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林
內蒙古自治區灌木林資源較為豐富,做好灌木林資源的保護工作成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將圍繞內蒙古自治區灌木林資源發展現狀進行闡述,為內蒙古自治區灌木林資源保護發展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旨在促進內蒙古自治區灌木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灌木林資源分布范圍較廣,但是呈現出資源總量分布不均的情況。同時,該地區灌木林資源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為此,在日常的工作進行中,注重提升灌木林資源的保護意識,加強對灌木林資源保護發展的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有利于保證內蒙古自治區灌木資源的完整性。
一、內蒙古自治區灌木林資源發展現狀
內蒙古自治區灌木林資源覆蓋面積較廣,其中天然灌木林所占比重較大。當前內蒙古地區灌木林樹種類型較為豐富,其中錦雞兒所占面積較大,其次山杏。內蒙古自治區灌木林高度級主要分為四級,不同等級灌木高度的面積、比例存在差異性。灌木林覆蓋度級中的疏所占比例較高,在整體灌木林資源中占有較大比重。內蒙古自治區灌木林資源累些具有多樣性,根據該地區年平均降水量的實際情況分為不同類型的灌木林,內蒙古自治區灌木林資源的動態化較為明顯,灌木林資源凈增面積呈現上升的趨勢,其中以人工灌木林資源凈增量為主。當前內蒙古自治區灌木林資源生長質量較低,由于受到人為以及自然因素的影響,灌木林大多在干旱的位置生長,其生長質量較低。灌木林資源的分布范圍較廣,但是總量呈現分布不均的現象。
二、完善內蒙古自治區灌木林資源保護發展有效對策
1、注重提升灌木林資源保護意識
注重提升對灌木林資源的保護意識是提升灌木林資源利用率的關鍵,當前灌木林資源較為豐富,為了保證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要提升對灌木林資源保護發展的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有效提升灌木林的生態價值。內蒙古自治地區灌木林的適應能力較強,具有較強的耐旱性,灌木根基較為穩定,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同時,灌木林具有明顯的生態效應,灌木林自身所具備的調節氣候的優勢較為明顯,在干旱地區繁殖較穩定,為該地區造林工作奠定基礎。由于內蒙古地區氣候以及土壤較為干旱,而灌木林將起到涵養水源的作用,從而可以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注重提升灌木林資源保護意識,需要政府及相關的責任部門做好灌木林資源保護宣傳工作,將灌木林所具有的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的優勢進行宣傳,提升社會公眾對保護灌木林資源意識,有利于提升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效益。
2、注重提升灌木林資源防護水平
注重提升灌木林資源防護水平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規來支持。在實際的工作環節中,需要安排相關的工作人員最好灌木林現場的勘察工作,以該地區地質條件以及氣候條件出發,注重提升灌木林資源的植被恢復水平,并根據不同地區灌木林生長的實際情況制定灌木林資源保護計劃,進一步提升灌木林資源的防護水平。同時,由于部分地區灌木林生長環境較差,年均降水量較少,為了提升生長環境較差地區灌木林的資源防護水平要及時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可以通過設置禁伐標識的方式對該地區的植被進行保護,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出現風蝕的現象。注重提升灌木林資源防護水平,可以充分利用土壤水文條件較好位置的優勢,對灌木林資源進行育種處理,并針對該地區年均降水量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灌木林培育計劃,并且要嚴格禁止在灌木林區域內徑放牧,實時觀測灌木林育種的實際情況,及時發現在育種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完善的解決對策進行處理,從而有利于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
3、注重提升灌木林資源技術水平
注重提升灌木林資源技術水平,需要依托現代化科學信息技術的優勢,注重調整灌木林產業結構。同時,為了提升灌木林的經濟效益,在培育灌木林時要注重肥料的選擇,盡量選擇優質肥料進行培植,并利用自動化田間檢測技術對灌木林的生長環境進行實時的監測,并制定科學的灌木林資栽培計劃,加大對灌木林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樹立健全的灌木林生態化思想,將各個地區灌木林資源優勢進行分析,做好社會市場調查活動,將灌木林資源的產業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提升自身的資源優勢。隨著當前節能環保理念的逐漸深入,要將科學技術有效的融入到灌木飼料的研發工作中,注重提升灌木資源的利用率。依托技術優勢進行灌木資源良種選育,并做好灌木林生長土壤的采樣工作,利用技術設備對土壤中含量物質進行檢測,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灌木林的生產力,與產業生態化理念相結合,從而有利于提升灌木林資源綜合效益。
總之,完善內蒙古自治區灌木資源保護發展是提升灌木林資源利用率的關鍵。需要依托現代化科學信息技術的優勢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充分的結合在一起,注重提升灌木林資源防護水平,根據該地區地質條件的實際情況出發,科學選中灌木林樹種,從而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
(作者單位:028200 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