平廂育苗,廂面寬度為1.2-1.6m,深溝為20-25cm。
其次為適期播種。通常可以依照前茬情況在定植前20天左右進行育苗。前茬為水稻,即為水稻收割之后種植大頭菜。一般都是在8月中旬開始播種,塑料盆防雨育苗。播種量為營養缽育苗移栽每畝用量為0.05-0.10kg,可以移栽1000m2。在下午的時候先播撒10%的清糞水,切記一定要澆透,然后再加入辛硫磷來預防害蟲侵蝕,之后播撒種子,覆蓋約0.5cm厚度的沙土,最后鋪設一層地膜,將地膜的四周壓實,在覆蓋一層地膜,地膜蓋上兩層遮陽網,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暴雨和日曬。在三天之后去除地膜,用遮陽網來防止暴雨和日曬。晴天遮陰時間為上午9點到下午4點,在一周后可以適當縮短時間,一直到出現真葉。在出現第一片真葉之后,需要重視除草和病蟲的防治,在出現2-3片葉的時候需要進行除草和間苗作業,保障苗80-120株/m2。在間苗完成之后,需要追加20%濃度的腐熟熱水糞。
三、田間管理
大頭菜在播種之后,大約一周內苗就會出齊。在出苗后一個月、真葉在3-4片時,再進行間苗作業。每穴留出壯苗3-4株,兩株之間需要保留0.5cm的距離。在間苗作業完成以后,需要進行第一次除草作業,然后再過半個月以后進行定苗作業,每穴留苗一株。定苗時可以借助間拔出來的苗進行補缺,這時再進行二次除草。在大頭菜肉質根膨大期再進行第三次除草。融合中耕除草可以培土1次,有效的培土可以使大頭菜的肉質更加柔嫩,不讓其暴露在外。在大頭菜植株長大以后,需要打去,這樣有利于通風透光。另外,發現未成熟的抽蔓需要及時摘除。
四、病蟲害防治
在大頭菜生長期內,病蟲防治管理十分重要。大頭菜的生長勢強,其產量相對較高,有效防治病蟲害是大頭菜高產的先決條件。而治病防蟲需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嚴格依照相關技術部門提供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來進行用藥。病蟲害是影響大頭菜生長的重點,蟲害主要有嘻菜青蟲和蚜蟲等。大頭菜軟腐病可以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射;菜青蟲可以使用金云生物殺蟲劑1.5kg/hm2兌750kg水噴射;蛀牙可以使用2.5%撲虱蚜可濕性粉劑300~450g/hm2兌750kg水噴射。
五、適時收獲
大頭菜成熟的標志就是基葉已經枯黃,根部和頭部已經由綠色轉變為黃色。適時采收可以有效預防空心和爛眼,進而保證大頭菜的質量。
總之,大頭菜是十字花科蔬菜種類,在大頭菜種植過程中,需要運用合理的栽培技術,從選地整地、育苗、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收種等多個方面來加強管理。
(作者單位:271119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大王莊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