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清
摘 要:現階段,我國農業生產已經滿足了人們對糧食的需求,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重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農業植保工作對農產品質量和產量的影響極大,提高植保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基于農業植保工作現狀,分析了農業植保工作在基層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強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農業植保工作;農業;重要性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6-0094-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49 ? ? ? ?文獻標志碼:A
農業生產為我國經濟、社會的良好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質保障,而植物保護則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目前,我國正在不斷加強植物保護工作。隨著認知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使用農藥進行病蟲害預防工作的認識有所轉變,意識到農藥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和生態都極為不利。植保工作應該遵循綠色理念,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前提下進行。
1 ?農業植保工作現狀
我國是人口大國,對糧食的需求量極大,農業生產關乎到百姓的溫飽,因此“三農”問題一直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植保問題一直沒有受到重視,特別是病蟲災害等對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影響極大,而且我國農業植保工作也存在諸多不足之處。
1.1 ?對植保工作不夠重視,思想認知水平較低
我國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在以往的農業生產中,人們只重視增加產量而忽視了植保工作[1]。我國的傳統農業生產基本是靠天吃飯,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水質環境、氣候環境等有很大有關系,植保發揮的作用有限,即使出現破壞植物的情況也無力解決,所以人們對植保工作并不重視。
1.2 ?防治對象不全面,防治方式單一
在以往的農業生產中,病蟲害的防治對象主要是常規作物,如水稻、小麥、棉花等。隨著農業不斷發展,農作物的品種、種植方式等都在發生變化,病蟲害的種類和破壞情況也在發生變化。但我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卻相對滯后,并沒有跟上病蟲害的變化,導致植保工作還在圍繞常規作物進行,缺乏對果樹、蔬菜病蟲害的防治。
另外,我國當前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主要采用化學方法,最廣泛的方法就是噴灑農藥。農藥效果好、見效快,而且在環境保護方面進行了改進,但在農作物上難免會有一定殘留,降低了農產品的質量,使農業經濟效益受到影響。
1.3 ?缺乏完善的制度
我國的植物保護工作本身起步較晚,植物保護工作的落實情況不理想,相關制度和法律法規也并不健全,大部分植保工作基本都是在植物被破壞后才實施相應的解決措施,可以看出我國植保工作制度并不完善。
2 ?農業植保工作在基層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
2.1 ?保障農作物增產
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阻礙生長的因素,而農作物的生長周期較長,在生長過程中作物本身并沒有抵御病蟲害和其他破壞因素的能力,如果不開展植保工作,將會影響農作物的產量甚至造成顆粒無收的嚴重后果。
因此,在整個農作物生長過程中要做好農業植保工作,幫助農民掌握預防病蟲害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預防治理工作,保證農作物良好生長,保障農作物增產增收。
2.2 ?保證農產品的品質
植保工作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能夠提高農產品的產量,還體現在提升農產品的品質方面。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溫飽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因此農產品的品質也就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這就促使基層農業工作人員重視植保工作,并應學習掌握先進的作業技術,確保農作物的產量,并提升農作物的品質[2]。
2.3 ?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是人類發展的基本前提,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保障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農產品為人類生存提供保障,因此農產品的保障工作至關重要。影響我國農產品發展的主要因素是病蟲害,我國應對病蟲害的基本手段就是噴灑農藥,但農藥對農產品的安全和品質影響較大,而且也會破壞生態平衡。尤其是近年來,我國進出口貿易增多,外來病蟲害的入侵也為我國的植保工作增加了難度。合理開展農業植保工作,能夠保護生態環境。在進行病蟲害治理工作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保障農產品綠色無污染,提升農產品的品質,進而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3]。
3 ?加強農業植物保護工作的有效措施
3.1 ?提升預防意識,重視防治工作
在基層農業生產中,要高度重視農作物的防治工作。做好農作物的預防工作,將有效降低農作物的生長損失。農業植保工作的防范措施主要有:制定防治預案,做好物資儲存,確保在災害發生時能夠及時應對;健全對農作物保護的相關監控和上報制度;做好巡查農作物的工作,一旦發現災害要及時上報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合理應對突發災害,降低農作物的損失。負責農業植保工作的相關部門要提高對植保工作的重視程度,做好本職工作,落實各項植保工作政策,并做好日常的植保工作,促使植保工作人員重視植保工作,為基層農業生產中的植保工作提供助力。
3.2 ?利用先進科技,改進植保措施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各個行業都應用了先進科技。在農業植保工作中利用先進科技改進農藥技術,對農作物疫情的控制效果極為顯著。但隨著我國農業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農藥使用不規范,致使土地板結,影響土質,農作物的安全也受到影響,這對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都極為不利。因此,必須借助科技手段,探索新的植保措施,例如基因工程。基因工程主要是針對農作物本身,改變植物結構,抑制植物的有害基因,并迅速發展有益基因,進而實現對農作物的保護。
3.3 ?完善植保制度
農業植保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依靠完善的植保制度,同時也需要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因此,要依據當地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加強對植保工作相關制度的建設,并以法律形式明確制度,也要對相應的法律責任進行清晰劃分,這樣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夠責任到人。
4 ?結束語
基層農業生產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必須加強植保工作,健全植保制度,改進植保措施,提升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促進我國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欣華.淺談基層植保工作如何適應農業發展新趨勢[J].農業與技術,2017,37(7):159-160.
[2]佚名.淺析農業植保工作在基層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J].農業與技術,2018,38(18):157.
[3]譚啟華.基層植保工作如何適應農業發展新形勢[J].南方農機,2017,48(1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