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仙萍
“聽說‘紅色研學線’在家門口開通,趕緊帶孩子來感受一下,發現很有意義。”近日,揚州市廣陵區汶河街道樹人苑社區的尤躍霞老人帶著小外孫女,一邊行走在仁豐里歷史文化街區“紅色研學線”上,一邊不住地夸贊。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汶河街道黨工委整合紅色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串聯打造出具有汶河特色的紅色研學路線——“前進汶河1號線”,讓群眾在互動體驗中傳承紅色精神,讓黨員在潛移默化中受教育、有感悟。圍繞大黨建、大服務、大管理理念,街道黨工委創新“街巷+陣地”載體,打造研學線上的“紅色會客廳”——新時代文昌商圈黨建綜合體。從“客廳”出發,行走在一個個文化古跡、文創工作室串成的“紅色研學線”上,每一條街、每一段路、每一面墻,都能感悟初心。
在阮元家風學堂黨員教育實境課堂,黨員群眾近距離感受阮元清正廉明的家風家訓;走進江上青烈士史料紀念館,向革命先烈“秋山紅葉走征途”的錚錚風骨表達敬意;置身院士廣場,體會揚州中學50多位院士求學報國的時代回響;來到奕間工坊,體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雕版印刷……“通過主題黨日活動、‘五聯十問’特色工作,采取專題教學、實境教學、體驗教學、訪談教學等方式,讓黨員群眾在‘行走的課堂’中實境感悟家風民風社風。”街道黨工委書記牛耕耘介紹。
汶河街道創新“1+1+N”運營和管理新模式,由街道黨工委牽頭,與第三方團隊協作運營管理,協同多個社會組織(志愿者)參與,推出“菜單式”研學套餐,激活了一個又一個“紅細胞”。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崗”“黨員示范崗”,打造一支服務黨員群眾、服務“紅色研學線”的紅色志愿服務隊。為提升“紅色研學線”影響力,專門印發宣傳手冊、豐富講解內涵、建設影像數據庫,開發出了十余款文創產品,并連續6年舉辦文昌商圈雛鷹導游大賽,培育了一支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紅色小雛鷹”隊伍。黨員干部走在“紅色研學線”上,參與“講初心故事、聚先鋒能量”等主題活動,積極“亮身份、樹形象”,增強了對黨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