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扎提·特列瓦德
黨的十九大強調三農問題關系到民生,必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去抓,并提出了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加速農村改革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舉措。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首先分析了農業機械化發展面臨的問題,然后論述了加速農業機械化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具體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1、農業機械化發展面臨的問題
①高科技農機設備發展不平衡
近年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推廣和應用,使得農民群眾的購機積極性顯著提升,但從農機設備的科技含量來看,大眾產品生產產能過剩,高端產品嚴重不足。很多農民群眾所購買的農機設備適應能力較差,已經嚴重落后,現階段的農業生產要求。從農作物品種來看,用于生產糧食農作物的機械較多,經濟作物和養殖業的農業機械設備投入嚴重不足。從整個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情況來看,城鎮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發展迅猛,山區和經濟落后地區的農業計劃計劃發展緩慢。
②農民群眾文化水平較低
現階段,機械化發展存在很多認知不足,很多農機手對農機技術的操作掌握能力不夠,這些都是阻礙本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主要因素。近年來基層地區的農機推廣部門開展了一系列的宣傳教育,大部分農民群眾對農業機械設備的生產效率有著比較清晰清晰的認知。但是還有不少農民群眾缺少對先進農業機械設備的正確認識和高校接納,很多農民群眾依然墨守成規,安于現狀,不愿意將資金投放到農業機械設備當中,不能從長遠角度出發。很多農民群眾在購買農機設備之后,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影響,不能夠掌握農業機械設備的正規操作方法,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很多不足,經常出現安全事故,同時農業機械設備在運行過程中也經常會出現故障,影響到農機設備的使用效率,造成農民群眾對農業機械設備使用效率和信賴度的下降。
③農機社會化服務不充分
這主要表現在農機合作社管理不合理,運行不規范,機制不健全等方面。當有利可圖時,各個農機手趨之若鶩,當自己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失之后就會分崩離析。近年來地方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和支持農機合作社發展,但現階段在基層地區農機合作社發展較為薄弱,發展規模較小,資金不足,缺少流動資金和活動經費。另外現有的農機合作社輻射帶動能力較差,難以發揮其擁有的生產性能,農機合作社的服務內容較為單一,規模較小難以形成規模,不能夠實行農業生產的一條龍服務。
2、加速農業機械化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對策
①優化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機械化水平
實現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現代農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求各個環節都要使機械化生產,為此就需要我們牢固樹立農業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的生產意識,有效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加大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各個領域的覆蓋范圍。針對現階段農業機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應該進一步加強大型農機設備推廣應用,并逐步由小型農機設備補助補貼向著大型農機設備補助補貼轉變,增加補貼力度,提高農民群眾的購機積極性。同時還應該進一步繼發農業生產大戶,農業合作社和農場的農機購置積極性,以此來加大先進農機設備的推廣應用范圍和應用力度。在今后農業機械推廣應用過程中,應該進一步縮小產能過剩農機設備的數量,逐步增加中大型農業生產方面的機械推廣,以此來提升農業綜合化生產水平,促使本地區農業機械化向著更高階段發展。
②加強組織服務機構完善
為了進一步提升農民群眾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認知程度,加速先進大型農機設備的推廣應用,需要政府農機部門對農業機械化發揮其引導和規劃作用。為此,地方政府部門和農機部門應該下大力氣,繼續加強農業機械化各方面專業知識宣傳教育,通過科技下鄉,深入農業生產實際,與農戶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發放宣傳資料,利用廣播、電視、網絡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引導社會大眾尤其是基層地區的農民群眾對農業機械化發展有一個更明確的認知。同時還可以在廣大基層地區,率先開展農機示范基地建設,發揮示范基地的示范帶動作用,讓農民群眾能夠看到農業機械設備推廣應用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以此來轉變農民群眾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傳統認知,更好的參與和投入到農業機械化發展當中。很多農民群眾在農業機械投資后的主觀愿望是一機多用,最大限度的提高農業機械設備的利用效率,能夠在短時間內收回投資成本,而這種愿望和農業生產的季節性以及現有農機設備功能的單一性存在很大差異。為此就要求農機部門加快建立網絡和農業作業服務中介組織,將各種農機具的性能、價格、農業生產需求、市場擁有量以及分布、作業生產分布、生產收貨時間等各種信息提供給農民群眾,組織農民群眾開展有序的農業機械作業,積極開展跨區域農機服務,提供專業農技信息。以此來保障農民群眾更好的掌握農機信息需求,確保農機手有源源不斷的業務來源,提升農機手經濟效益,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③進一步加大農機合作社建設
農業機械合作社是當前乃至未來很長一個時期內,最具競爭能力和最具活力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它是促進小規模種植戶和市場有效對接的重要平臺。為此就要按照自治區政府部門的要求,不斷加強農機合作社建設和政策扶持,將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農機深松補貼等優惠政策,向農機合作社傾斜,扶持每個村集體構建一個大型農機合作社,并依托農機合作社,加強土地流轉,土地管理,委托服務,跨區作業等多種形式的規模化經營,逐步提升農機合作者的經營效益,保障服務內容的多樣性。要積極鼓勵有條件的農機合作社將服務鏈條延伸到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后各個環節,實現產業化發展,真正提升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實力和發展能力。另外還應該注重加強對各村集體農機合作社的有效管理,構建完善的管理機制,確保內部運行順暢,各個利益劃分均衡。
(作者單位:834600新疆塔城地區額敏縣瑪熱勒蘇鎮農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