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軍含
摘 要:從生態旅游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出發,論述了當前我國在開展生態旅游活動時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優化生態旅游經濟管理的措施,希望能夠提高我國生態旅游經濟管理水平并推動生態旅游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生態旅游經濟管理;重要性;措施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6-0080-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592 ? ? ? ?文獻標志碼:A
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在開展生態旅游活動時,既承擔了保護自然環境的重任,還承擔了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務。生態旅游經濟備受人們的好評,不僅深度挖掘了旅游資源,還促進了經濟穩定發展。但是,在實際生態旅游項目推廣過程中,由于商家無序推廣,使生態旅游項目景區長期處于超負荷載客的狀態,破壞了生態旅游“綠色環保”的特色。為了實現生態旅游活動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優化生態旅游經濟管理體系,實現自然景觀可循環觀賞的目的[1]。
1 ?生態旅游經濟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開展生態旅游經濟管理工作能夠豐富生態旅游項目的推廣形式,滿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可以優化我國整體的產業結構,實現旅游服務貿易等相關產業的優化調整,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創造出新的增長點,促進整個國民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讓人們能夠共享改革發展的紅利。
其次,開展生態旅游經濟管理工作,能夠為國內外旅游者提供跨文化交流的平臺,讓更多游客能夠加入到生態旅游項目活動中,從而加深對該地區經濟文化形式的理解,為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賦予新內涵。
再次,優化生態旅游經濟管理,能夠改變人們對于旅游資源開發的認知。過去開發旅游資源的目的是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對保護生態環境缺乏正確的認知,不僅破壞了當地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還對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質量產生了負面影響。借助生態旅游經濟管理,能夠將保護生態環境融入到旅游資源開發工作中,充分發揮出生態旅游中特有的綠色環保元素,保護生態平衡。
2 ?當前我國開展生態旅游活動存在的問題
2.1 ?生態旅游項目資源開發存在盲目性
在開發生態旅游項目資源時,如果沒有深度調研當地經濟發展情況、自然環境分布狀態及人文特點等,所開發的生態旅游項目資源將存在盲目性。與此同時,在開發新的生態旅游項目時,普遍存在過度追求旅游經濟效益的現象,沒有結合已開發的生態旅游項目建設經驗來設計新的生態旅游項目總體規劃,這種重開發、輕保護的思想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造成了不可再生資源過度浪費的現象。再加上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執法力度不夠,使生態旅游活動變得“不生態”。
2.2 ?對當地的生態平衡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
雖然開發生態旅游項目資源是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但這并不意味著要無序地建設賓館、索道等設施。一些景區管理者沒有把握好賓館、索道等項目建設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平衡關系,使建成的賓館、索道等設施與當地景觀格格不入,這種不科學的規劃和建設,不僅使生態旅游失去了原本的初衷,還對當地的生態平衡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2]。
2.3 ?不重視生態旅游項目地的環境保護
長期以來,受到不合理的生態旅游項目開發理念的影響,我國大部分生態旅游景區的土壤及水源等自然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不僅使得生態旅游活動大打折扣,還對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質量造成了影響。再加上生態旅游經濟管理理念難以與生態旅游活動融合在一起,使生態旅游項目在開發時缺乏科學規劃,不利于生態旅游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2.4 ?未建立系統化的生態旅游經濟管理機制
由于我國特殊的國情,生態旅游項目在開發過程中存在旅游資源產權及使用權分離的現象,再加上尚未建立系統化的生態旅游經濟管理機制,使一些生態旅游項目經營者為了追求更高的旅游經濟效益往往采取粗放經營的方式,這種竭澤而漁的管理方式導致生態旅游項目景區的運營狀況不斷下降,降低了生態旅游經濟管理水平。
3 ?生態旅游經濟管理的優化措施
3.1 ?突出生態旅游項目特色,優化生態旅游經濟管理體系
首先,在開發生態旅游項目時,應當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自然環境及人文特點進行深度調研,切實做到因地制宜。為此,需要全面分析當地生態旅游資源的構成要素,在開發時能夠合理利用當地的旅游資源,從而突出生態旅游項目中環保、綠色等特點,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生態旅游項目的開發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為了能夠有效提升生態旅游經濟管理水平,需要結合當地現有的生態旅游項目總體規劃,以及已開發的生態旅游項目的經驗來制定適合的生態旅游經濟管理機制[3-4]。
再次,生態旅游項目在開發過程中難免會對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為了能夠有效平衡生態環境,應當合理控制生態旅游項目的開發進度和人流量,避免超負荷給生態環境帶來破壞。
3.2 ?引入新型生態旅游經濟管理理念,實現生態旅游項目可持續發展
首先,應當引入新型生態旅游經濟管理理念,實現管理制度層面的有效創新。為此,應當加強生態旅游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工作的力度,通過不定期開展生態旅游經濟專題講座以及生態旅游經濟專題研討會等形式,讓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在學習、交流及反思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從而優化生態旅游項目的管理形式,使其朝著綠色、健康的方向發展[5]。
其次,應當創新管理模式。在優化生態旅游項目時,應當收集、整理以及歸納國內外先進的生態旅游經濟管理經驗,結合當地的生態旅游結構合理選擇相應的管理經驗,并進行優化調整,從而突出地方特色。
再次,應當在旅游產品方面進行創新。在開展生態旅游項目時,還應當加入文創產品的特色元素,促使旅游地區發揮出地方特色,深度挖掘當地的生態旅游資源[6-7]。
3.3 ?提升生態旅游項目整體服務質量
一方面,需要及時更新優化現有生態旅游項目的相關服務設備,在優化時應當考慮到所更新的服務設備是否對景區的自然環境產生影響。另一方面,應當加強服務培訓工作力度,借助優化服務的方式來實現人性化管理,為生態旅游經濟管理賦予新內涵。
4 ?結束語
在生態旅游經濟管理中,應當突出生態旅游項目特色,優化生態旅游經濟管理體系,引入新型生態旅游經濟管理理念。通過提升生態旅游項目整體服務質量為生態旅游經濟管理賦予新的內涵,實現生態旅游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閔成志.試析生態旅游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和相關措施[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3):18.
[2]段明萱.生態旅游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和措施探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1):184.
[3]程杰晟.生態旅游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和措施探究[J].宏觀經濟管理,2017(S1):20-21.
[4]歐鐘慧.循環經濟理念導向的田東九合岑生態旅游園區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24):? ?149-150.
[5]顧婷婷,潘鴻雷.基于博弈論視角的鄉村生態旅游產業園的開發模式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6(20):5-8.
[6]姜晨菡.面向生態農業旅游的協作服務設計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15.
[7]蔡偉.鄉村旅游地居民對發展生態旅游的認知與態度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