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遠?徐芯蕾
摘 要:屋頂被稱為“建筑的第五立面”。在如今園林綠地城市化的大趨勢下,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使各個城市將綠地建設的目光從平面綠化轉移到屋頂綠化,充分利用居住區屋頂上的空間,可以塑造出屋頂上的綠色城市。
關鍵詞:屋頂花園;南京;綠色城市
近年來,城市綠地發展空間被擠壓,城市建設用地和綠化用地之間矛盾凸顯。注重立體綠化理論和技術的結合,更好地利用建筑的第五面,發展屋頂花園,成為城市綠化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1 屋頂花園的概述及其在城市綠化中的作用
“屋頂花園是以建筑物頂部平臺為依托進行蓄水、覆土,并營造園林景觀的一種空間綠化方式。”[1]其對城市綠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1 改善城市局部環境,減輕市區熱島效應
屋頂綠化擴大了綠化面積,改善了城市環境,緩解了熱島效應,同時,植被的覆蓋降低了屋頂升溫速度,改善了室內的物理環境,“實踐檢測證明屋頂花園較傳統的屋頂保溫層有著更好的保溫隔熱效果”,[2]降低了居民對空調和暖氣的依賴度,在節約電能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緩解了對大氣的污染,對室外周圍的溫度也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1.2 提高市區大氣質量,優化城市景觀
屋頂綠化可以提高市區的空氣質量,屋面綠植能夠吸附空氣中的粉塵和懸浮物、滯留一部分有害物質,減少對空氣、水體及土壤的污染。“綠色植物裝點下的屋頂花園的建成可以改善屋頂眩光,取代蒼白無力、毫無生氣的屋頂。屋頂花園也是城市一種生態文化的體現,在豐富現代城市綠色面貌的同時,也優化了城市景觀。”[1]
2 屋頂花園現狀及發展阻力——以南京為例
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襟江帶河,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使南京雨水分配均衡,為大力開展屋頂綠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南京夏季高溫天氣多,屋頂氣溫可達50℃以上,因此對植物品種的選擇有較高的要求。
此外,主體單一也是屋頂綠化的發展瓶頸。以南京鼓樓區為例,“南京鼓樓區的90%的屋頂綠化主體都是公共建筑,老舊居住小區的屋頂綠化率不到10%。屋頂綠化的單位多是機關事業單位,除了有錢投入,還有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單位的房屋產權關系單一,屋頂綠化容易實施和建設。而小區住宅,本是屋頂綠化的好場所,卻遭遇實施主體不明確的困境”。[3]
建設屋頂花園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對房屋的承重和安全有特殊要求,對建材質量要求也較高,因此投資較大。頂層的防水處理、排濾蓄水工程、荷載問題、種植土壤基質選擇、維護成本等,都是推廣屋頂花園存在的阻礙。據調查統計,部分居民對屋頂花園缺乏了解,對屋頂綠化最擔心的就是建造投入資金和維護成本。部分非頂樓住戶公共綠化意識欠缺,覺得屋頂花園對他們來說可使用性不高,因此對屋頂花園的關注度低。
3 屋頂花園的技術要點
3.1 充分考慮屋頂的荷載因素
屋頂綠化的植物配植、建筑小品的擺放、鋪裝材質的選擇,都應建立在符合規定的荷載條件下。考慮荷載問題時應秉持安全原則和生態原則。荷載又分為靜荷載與活荷載。要判斷一個屋頂是否適合做屋頂綠化,首先應計算屋頂綠化的總質量,得出屋架承重。花園式屋頂綠化荷載對建筑承載能力要求高,為了減輕荷載,應將部分較重的設計構件放置在跨度較小的位置上。
3.2 保證良好的排水系統
據調查,部分南京市的屋頂花園中以水景為主體,因此屋頂花園的防水問題應該被重點關注。由規范可知,屋頂綠化構造層由下而上依次為:原建筑墻、防滲透層、隔根層、保濕層、防水層、排(蓄)水層、過濾層、種植層、植被層。防水設計應堅持“防水可靠,耐根穿刺,防排結合,因地制宜”的原則,[5]設計時充分考慮雨水、澆灌水、種植屋面滲漏水等的排出。
4 屋頂花園的總結及展望
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個性化服務大背景下的屋頂綠化設計正在迅速發展。屋頂花園是一種新興的綠化形式,全國多個城市都在塑造屋頂上的綠色城市。實踐可知,屋頂綠化建設具有多重效益。
一方面,屋頂花園的建設具有生態效益,形成了局部微氣候,改善了南京住宅公寓室內外的物理環境,避免了建筑物的長期曝曬,調節了周邊的城市氣候,減少了空氣污染,緩解了城市的熱島效應;另一方面,屋頂花園具有社會效應,其合理利用了城市的高層空間,形成了屋頂綠化和地面綠化之間的有效互動,緩解了高速發展的城市建設業與日益減少的可綠化土地面積之間的矛盾,在美化城市景觀的同時緩解人地矛盾,為人們開拓了更多休閑空間,進而衍生推動了社區文化產業鏈的發展。
當然,相比平面綠化,屋頂綠化技術還未完全成熟,開發潛能十分巨大。部分城市居民在該方面的意識薄弱,屋頂花園的后期維護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處在落后階段,如何不讓精心設計的屋頂花園只是曇花一現,如何讓建造者、使用者與自然生態實現三贏,是屋頂花園建設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在深度調研南京市屋頂花園的基礎上,如果能以小化大,將理論和實踐知識推廣到全國的屋頂綠化中,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屋頂綠化各司其職,形成城市地面與屋頂的互動,人與自然的垂直交流,將為綠色城市注入新活力。
注釋:①一是屋頂結構承重能力、屋頂漏水、坍塌等問題;二是經濟成本、投入(植物養護麻煩,會增加物業費);三是后期管理(屋頂綠化管理不當,導致景觀效果較差);四是其他原因。
參考文獻:
[1] 郭立春.優化現代城市景觀中第五立面設計——淺談南京市屋頂花園可行性設計[J].大眾文藝,2013(20).
[2] 趙彥杰.景觀綠化空間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88-191.
[3] 王璐.關于南京鼓樓區屋頂綠化的思考[J].四川建筑,2011(05).
[4] 葛翠玉,熊東旭,許文龍.南京市屋頂綠化調查研究[J].北方園藝,2013(03).
[5] 于光楠.屋頂綠化技術在天津市濱海新區的推廣應用[D].天津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