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偉
當前,整個社會都正在朝著成為一個低碳的保護和節能經濟型的方向發展。傳統農業的“高碳”發展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相反,節能環保模式已經獲得大眾青睞,大力發展低碳農業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低碳農業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是我國農業產業升級轉型的集中表現和典型代表。同時,低碳農業可以有效降低有限資源的浪費,保證農作物生長在一個健康生態大環境下,從而為人們提供健康的綠色產品。傳統農業在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上存在很多弊端,而低碳農業以技術創新為基礎,具有較強的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以上都表明了,低碳農業是我國農業產業的現代化升級,是保持農業生態平衡和農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國低碳農業的發展原因及意義
1、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
隨著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環境惡化和不合理的經濟結構使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的熱門話題。工業時代的結束,也意味著信息時代的開始,“低消費、低排放、低環境污染”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目標和選擇。一直以來,農業都是我國的基礎性產業,因此農業是否能實現低碳排放直接影響了我們能否實現當前經濟發展的低碳。
2、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我們國家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一旦農業生態因素遭到破壞,如水資源、土地資源、氣候變化等發生變化,都會蔓延至整個國民經濟。就我國當前農業產業的實際情況來看,已經出現了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等現象,因此低碳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和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客觀前提,推廣建設具有環保、節能、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農業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3、有利于提升我國農業競爭力
我國土地資源豐富,是標準的農業大國,然而,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與世界其他主要農業國家相比有著不小的差距。低碳經濟是提高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近些年來,國際上對農產品的認可標準正在提高,我國要及時出臺關于碳排放量等相關政策規定,大力推廣低碳農業,為全球環保減排事業作貢獻。
二、我國財務稅收在發展低碳農業中的現狀
1、缺乏充足的財政投資
這些年來,我國雖然在環境保護方面進行了一些財政投資,但在大多投資項目都集中在城市,在農村環境保護方面的投資份額相對較小,這自然就造成了農業生態環境尤其是農村的保護是很低效的,由于農業生態環境無法得到保障,直接喪失了保證農業低碳環境的良好發展條件。
2、財政支農補貼指向不明確
為了促進農業的發展,我國在不斷增加對農業的財政投入,如直接糧食補貼、綜合農業補貼和多批具體農業補貼等財政政策,但是,與其他產業補貼項目相比,并不具備針對農業生態建設的指向性,加上國家對于低碳農業尚未達到高度重視的層面,這就造成了農民不可避免的忽視了低碳農業,所以,低碳農業一直處于起步甚至發展停滯的階段。
3、稅收的杠桿調節作用發揮不充分
近年來,由于土地資源浪費現象層出不窮,我國農業行業占地面積整體呈減少趨勢,雖然政府已經采取了出臺相應法律法規的措施來保護農業用地,加強土地使用稅征收管理,但因為稅率低、付出代價并不高,中國的整個耕地面積每年仍然一直在減少。盡管我國正在采取免稅措施來推動開荒、固沙和育林,但是因為無激勵和占用田地處罰力度不夠等原因,都表明了稅收在我國低碳農業發展中沒有發揮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三、財政稅收支持我國低碳農業發展的具體路徑
1、政府加大對低碳農業的財政收入
農業作為我國的基礎性產業,一直以來是我國的第一大產業,如果農業出現問題,整個社會就會隨之發生變化,因此農業在我國整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國大多農業的經營組織類型實質是個體農民,很少有私人投資者投資,這導致農業行動者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在經營管理模式上一成不變,并且僅僅依靠每年的農業補貼解決上述問題,以實現可持續農業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就需要國家和政府的宏觀調控,重視在發展初期對于低碳農業進行大量投資,以確保農業財政支持的增長率遠低于農業總增長率,擴大低碳農業財政支出率。
2、建立健全低碳農業的財政補貼體系
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各種農業保險和生態農業補貼。國家長期致力于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工程建設,但速度較慢。因此,針對符合國家農業生態發展和高風險的政府重點關注的農業項目給予充足的財政資金支持;另外一方面,建立地方或農村互助型保險合作社,建立低碳農業專項基金,通過免征和降低營業稅,有效支持低碳農業。
3、以財稅政策促進低碳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
通過調整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結合“三農”進度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促進低碳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已成為一種新型的農業合作模式。在尊重生態原則的基礎上,農民采取統一措施,實行低碳農業下的統一生產模式,統一標準,統一安排,統一品種,統一銷售,促進綠色有機產品的生產有制度和質量保證。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予以扶持,發揮杠桿作用,促進農民合作組織的發展壯大,按照農村管理辦法研究和發展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為低碳農業項目提供稅收優惠,這樣一來,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將促進低碳農業的大規模發展。
總的來說,低碳農業的發展策略不能脫離國家的宏觀調控,更不能脫離政府的財政資金的投入。不管是在技術創新、項目建設,還是環境保護和生態改善等任何一個方面,都需要強有力的材質支持和投資,如果大部分資金投入到低碳農業的建設、低碳農業在國家農業中發揮的作用必會推動我國農業在國際農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加強國家財政補貼,促進低碳農業的蓬勃發展,加上低碳農業的廣闊前景,將有效吸引外部投資,引導低碳農業的多元化投資朝著長期可持續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164700黑龍江省拜泉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