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
“田園綜合體”是“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本文通過分析國內田園綜合體發展現狀,結合磐安縣發展田園綜合體的資源和條件,提出建設的幾點思路。
2017年2月5日,“田園綜合體”的概念第一次出現在國家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田園綜合體有利于促進城鄉發展,幫助農村脫貧,助力美麗新農村的建設,是加快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新方法。田園綜合體有利于推進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的新模式。
一、國內田園綜合體的發展現狀
由于資金來源、建設理念等因素影響,國內田園綜合體的經營模式以企業和地方合作的方式為主,地方通過向當地農民合作社或農戶流轉土地,引進企業進行土地整治、規劃、開發與運營。磐安縣目前就是這種方式進行運作,通過“3+30”年的模式,3年流轉整治期,30年土地經營期,全縣范圍內開展萬畝土地連片綜合整治。企業的參與,對項目進行中長期規劃、結合城鄉元素、創新城鄉發展,增加周邊就業機會,帶動項目周邊村莊發展,有利于鄉村致富和美麗鄉村建設。在已建成的田園綜合體項目中,江蘇無錫田園東方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田園東方通過企業與地方合作的方式運營,于2013年4月初啟動建設,經過六年多的發展建設,東方田園已建設完成3000畝水蜜桃產業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新田園社區。示范區內還建有拾房書屋、拾房咖啡、拾房集市等等休閑文旅設施,用花園式農場運營理念,打造成一個蜜桃主題的鄉村旅游度假區,是一個現代農業、新田園社區、休閑旅游度假的綜合性園區。東方田園小鎮,被譽為“國內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和鄉村旅游新標桿”。此外,我國還有其他很多田園綜合體項目都在有序建設中 ,如安徽省合肥大圩的燕域田園、四川省成都多利農莊等等。
二、磐安縣發展田園綜合體的資源和條件
磐安特有的自然條件、濃郁的民俗風情、獨特的中藥產業、日益改善的交通環境,為發展田園綜合體提供發諸多有利的條件。
1、特有的自然環境。磐安地處浙江中部浙江省中部(浙江地理中心所在地,有“浙江之心”之稱),與東陽、新昌、仙居、天臺等市縣接壤。是錢塘江、甌江、靈江、曹娥江的主要發源地,故舊志稱“群峰之祖,諸水之源”。 磐安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天氣溫和,雨量充沛。磐安地形復雜,有高山、低山、臺地和丘陵等,受不同地形的影響,縣內不同地段的氣溫、降水和日照差別較大。雖然磐安有多個工業園區,但總體來說工業資源缺乏,自古以農為主。
2、濃郁的民俗風情。磐安民風淳樸,民俗文化活動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龍虎大旗、煉火、大紙馬、大涼傘、疊羅漢等民間藝術獨樹一幟,精彩紛呈。如盤峰櫸溪的祭孔大典通常在每年的清明節舉行,有“家祭”、“墓祭”、“族祭”三種,五年一大祭,三年一小祭;每年舉行家祭;玉山古茶場,位于磐安玉山鎮馬塘村的茶場山麓,分茶場廟、管理用房、茶場三個部分,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集茶葉生產、展銷、交易于一體,在國內極為罕見,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每年農歷十月十五會舉行趕茶場活動。特有的磐安民俗風情,為我縣發展田園綜合體提供了豐富的人文資源。
3、獨特的中藥產業。磐安是中國藥材之鄉,有獨特的中藥文化,中藥材是磐安最具優勢的傳統特色產業,全縣境內有野生和家種中草藥1219種,占浙江省的68%,被譽為“天然的中藥材資源寶庫”;境內的大盤山是我國唯一以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為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擁有野生藥用植物846種,占浙江省的48%。浙八味中的貝母、元胡、白術、玄參、芍藥主產磐安,俗稱“磐五味”。
4、日益完美的交通環境。境內有諸永高速、40省道、42省道,前往杭州、溫州、寧波等地只需2個小時,屬于上海4小時經濟區范疇,屬長三角南翼經濟區及浙中城市群經濟區范圍。在建的杭溫高鐵、金臺鐵路通過磐安,為發展田園綜合體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三、磐安縣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建議
現代農業發展進入瓶頸期,同時也是一個創新改變的好時期,如何做好農業行業轉型決定者農業發展的未來。田園綜合體建設要抓住機遇,促進多產業融合。田園綜合體建設根本還是要從農民出發,要鼓勵農民積極參與,鼓勵農民學習專研技術,創新創業,通過建立農民合作社,帶動全村乃至周邊村鎮共同發展,讓農民們充分享受田園綜合體建設帶來的福利,所以磐安縣田園綜合體建設有以下幾點建議。
1、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田園綜合體開發建設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磐安縣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純山區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4.6%,是生態大縣,天然氧吧。磐安保留著許多古村落,如雙峰大皿、盤峰櫸溪等,所以磐安在田園綜合體建設過程要因地制宜,尊重當地農戶的意愿,對農村古村落格局、自然資源、歷史文化及民俗風情進行保護,同時依托當地山水自然風光及資源優勢,努力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
2、探索“田園+現代”模式的田園綜合體,吸引游客到磐安旅游,到磐安消費,探索“田園 +現代”多元化聚居模式。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如彩色水稻田、茶葉文化園、水果蔬菜采摘園、中藥材種子資源苗圃等區域,讓游客到現場實地體會現代農業先進技術和成果,在觀光、采摘、品嘗、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品嘗到應季的新鮮蔬菜瓜果,還學到了農業的相關知識,身心都得到了滿足。田園綜合體不僅要通過田園特色吸引游客,還要通過住宿餐飲等設施留住游客,在園區內建設傳統民居、小木屋、酒店等,同時也可以像盤峰鄉下初坑村一樣流轉農戶一些泥屋進行改造,建成高端農屋,讓游客體驗不一樣的鄉村風情。同時也帶動農業轉型升級,讓農民充分受益,增加農民收入。
3、農業基地還要以鄉鎮特色農業為基礎,主打當地名優農產品,建設特色小鎮。國家發改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多個部門于 2016 年 7 月 1 日的文件確定了“我國到2020 年爭取培育 1000 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的目標。目前磐安縣著力打造“江南藥鎮”、“古茶場文化小鎮”,磐安縣田園綜合體建設可將“磐五味”、“磐安云峰”、“磐安香菇”、磐安茭白與特色小鎮建設相結合,針對中藥材、茶葉、香菇、茭白等特色及資源條件,因地制宜,在規劃設計時加入相應的特色元素,打造符合當地特色的田園綜合體,構建各具特點的鄉村美麗田園,避免千篇一律,同質競爭。
(作者單位:322300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農業農村局產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