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海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來源 ,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對玉米的需求量也較大,玉米產量的高低影響了我國的食品安全,玉米產量的影響因素有種植方式、實施肥料的方式及灌溉水平。科學成熟的玉米種植技術,種植地的氣候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對玉米產量造成影響。施肥要根據玉米實際生長狀態進行施肥及關高技術的有效性及合理性。筆者簡要分析探討了種植、施肥及灌溉的要點。
一、玉米的栽培要點的分析
提高玉米產量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玉米的高產栽培技術。科學成熟的玉米種植技術,可以為種植者增加收入,也可以推動地區的經濟發展。本文淺析了玉米栽培技術的主要技術措施。
1、做好玉米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玉米播種前的準備主要是提供利于玉米生長的環境條件。其主要內容有:選擇土壤、施肥種類及是否進行套種等內容。選擇種植土地時,要對周圍環境進行全面了解。盡量的離工廠遠點,避免工廠污染對玉米生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同時要保證良好的土質,土壤結構、肥力和保水性都能滿足玉米的生長需求。實施肥料時要選擇合適的肥料及施肥方式,肥料可以為玉米提供所需養分,促進其生長。施肥的主要方式有穴施、撒施和條施。可以在玉米行間套種其他的作物,可以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可以實現玉米的豐收,達到高產穩產的目標。
2、栽培方式的科學合理
小麥成熟收割后是玉米的播種期,此時的氣候條件具有溫度高、雨水充足,能夠滿足玉米的生長需求,因此在此時段種植玉米利于玉米的生長,種植是密植要合理,玉米的行距要安排得當。不同品種的種植行距具有差異性。結合夏玉米在當地的實際生產情況,播種時采用寬窄行進行播種,寬行通常為80cm,窄行行距在40cm。除此之外,在玉米的生長發育期要做好查苗補苗及定苗的工作,提高田地的利用率,提高光合效率。
二、玉米的施肥技術
處于不同的生長發育時期植株對養分的需求不同,氮元素是玉米的生長過程中需求量最大的營養素,其他營養素為鉀、磷、鈣、鎂、硫。據統計平均生產水平下每100千克的玉米籽需要消耗氮元素2-4kg,磷和鉀的需求量分別為0.7-1.5kg、1.5-4.0kg,在玉米苗期,玉米的生長比較緩慢,需肥量是整個生長周期的20%。拔節及孕穗、抽穗及開花期,生殖發育旺盛、玉米的生長進入旺盛期,生長速度加快,營養需求量是整個生長周期的50%。在授粉之后,生長逐漸減緩,養分需求也逐漸減少,需求量只占整個生長周期的13%。在玉米種植過程中要重視基肥的實施。玉米基肥是把有機肥作為主要肥料,搭配部分化學肥料,基肥的實施要注重磷鉀肥。在種植過程中實施種肥可以促進玉米苗生長;在土壤養分不足,缺少基肥或者沒有實施基肥是,實施中肥的效果比較顯著,施肥常見的方法有穴施和條施,在進行施肥時,必須將肥料和種子分開,或者將肥料和種子周圍的土壤混合均勻,可以有效防止玉米苗被肥料灼燒的現象。合理的施用氮磷鉀肥是玉米穩產的保障。氮元素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需求量是很大的,所以要重視氮肥的施用。雖然幼苗期的需氮量相對小,但是影響很大,如果此時嚴重缺少氮肥,會導致空桿的嚴重后果,輕度缺少氮元素,會引起老苗現象,從而導致玉米的產量急劇下降。玉米生長過程中對磷肥的需求量小的多,磷元素對玉米的根系生長、生殖系統的分化和提高玉米的品質有非常重要促進作用。幼苗期對磷肥的需求量僅占1.1%,玉米生長過程中一旦出現缺磷的情況會導致其根系發育不良,生長較為緩慢還會出現紫苗的現象。前期一旦缺磷后期就很難的補上,玉米磷的需求量最大時期是5-8葉期,這個時期缺少磷會對果實的形成造成不良影響,后期缺少磷肥,會造成玉米大幅度的減產。需要鉀肥的時間較早,消耗量也比較大,從苗期開始到了孕穗期達到最大,開花期達到峰值,到后期后,逐漸的減少,所以鉀肥的實施需遵循早施底肥的原則。總的來說玉米的施肥,需要結合玉米需肥量、土壤養分情況、施肥的有效性以及目標產量等因素確定合理科學的施肥方式。除此之外,還要重視追肥。
三、玉米的灌溉措施
1、滴灌技術
滴管技術是指使用壓力將水通過滴頭呈現水滴狀或者均勻連續的細流進行灌溉,最終以水滴的方式進入植株根部,確保玉米吸收足夠的水分。滴管的方式不同于其他灌溉方式,在灌溉系統組成上有明顯的差異,滴灌方式極大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從而實現節約水的目標,具有節能的特點。同時避免灌溉過程中水分的蒸發,增加水分的吸收率。滴灌可以控制水量,灌溉的范圍較均勻,灌溉區域水的蒸發量也比較小,從而是種植區域保持適宜的濕度,有效減少病蟲害。除此之外,在灌溉的同時可以施加肥料,可以減少種植的工作量及減少農藥的使用,實現玉米的豐產和優質生產。
2、玉米的溝灌
玉米是高桿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的行距比較寬,所以選擇溝灌比較方便,能夠改善土壤性狀,促進根系發育,提高玉米的抗倒伏性。
3、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與傳統的灌溉方式不同,是一種干濕交替的節水灌溉方式,雖然這種方式更加適合大面積玉米種植,但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灌溉系統,如果選擇不當,容易增加種植成本。其具體灌溉方式是分為干燥區和濕潤區,每隔一溝進行交替灌溉,在進行二次灌溉時,只澆上次沒有灌溉的,減少種植者的工作量,降低資金的投入。
綜上所述,我國的玉米栽培技術仍然需要不斷的革新,高效的栽培技術、灌溉的技術、及科學施肥相結合,從而實現玉米的高產優產。
(作者單位:276304 山東省沂南縣蒲汪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