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鵬
摘 要:經濟全球化時代,由于各國之間存在諸多差異,導致國際貿易存在很多風險。分析了當前國際貿易中存在的風險因素,總結了防范國際貿易風險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國際貿易;風險;防范措施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6-0018-01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742 ? ? ? ?文獻標志碼:A
1 ?國際貿易存在的風險因素
從廣義角度來講,國際貿易的風險因素普遍受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和地域因素的影響。貿易雙方在國家體制、經濟背景和文化背景方面存在不同之處,導致國際貿易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素。這些風險因素主要表現為一些不確定因素,可能使支出超出預估成本,從而造成企業投資或貿易失利,形成一定的財務風險和投資風險[1]。
從主觀條件角度上來說,貿易雙方信息不對稱,是造成國際貿易風險因素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信息不對稱,在國際貿易中,進口方處于被動地位,對產品的了解程度普遍較低。出口方可以利用對商品的深入了解,在銷售過程中利用廣告和包裝做到揚長避短,從而獲取更多利潤。這是造成國際貿易風險的最主要因素。通過調查當前國際貿易交易現狀發現,最近幾年國際貿易中欺詐事件頻發。進口方對商品的不了解,導致欺詐事件頻發,對國際貿易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2 ?防范國際貿易風險的有效措施
2.1 ?認真研究市場
開展國際貿易,必須對市場環境進行認真研究。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政策方面相比于發達國家還不夠完善。在經歷了一些金融風波之后,許多企業的流動資金明顯減少,造成投資和融資困難,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
在國際貿易過程中,受資金缺乏的制約,再加上貿易順差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導致我國市場中同業競爭不斷加劇,嚴重影響了我國出口貿易。要避免這些現象,必須對市場環境認真研究分析,對市場環境變化、出口國經濟文化狀況等深入研究[2]。只有充分了解了市場,才能更好地掌握市場規律和拓展市場,才能夠實現與世界各國更深層次的貿易往來。
為了有效避免國際貿易中的風險因素,在進行國際貿易之前,貿易雙方應就貿易對方國家的政治環境、經濟狀況、人文環境、交通運輸、地理優勢、風俗習慣及一些其他不確定因素進行充分了解,對這些風險因素形成深刻認識并有效掌握。在此基礎上,積極制定相應措施和應急預案,從而最大程度地消除貿易風險,促進國際貿易順利開展。
2.2 ?減少貿易壁壘,增進貿易合作
當前許多國家在國際貿易方面仍然設置了過多的貿易壁壘,嚴重影響了國際貿易合作。一些國家發展緩慢、經濟基礎非常薄弱,為了保護民族產業和維護本國經濟穩定,在經濟方面采取閉鎖政策。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是當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應幫助和引導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開展國際貿易[3]。首先,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穩固相對落后國家的經濟基礎。其次,引導他們走出國門、面向世界,積極參與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世界貿易合作。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要積極消除貿易壁壘,大力拓展市場,增進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合作。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國應在國際貿易中帶頭遵守國際貿易協定,抵制國際貿易中的不規范經濟法規和政策。
近年來,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積極實施開放政策,使國際貿易明顯增多。這些國家為了保護民族產業,采取的貿易保護措施也明顯增多,無形之中增加了國際貿易的經濟風險因素。因此,要積極引導和規范他們的貿易行為,減少貿易摩擦,增進世界貿易合作。
3 ?結束語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的形成,國際間的貿易往來越發頻繁。在貿易合作過程中,貿易雙方要認真了解并研究對方各方面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減少貿易風險,更好地促進國際貿易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青蓮,鄧雅林.國際貿易中存在的風險及其防范控制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7(3):145.
[2]普麟舒.我國對外貿易風險現狀分析與對策[J].現代商業,2018(2):161-162.
[3]白翠翠.企業國際貿易風險的預見及管理措施[J].中國商論,2018(1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