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清
淡水池塘養魚高產新技術具有產量高、綠色環保的特點,隨著市場對淡水魚的需求量不斷提升,人民對水產品品質的更高要求,淡水產品養殖業對淡水魚的產量與品質都有更高的要求,必須加以重視。淡水池塘養魚可以實現高效率養殖,同時也可以減少對水環境的污染,該模式是我國淡水漁業的主要發展方向。為了實現淡水池塘養魚提升產量和利潤的目標,讓水產養殖業得到進一步的健康發展,在養殖工作中,要注重池塘養魚高產新技術的應用和現代漁業的發展方向,下面就來具體闡述一下應用淡水池塘養魚高產新技術時需要注意的技術要點,特別涉及對湖南地區的淡水養殖。
1、淡水池塘養魚模式的概述
目前,淡水池塘養魚模式為80:20的養殖模式,該模式是在池塘中養殖80%的市場常見魚種,例如:草魚、鯉魚、青魚等品種,而剩余的20%可以搭配其他具有一定清潔池塘功能的魚類,例如:鯰魚、鰱魚、鳙魚、鱸魚等品種。通過這種模式,可以讓淡水池塘形成一個小型的生態環境,通過20%比例的具有功能性的魚類來清潔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以及底部淤泥中的食物殘渣,可以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這樣可以有效保證80%的商品魚健康生長,進而達到綠色養殖的目的。在養殖過程中,20%比例的功能性魚種有著較大的作用,養著人員需要合理搭配淡水魚品種,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淡水池塘的環境。例如:鳙魚及鰱魚主要的食物是水池中的浮游生物,在池塘中加入鳙魚或鰱魚,可以降低水體中浮游生物的數量,進而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而鯰魚的生活區域主要位于池塘底部淤泥之中,在淡水池塘中加入鯰魚,可以減少池塘底部飼料殘渣的堆積數量,有利于破壞病菌的生長環境;投放鱖魚可以清理淡水池塘中經濟價值較低的野生雜魚數量,進而減少雜魚對養殖資源的占用。
2、湖南淡水魚養殖的地理優勢
湖南省位于亞熱帶,當地四季分明、降水量較大、日照時間較長,年均氣溫為17℃,全年適合淡水魚生產的時間長達260d,非常適合淡水養殖業的發展。特別是湖南省常德、益陽地區,俗稱魚米之鄉,特別是洞庭湖斷陷盆地的一部分,地勢較低,水資源充足,土壤中含有大量有機物質,養分充足,在該地區進行淡水池塘養魚,可為淡水魚創造更好的生長環境,提高池塘養魚產量,目前,益陽、岳陽的一些高產池塘鮮魚產量達到一噸。因此,湖南省自古以來就是出產鯉魚、草魚、鯽魚等淡水魚的重要省份。湖南省邵東縣水產品總量居邵陽市之首,全省十強,養殖水面200畝以上的淡水魚類養殖基地有12處,如九貝生態養殖場、健康水產養殖地、富鑫冒隆種養合作社等,及一處占地面積超過100畝的魚苗魚種繁殖培育基地。
3、淡水池塘養魚的技術要點
(1)基礎環境的營造
池塘是養殖淡水魚的基本環境,因此,在開展淡水池塘養魚時,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淡水池塘的選址、清理、消毒,在選址時,要考慮周邊水源引入是否方便,周邊配套設施是否完善,如道路設施和電力設施。另外,池塘周邊環境中最好沒有建筑物或高大的樹木,這樣可以避免庶檔陽光日曬。池塘的形狀應該選擇長方形,池塘的長邊應該為東西方向,寬邊應為南北方向,這樣可以便于排水、排污,同時也不會影響魚類的正常生長,進而達到保證產量的目的。池塘長邊選擇東西走向可以加大采光面積,延長采光時間,有利于控制水文、減少細菌滋生;選址后,應該對池塘進行衛生清潔,清除池塘中的污染物、垃圾等,使用石灰對池塘進行為期2-3天的消毒,消毒后需要引入水源進行沖洗。在池塘邊可以栽種草本植物,但不可種植喬木類植物。
(2)魚種的選擇
我國池塘養魚使用的餌料,既有浮游生物、底棲生物、各種水旱草,還有人工投喂的谷物飼料和各種動物性餌料,合理的選擇養殖的魚種,是提高經濟利潤的基礎。淡水池塘養魚是按照80:20的比例進行魚種的搭配,80:20的養殖比例并不絕對,養殖人員也可以根據池塘的實際情況,在一定范圍內調整比例進行混養,或者輪捕輪放,通常商品魚的比例可以上下浮動10%。選擇商品魚時,可以根據淡水魚市場價格、養殖難度等因素選擇具體品種,這樣有利于節省生產成本,提升利潤。而選擇功能性魚種時,應該根據池塘環境的功能性需求,合理搭配,要考慮到功能性魚種對飼料的消耗、排泄物的轉化、經濟價值較低的野雜魚的轉化方面的關系。目前我國池塘養殖的青、草、鰱、鳙、鯉、鯽、鳊、羅非魚、鯪等常規魚類已達十多種,而池塘養殖蝦、蟹、鱉、龜、蛙、黃鱔等名特優新種類則更多。
另外,選擇魚種時,養殖人員應該對魚苗進行篩選,務必要保證魚種的純正,魚苗個體的健壯,剔除魚苗中的傷魚、病魚,可以有效提升魚苗的存活率。與此同時,做好魚苗的篩選,也可以確保魚苗的茁壯成長,降低魚病的發病率。在篩選魚苗時,可以根據魚群的構成、魚苗體色以及魚苗個體的活動能力進行甄別。在放養魚苗時,還應該做好魚種消毒、試水工作,用水桶或大盆盛裝魚塘中的水體,將試水魚放入其中觀察6-8h,確保魚苗安全后,才可以將魚苗投入至魚塘中。
(3)飼料管理
科學合理的投喂飼料,是綠色養殖的重要環節,淡水池塘養魚技術中,商品魚類飼料是池塘中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飼養人員應該根據所養魚類的不同,合理的選擇餌料種類,控制餌料的投喂量,科學的控制飼料投喂量,不僅可以減少飼料殘渣的數量,也能有效控制生產成本;在投喂飼料時,還應該為魚類補充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這樣也能提高淡水魚的抗病能力。堅持早晚巡塘,觀察魚塘水質、魚類活動情況。
(4)做好放養密度的控制
根據魚種的不同,養殖中還應該控制魚塘中魚類的密度,放養密度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商品魚的最終產量以及品質。在養殖鯉魚、鯽魚等淡水魚品種時,放養密度的增加可以有效提升產量,但是魚塘放養密度也是有最大上限的,魚塘魚類數量超出放養最大限度后,魚的產量反而會出現降低,同時也會增加魚病的發生機率,影響商品魚的整體品質。因此,在進行淡水魚塘養魚時,必須根據魚塘的實際大小,進行科學的控制放養密度,商品魚類養殖時實行輪捕輪放,可提高池塘水體載量,增加效益。
綜上所述,在進行淡水池塘養魚時,養殖人員必須在每個工作環節保證工作質量,做好場地的前期準備,做好對魚種的選擇工作,采用科學的飼料管理以及放養密度控制來確保商品魚的健康成長。只有切實的做好養殖淡水魚的相關工作,才能真正提升淡水魚的產量及品質,進而提升淡水養殖的經濟收益。
(作者單位:422800 湖南省邵東市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