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亮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還可以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在植樹造林過程中不能一味追求擴大綠化面積,還應注重造林的質量,只有數量沒有質量意味著造林工作的失敗。因此,提高造林質量是植樹造林工作中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圍繞提高林業造林質量進行了論述。
1、造林前的準備
(1)選擇適宜樹種
應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適宜當地氣候條件和地質條件的樹種,避免種植不適應當地土質、光照、雨水等條件樹種,減少因條件不適應而導致的造林失敗。
(2)造林地整地
在進行植樹造林前,要對造林地進行整地,為其創造適合林木的生長優良環境。整地主要包括耕地松土、清除雜物、澆水排水等。
(3)選擇合格苗木
人工造林一般由苗圃提供苗木,也可以在自然生的樹苗中選取。選苗時應以根系發達、枝干粗壯、長勢良好的苗木為首選,如果是采用插扦的方法進行造林,應選擇長勢旺、無病害的母樹截取插條,插條長度至少在30厘米左右并生有3個以上飽滿的苞芽,保證苗木栽植后的成活率。
(4)起苗
當苗木生長到符合栽植規格時,可以進行起苗。起苗時應盡量加大挖掘范圍,避免使根系受到機械損傷,枝干保持完好。如果出現根系及枝干損傷,可以舍棄或者將損壞的枝干進行修剪。起苗時最好應帶足量的土球,如果不攜帶土球,應將根系用草袋進行包裹,避免運輸過程中造成損傷。
(5)運輸
裝車時樹苗要輕拿輕放,避免造成樹苗傷害。如果是長距離運輸,應做好苗木的保濕工作,防止水分過度蒸發。帶土球運輸時,應在途中澆水,保持土球的濕潤度。如果運到造林地后不能馬上栽植,應進行假植,確保苗木保持良好的狀態。
2、苗木的栽植造林
東北地區適宜植樹造林的時間約為4月底或5月初,栽植苗木應選擇在陰天進行,避免晴天栽植時陽光暴曬而使苗木水分過快蒸發。根據苗木的規格和土球的體積挖掘大小適宜的圓形樹坑,挖出的表層土和坑內土應分別放置,一般來說樹坑直徑應大于根系或土球40厘米以上、深度應大于根部及土球30厘米以上。栽植時應將苗木垂直放入樹坑中央,將苗木扶正并確保根系舒展開,然后進行填土,如果坑比較深,應在土填到一半時踩實,填滿后再踩一遍。填土要略高于地表,并為澆水創造條件。除非土壤水分非常大,否則苗木栽植后必須立即澆透水,確保土壤中水分充足,使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栽植規格較大的苗木后,還應制作三角形支架用于支撐苗木,避免因風大而將苗木吹倒。
3、苗木的養護管理
(1)松土與除草
松土和除草是苗木養護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適時松土作業,可以破除林地土壤表面板結,增強土壤的透氣性,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過多的雜草會與苗木競爭土壤中的營養和水分,影響苗木的生長,應結合松土將不利于苗木生長的雜草除掉。也可以適當保留樹下的有益植被,為根部土壤保濕、保溫。松土和除草應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第一次應選擇在栽植3個月以后。除草時應采取機械和人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將林地中的雜草、灌木等徹底清除,為苗木生長創造良好條件。松土除草要掌握好深度,土壤墑情較好的林地松土深度可在8厘米左右,土壤比較干旱的林地松土深度可在20厘米左右。松土深度也要靈活掌握,根部應深些,離樹根越遠就越淺。
(2)澆水與灌溉
苗木栽植過程中要及時澆透水,而在苗木栽植后的生長過程中,適當灌溉可以補充林地水分的缺失。造林后進行灌溉應根據土壤干旱的實際情況進行,小規模的人工速成林及土地過于干旱的地區,可以進行灌溉,而規模較大的植樹造林,暫時還不具備灌溉條件。在對人工速成林進行灌溉時,要根據樹種對水分的需求特點,以及樹齡的大小、林地干旱情況確定灌溉量和灌溉時間。總之,灌溉應達到使林木根系保持濕潤狀態的目的。
(3)施肥
通過施肥可以改善林地土壤的肥力,促進林木的生長。施肥也主要是針對人工速成林進行的,大面積造林并不適用。施肥分為基肥和追肥,基肥應主要使用有機肥,如果有機肥不足也可以用化肥代替。追肥應主要使用氮、磷、鉀比例適當的復合肥。基肥和追肥的施肥量應根據樹種、苗木規格、長勢情況靈活掌握。基肥的施用方法是:在樹坑挖好后,將肥料撒在坑底,隨著苗木的栽植被填埋在樹的根部,基肥有利于促進苗木根系的良好生長。而追肥是在林木生長過程中進行的,追肥在苗木栽植后前3年應每年實施一次。追肥的方法有撒施和溝施2種,撒施就是將肥料撒在樹根地表上,但無法保證起到良好效果。溝施就是在樹基部地面開溝,將化肥撒入溝中,然后覆土并踩實。施肥后少量澆水,以促進化肥快速分解。
(4)間苗
在栽植的密度過大,或者由于播種不均勻導致株距或行距不合理時,應進行間苗或間伐,以使林木行株距更加合理,避免相互競爭營養、遮擋光照、影響通風,為林木的生長創造良好條件。
(5)修枝
修枝是林木管理的重要措施,通過修枝可以調節林木的內部營養,避免林木營養不良或營養被非主要樹枝奪取。修枝時應將枯枝、病枝和一些不合理側枝剪掉,使林木的營養更均衡、更集中。但要注意,修枝不要過度,也不能過小,應以促進和保護林木生長為主要目的。
綜上所述,林業造林質量是保證植樹造林成功的基礎,因此在造林過程中應高度重視質量,每個環節都應達到質量標準的要求。栽植后要加強養護與管理,確保不使林木受到外來因素的損害。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林業造林質量。
(作者單位:157516黑龍江省穆棱市林業和草原局枯榆樹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