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目前我國的現代化農業發展和建設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與發展,為我國農業生產提供了特別重要的物質基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對植物作物的保護,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將會對如何優化農作物相關的病蟲害防治進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可以為我國之后的農業建設提供幫助。
農作物種植中會出現病蟲害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而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一般均以農民為主,在政府的科學管理方針指導下采取綜合防治方針,運用先進的檢測技術和監測方法對病蟲害進行防治,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雖然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但由于存在部分客觀原因,包括防御體系的不完善、技術人員短缺等情況,很容易導致農作物出現安全隱患,對農業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
一、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在病蟲害防治方面存在著一定問題,首先,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體系不夠健全,另外,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在我國目前處于相對落后的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水平階段;其次,相關人員對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意識還十分薄弱;再次相關單位與農民群眾都沒有對病蟲害防治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最后,存在農民群眾的文化與素質普遍不高,很難根據當前環境與農作物種類開展有效的防治工作,也是由于對這項工作認識的不足,就使得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受到了不良的影響,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在開展這項工作的時候,也缺乏相對的管理機制,加之部分單位對工作職責劃分的不明確,很多工作存在著服務不完善、內容單一的狀況,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工作不能有效的開展,無法有效的解決問題。一直以來,我國農作物的病蟲害問題的防治工作比較落后,農民群眾的病蟲害防治意識也比較差。在當前農業病蟲害防治用的方法多是直接噴灑農藥或者采用一些化學方法,但是這些方法相對比較單一,尤其是與國外的先進技術相比,我國病蟲害防治技術存在著很多問題,各個地區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推廣、培訓的力度不夠,長此以往對我國農業方面的發展都會造成不利影響。
二、農作物病蟲害有效、科學的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病蟲害的防治體系
完善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機制,要做好病蟲害防治的工作,需要一個健全的、科學的病蟲害防治體制,引導農民認識到防治農作物蟲害的必要性。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構建一個有效的病蟲害防治體系,對防治組織結構的建立,將服務方式、收費標準規范化,另外,建立相關的監管部門,監管各個部門的工作,提高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加大實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管理的力度,引進大量具有病蟲害知識的人才,增加防治經費的投入,設立專項基金,為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保障。加強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宣傳力度,農業相關部門需要對病蟲害防治的宣傳工作加大重視,提高農民防治病蟲害的意識,增強對農村基層人民的宣傳力度,例如:增加墻體宣傳、報紙宣傳等向農民進行宣傳,為農民培訓病蟲害的防治知識,讓農民意識到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農作物防治的工作也需要大量的技術型人才,為了保障這些技術人員的穩定性與技術水平,政府應該加大投資的力度,為技術人員做好定期的培訓,以多種新式對種植戶進行培訓。
2、加大對農作物蟲害防治的宣傳,形成正確的蟲害防治意識
加大宣傳力度,充分應用媒體的影響力,積極宣傳專業化統防統治的先進性,以及統防統治所帶來的良好收益,讓農民轉變傳統的觀念,接受專業化、科學化的病蟲害防治,在專業化防治的基礎上,促進防治工作有序的發展,讓廣大農民受益,開展全程承包的服務,降低農藥使用的風險,通過創新的服務機制,規范化管理,優先扶持貫穿農作物生長全程的專業化防治。與此同時,組織相關的技術人員和農民參加蟲害防治培訓,培養民眾認識農作蟲害的種類,掌握科學的農作物蟲害解決方法。讓農民朋友們形成“以預防病蟲害為主,采用科學手段進行防治”的意識,努力提高科技化的病蟲害的防治水平,從根本上減輕蟲害對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的損害,保證生產安全。
3、加強專業化的技術培訓,實現對農作物病蟲害的統一防治
在農作物的病蟲害相關防治工作中,會涉及到各個方面的知識,所以這項工作就需要大量技術水平高的人才參與進來。為了保證農作物技術人員的人才穩定性,當地政府就要結合實際農作種植情況,投入相應比例的培訓資金,定期進行專業的技術培訓。同時,當地政府還可以對農作物種植戶開辦定期講座,為農民朋友科普如何做好農作物的病蟲害工作。還可以開展一些農業熱線電話,為廣大農民朋友進行農業技術難題的解答。在實際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技術人員還可以直接在田間對種植戶朋友進行指導,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能以及對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意識。當然,政府要保證專業技術人員的各項生活質量,使其付出與收入成正比,以免造成技術人員因為主觀因素而導致人才流失,對農作物的病蟲害工作產生影響。
4、注意保持生態平衡進行多樣化種植
農作物的種植技術多種多樣,要根據農作物具體的種類來采用相應的種植方法,種植技術的合理性將影響到農作物的種植效率。早期人們的生產生活不重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使自然環境遭到破壞,生態平衡也發生了改變,所以人們的觀念也在逐漸轉變,希望能不斷的改善自然環境,在這種條件下,農作物的種植也應該以保持生態平衡為前提,減少人為種植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在保證生態平衡的條件后,人們開始探索新的種植技術,也就是多樣化種植,合理的分配種植品種,是土地得到高效的利用,利用不同農作物對不同環境的要求,在空間方面進行多樣化種植,來保證農作物有充足的光照。
綜上所述,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實施,需要相關技術人員具有較強的防病蟲害意識,不管是工作人員還是農業工作者都應該對這項工作引起重視。在今后的農業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不僅要將病蟲害防治作為工作的目標,也要兼顧相關農產品的安全問題,確保農民群眾的種植產量同時,不斷提高農作物的經濟效益,在某種程度上,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也能體現出我國的農業水平,種植人員要不斷優化防治措施,力爭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477150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