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東
【摘 要】 目的:探究優質護理干預對順產產婦第四產程的影響。方法:本次研究針對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產婦,參照計算機抽選結果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輔以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輔以優質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產婦分娩時長及第四產程出血量,統計并計算產婦第四產程及分娩后1d出血發生率,對比兩組產婦護理總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產婦分娩總時長明顯短于對照組,第四產程出血量較對照組少(P<0.05),同時第四產程及分娩后1d出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總滿意度更高。結論:優質護理干預輔助順產產婦分娩能夠縮短產程,減少出血量,預防產后出血,產婦更為滿意。
【關鍵詞】 優質護理;順產產婦;第四產程;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指的是順產分娩24h內出血量超過500mL,剖宮產出血量超過1000mL[1]。該情況是危害產婦第四產程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對預后生活質量等造成嚴重影響。因而,需輔以護理干預預防產后出血的發生,保障母嬰安全。筆者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探究優質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針對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產婦,參照計算機抽選結果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產婦15例,最小年齡為23歲,最大年齡為35歲,平均年齡為(28.8±1.4)歲;包括初產婦9例,經產婦6例;孕周短則37周,長則42周,平均孕周(40.6±1.2)周。觀察組產婦15例,最小年齡為22歲,最大年齡為36歲,平均年齡為(28.9±1.3)歲;包括初產婦10例,經產婦5例;孕周短則38周,長則41周,平均孕周(40.5±1.4)周。以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選孕婦上述資料進行分析,無明顯差異(P>0.05),可對比分析。本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全體孕婦均為足月妊娠,胎位正、產婦狀態佳,均選擇陰道分娩;2)孕婦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產婦;2)排除瘢痕子宮產婦;3)排除患嚴重精神方面疾病的產婦。
1.3 方法
對照組輔以常規護理干預,涉及內容有:分娩相關知識普及、飲食干預等。
觀察組輔以優質護理干預,涉及內容有:1)護理培訓。對護理者定時開展優質護理培訓工作,培訓內容一般包括:對產婦出血危險因素進行評估,產婦第四產程宮縮情況、產婦分娩后膀胱排空情況、生命體征等,提高護理人員對優質護理服務的認知,更好地落實優質護理服務。2)環境干預。為產婦營造良好的分娩環境對產婦分娩有重要作用。因而,護理者需保證產房環境舒適、安靜,控制好溫度與濕度,保證產婦可以更為舒適地進行分娩,同時更快恢復體能,增強自身免疫能力[2]。3)心理干預。多數產婦分娩過程中易出現恐慌、焦慮、煩躁等負性情緒,護理者需強化心理干預力度,積極主動同產婦及其親屬溝通,實時把握產婦心態變化,給予產婦安撫與支持。溝通過程中應保證態度和善、語言文明,為產婦講解分娩相關知識,消除產婦陌生感,提高產婦依從性。另外,叮囑親屬多同產婦進行交流,使產婦感受親人的關懷與體貼。4)分娩評估。實時關注產婦分娩過程,監測其呼吸、心率、血壓等指標,如出現異常,及時告知主治醫師,并協助處理。同時,護理者需及時對產婦出血原因、出血量等進行分析評估,通常產婦第四產程引發出血的因素包括:宮縮乏力、凝血功能較差、產道受損、胎盤等因素,護理者需根據不同的出血因素予以護理處理,進而降低產后出血發生率[3]。5)飲食干預。叮囑產婦分娩后多食用富含纖維素、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少食用脂肪、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同時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確保機體所需營養攝取充分,加速產后恢復。6)指導母乳喂養。當產婦適當休養恢復體力后,護理者需指導產婦正確哺乳姿勢,利用新生兒吸吮刺激產婦,增強子宮收縮能力,預防產后出血。7)護理按摩。產婦分娩期間,護理者可幫助產婦按摩子宮,助其宮縮。分娩后定時幫助產婦按摩腹部、四肢等,避免出現產后并發癥問題。同時,通過按摩乳房刺激產婦分泌乳汁,鼓勵產婦母乳喂養,強化子宮收縮能力,避免產后出血。
1.4 觀察指標
統計并記錄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及第四產程出血量,進行對比,計算產婦第四產程及分娩后1d出血發生率。
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對產婦滿意情況進行評估,總計100分,得分高于80分為十分滿意,分值高于60分低于80分為一般滿意,分值低于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十分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5 統計學分析
以SPSS 21.0專業統計軟件對本次護理質量進行評估,產后出血發生率、護理滿意度等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進行檢驗;分娩總時長、第四產程出血量等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進行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娩總時長、第四產程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產婦分娩總時長(6.89±1.13)h明顯短于對照組,第四產程出血量(413.22±11.07)mL較對照組少(P<0.05)。見表1。
2.2 第四產程、分娩后1d出血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產婦僅1例出現第四產程出血情況,發生率6.67%,未見產婦分娩后1d出血,發生率0.00%,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護理總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15例產婦中,13例產婦對此次護理服務十分滿意,占比為86.67%,2例產婦對此次護理服務一般滿意,占比為13.33%,總滿意度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產后出血多發生于第四產程,由于產婦分娩后2h內子宮血容量相對增高,極容易受各類因素干擾誘發產后出血[4]。輕度出血易造成產婦貧血,延長分娩后康復時間,重度出血易造成產婦休克,危及生命安全。因而,需重視產后出血的預防及治療工作[5]。優質護理干預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通過環境干預為產婦創建良好、舒適分娩環境,通過心理干預緩解產婦焦慮、不安的負性心態,保證產婦分娩期間身心愉悅,通過飲食干預、母乳喂養等預防產后出血、加速康復[6]。
總之,優質護理干預輔助順產產婦分娩能夠縮短產程,減少出血量,預防產后出血,產婦更為滿意。
參考文獻
[1] 陳美華.優質護理用于順產產婦第四產程產后出血的效果評價[J].母嬰世界,2018,(19):179.
[2] 蔣奕.優質護理用于順產產婦第四產程產后出血的價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5):177,186.
[3] 魏曉蘭.優質護理用于順產產婦第四產程產后出血的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03(16):190-191.
[4] 程洪莉.優質護理用于順產產婦第四產程產后出血的效果評價[J].母嬰世界,2017,(22):126.
[5] 徐小俊.優質護理用于順產產婦第四產程產后出血的效果[J].母嬰世界,2017,(13):185.
[6] 趙曉蘭.順產產婦第四產程產后出血應用優質護理的效果研究[J].母嬰世界,2017,(05):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