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學新

【摘 要】 目的:分析瘢痕子宮妊娠人流術中大出血應用垂體后葉素局部注射治療的療效。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宮妊娠人流術中大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單雙數法分為對照組40例,主要為催產素治療,觀察組40例,予以垂體后葉素局部注射治,對比兩種治療方式下患者的出血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活動性出血停止時間等各指標變化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抗生素使用時間、出血前血紅蛋白量無較大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更短,持續出血量更少,陰道止血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瘢痕子宮妊娠人流術患者予以垂體后葉素局部注射可降低出血量,提升治愈率,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瘢痕子宮妊娠;人流術;大出血;垂體后葉素
子宮瘢痕為子宮肌瘤剔除術、剖宮產、子宮畸形矯正術之后的常見問題。近年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逐步提升,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常因解剖位置變化、組織不健全等,使得剖宮產意外妊娠人流術風險提升,嚴重威脅產婦生命安全。有分析認為,垂體后葉素注射可有效降低產婦出血量[1]。現選取本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此種治療方式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40例,年齡23~33歲,平均年齡(26.34±1.38)歲;孕周5~10周,平均(7.16±1.39)周;初產婦12例,經產婦28例。觀察組40例,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6.29±1.27)歲;孕周5~11周,平均(7.23±1.07)周;初產婦11例,經產婦29例。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可對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人工流產術之前建立靜脈輸液通道,并進行心電監護。人工流產術中出血量超出300mL時,為觀察組患者注射垂體后葉素6U,并加入注射用水10mL,取7號長穿刺針頭對陰道前穹隆位置刺入子宮峽部、前臂基層,保證邊退針邊推藥。對照組患者則先予以局部催產素20U,也可靜脈推注20U催產素。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觀察指標變化,其中主要對比活動性出血停止時間、持續出血量、出血前后血紅蛋白量。2)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主要分析術后抗生素使用時間、住院時間、陰道流血停止時間。3)對比患者各不良反應情況,主要不良反應為口干、惡心、干嘔、頭痛、血壓升高等。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3.0軟件處理數據,以%表示患者不良反應等計數資料,行χ2檢驗;以(±s)表示患者觀察指標和術后恢復情況等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出血情況等指標
兩組患者術后抗生素時間、出血前血紅蛋白量無較大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活動性出血停止時間、出血后血紅蛋白量等各指標變化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恢復情況
對照組患者持續出血量(200.00±23.00)mL、術后住院時間(6.37±0.39)d、術后陰道流血停止時間(6.82±0.81)d。觀察組患者持續出血量(30.00±12.00)mL、術后住院時間(4.35±0.42)d、術后陰道流血停止時間(5.10±0.39)d。
觀察組住院時間更短、持續出血量更少、停止出血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146、10.234、11.479,P<0.05)。2.3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情況
對照組口干1例、惡心1例、干嘔0例、頭痛0例、血壓上升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0%;觀察組口干0例、惡心0例、干嘔0例、頭痛1例、血壓上升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0%。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對照組相比無較大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子宮穿孔修補術等多數情況均會出現子宮瘢痕,瘢痕子宮妊娠流產和一般性流產相比更為危險,常會造成子宮損傷或感染,甚至引發其他并發癥,因此需采用合理方式進行治療,減少不良狀況的發生[2]。
正常人工流產一般出血量在200mL,極少會發生大出血。但瘢痕子宮人流術卻常會發生大出血,出現此種情況的主要原因為子宮瘢痕部位收縮不好、內膜薄弱、血管暴露等,繼而引發術中活動性出血。垂體后葉素為動物垂體后葉內提取出的粗制品,內含加壓素、縮宮素,對平滑肌的選擇性較低,在使用子宮興奮藥上已經逐步被縮宮素所取代[3-4]。小劑量可有效提升妊娠末期子宮節律性收縮,大劑量藥物也可有效加強子宮強直性收縮,壓迫子宮肌層血管止血。垂體后葉循環時間為20min,常在腎臟內被分解[5]。但患者常會出現過敏性休克、心悸、出汗、腹痛等,但在本次研究中并無患者出現此種情況。分析本次研究結果發現,瘢痕子宮妊娠人工流產之后常會出現大出血,進行垂體后葉素肌注之后,止血效果顯著更優,同時患者持續性出血量也降低。分析患者恢復時間發現,觀察組住院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由于患者住院時間更短,患者治療花費的時間更短。同時分析患者各種不良反應發現,觀察組干嘔、惡心等各不良反應情況與對照組相比無較大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可知,本次研究中患者并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出現此種情況和本次研究重視對患者不良反應的控制有重要關系。
綜上所述,為瘢痕子宮妊娠人工流產術中大出血患者予以垂體后葉素局部注射時患者無嚴重不良反應、住院時間較短、止血效果好,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郭永芳.垂體后葉素局部注射治療瘢痕子宮妊娠人工流產術中大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J]. 醫療裝備,2016,29(24):96-97.
[2] 阿依木古麗·阿孜,努爾比耶·阿日普,熱孜瓦尼姑麗·依明.子宮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產術中大出血的臨床分析[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6,03(06):26-27.
[3] 李蕾.垂體后葉素與欣母沛治療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療效比較[J].醫學信息,2016,29(22):79-80.
[4] 紀翠紅.術中垂體后葉素治療對輸卵管間質部妊娠腹腔鏡手術近、遠期療效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1):94-96.
[5] 王麗霞,熊礦輝,黃依馨.垂體后葉素在剖宮產術中子宮肌瘤剝除術中的應用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1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