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黃瓜灰霉病是保護地黃瓜栽培中普遍發生的一種病害。錦州地區首次發現黃瓜灰霉病是1985年冬在太和區吉祥村的一戶大棚里,當時大棚內病瓜率已達94%,嚴重影響了黃瓜產量。此后該病在保護地栽培黃瓜上連年普遍發生,且呈逐年趨重。在當地植保部門的努力下,保護地黃瓜灰霉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當年讓菜農談之色變的黃瓜灰霉病,俗稱“爛果”病,如今早已被菜農所熟知和掌握,但仍有不少菜農每年因黃瓜灰霉病而遭受損失,所以對黃瓜灰霉病不能掉以輕心,要及時科學地做好防治措施。
一、病害癥狀
黃瓜灰霉病在黃瓜整個生長期都可發生,主要為害幼苗、花、葉及瓜條。在大棚、溫室內,以為害幼瓜為主,對產量影響很大。
1、瓜條癥狀
病菌多從花上開始侵染,花和幼瓜的蒂部初呈水浸狀褪色,并長出淡灰褐色的霉層,進而自瓜條侵入蔓延,造成臍部腐爛。被害的幼瓜迅速變軟、萎縮、腐爛,病部表面密生霉層。較大的瓜被害時組織先變黃并生白霉,以后霉層變淡灰色,被害瓜輕者生長停止,重者腐爛而脫落。
2、葉片癥狀
葉片被害一般是由落到葉面的病花引起的,形成大型的枯斑,近圓形或不規則形,失綠、有輪紋、邊緣明顯、表面著生少量灰霉。爛瓜和爛花附在莖上,可引起莖部腐爛,嚴重時植株下部數節腐爛,折斷而亡。
二、病原菌及田間發病條件
病原菌為Botrytis cinerea,半知菌亞門葡萄孢屬。錦州地區溫室大棚黃瓜灰霉病主要發生在3-5月,而以4-5月間發病最重。春季由于氣溫偏低,光照不足,使得溫室放風不及時,造成了棚室內濕度較大和溫度較低的環境,為黃瓜灰霉病的發生蔓延創造了條件,在此條件下,黃瓜生長衰弱,抗病性差,易感病。傳染途徑除氣流、雨水等之外,病株與健株接觸或被害花果掉在健康部位也可引起發病,是棚室內再侵染的途徑之一。
三、防治措施
1、保持棚室內清潔
病瓜、病葉是棚室內病原菌的重要來源之一,發病期及時摘除病瓜、病葉、病果、病枝等,拉秧后徹底清除病殘落葉、病株殘體,帶出棚室外集中深埋處理,減少病菌傳播途徑,防止病原菌的再傳播,再侵染。
2、加強栽培管理
黃瓜灰霉病是高濕低溫病害。如果大棚、溫室內通風透光好,濕度不超過80%,夜溫不低于15℃,灰霉病發生就減輕。所以應注意黃瓜生長期內溫濕度的控制,創造有利于黃瓜生長而不利病菌生存的生態環境。
(1)做好通風控濕,適時通風換氣,特別在連續陰天、雨雪、霧霾等不良天氣,要適當揭苫子并通風換氣;冬季或早春棚室內容易濕度大,防病最好用煙劑;適量澆水,采用滴灌或微灌;有條件的可在田間操作行內鋪設秸桿、稻草或鋸末子,可以降低濕度,同時還可以控制田間蒸發量。
(2)做好溫度的調節。常清潔棚膜,增加光照,在提溫的同時注意防止溫度過高,當棚室內超過33℃開始放風,下午溫度降至20℃時關閉風口,夜間溫度保持在15℃左右。
(3)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補充鈣肥,延緩葉片衰老,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
(4)農事操作時盡量避免人為弄傷植株,因為出現傷口、組織壞死等情況會給病菌侵染創造機會。整枝、打黃葉及老葉不要在陰雨天、傍晚和氣溫低于16℃時進行,否則不利于傷口愈合,病菌會趁機從傷口侵入。
3、科學安全用藥
(1)用藥預防。為了避免病菌從花器侵染,用藥加以預防,可以在蘸花藥劑中加入速克靈800倍或撲海因800倍或農利靈1000倍等預防灰霉病發生的藥劑,用完藥后要適當通風。黃瓜落蔓前,用克靈速或百菌清等煙劑熏棚,減少病原菌數量,預防灰霉病的發生。
(2)藥劑治療。由于黃瓜灰霉病菌是以花期侵入、為害瓜條為主,所以在藥劑防治中主要防治病瓜,噴藥部位以頂花的幼瓜為主,噴藥時期為棚內始見中心病株期。當前市場上防治灰霉病的藥劑主要有甲基托布津、百菌清、速克靈、農利靈、嘧霉胺、疫霉胺、腐霉利、撲海因、福美雙等。發病初期可選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1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隔 7-10天噴1次,連噴2-3次。發病后可選用40%嘧霉胺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或65%抗霉威可濕性粉劑100-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天噴藥一次,連噴2-3次。
(3)煙劑或粉塵防治。發病初期或大棚、溫室內濕度大的情況下可采用煙霧法或粉尖法防治。煙霧法是用煙劑熏煙達到防治目的,可選用10%速克靈煙劑,每畝每次用藥300克,或用50%農利靈煙劑,每畝每次用藥250克。一般在傍晚熏煙,持續3-4小時,第二天早晨要通風換氣。粉塵法是要利用噴粉器噴撒粉塵農藥進行防治。可選用10%速滅克粉塵劑或5%加瑞農粉塵劑或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每次用藥1公斤,每隔7天左右噴施1次,連噴2-3次。噴施粉塵農藥最佳時間是在早晨露水未退或傍晚結露時,如果早晨用藥,等過2小時后再打開棚室門窗換氣,如果傍晚用藥,剛第二天早上再通風換氣,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藥效。達到最好的噴施效果。
為防止產生抗藥性,提高藥效,提倡將幾種藥劑輪換交替或復配使用。并且控制用藥次數,注意安全間隔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經過試驗示范,目前在太和區保護地黃瓜生產上使用哈茨木霉菌防治黃瓜灰霉病效果很好,同時兼治死苗爛根、霜霉病、莖基腐病等。此菌劑可溝施也可沖施,一般都采用沖施或滴灌更便捷。在黃瓜生長前期沖施哈茨木霉菌每畝用0.5公斤,中后期每畝1公斤。滴灌每畝0.5公斤。每一個半月用一次,不要與殺蟲劑、殺菌劑混用,以免殺死功能菌。一個棚室如果控制好溫度、濕度及放風,再施用哈茨木霉菌2-3次,那么幾乎不用打別的藥。可以說使用哈茨木霉菌為防治灰霉病找到了一個新途徑。
由上可知,保護地黃瓜灰霉病雖不是什么疑難雜癥,但一旦發病會造成很大損失。提醒廣大菜農不要因為熟知而忽視,要注意提早預防,做好棚室內的清潔,控溫控濕,結合藥劑防治,會有效控制灰霉病。
(作者單位:121012 遼寧省錦州市太和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