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艷
【摘要】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地區的經濟條件、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這些地區學生的課外活動較為單一,流于表面,學校以及家長對課外活動的重視不足。針對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社會各界應發揮自身的力量,給予課外活動充分的重視,并加大投入力度,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使他們能夠全面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課外活動;措施
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部分,二者相互作用,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由于農村地區的經濟條件、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這些地區學生的課外活動較為單一,幾乎沒有機會參加各類興趣培訓班。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大部分的課余時間沒有教師的帶領,基本上都在看電視,與同學玩耍,或者幫助家里做農活。也有一些小學生有意識地去培養興趣愛好,但沒有學習的途徑。因此,我們應對學生的課外活動引起足夠的重視,充分分析學生課外活動匱乏的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措施,為小學生提供更加安全、和諧的課外活動場所。
一、農村小學生課外活動匱乏的原因
(一)農村地區的經濟條件、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仍有不平衡的表現,主要是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距較大。農村的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相對滯后,收入水平較低。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經費逐年增加,這些資金主要用于改善硬件教育設施,對于學生課外活動方面投入較少。
(二)傳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對課外活動重視不夠
首先,我國傳統的教育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學生的分數,教學方式通常是讓學生練習大量的習題等,作業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課外時間,學生幾乎沒有時間參與其他課外活動。其次,教師的教學任務較重。由于農村地區的師資力量不足,一名教師兼任幾門課程的情況時常出現,導致教師沒有多余的精力來組織學生的課外活動,使之流于形式[1]。最后,在許多農村小學里,往往只有必考的科目才受到重視,如語文、數學等,其余都是配角。
(三)家長觀念落后,態度消極
家長的觀念與家長受教育的水平有關。在我國農村地區,多數家長的文化水平較低,只注重傳統的應試,沒有意識到培養孩子興趣愛好對其日后成長的重要性。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才有機會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如學習畫畫、樂器等。這種情況是很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農村沒有這些興趣班,需要去省城,路途較遠;其次,費用較高,許多農村家庭不能承受。
(四)相關機構責任意識淡薄
農村各文化教育機構對于孩子的成長過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他們看來,教育學生是家長和老師的義務,沒有意識到自身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五)安全問題
在農村,安全問題也是制約小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我國農村家庭中,基本上一個家庭兩個孩子,有的家庭還是獨生子女,孩子都是長輩眼中的寶貝,出不得一點差錯。而近年來校園安全問題較多,因而學校很少組織課外活動。
二、如何豐富農村小學生課外活動
(一)校方應給予高度重視,合理組織課外活動
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部分。因此,校方應重視起來,將課外活動納入教學目標,指定專人負責學生的安全問題。除此之外,還應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使他們有充足的課余時間參加活動,校方應為課外活動提供場所、經費等。在教育過程中,學校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為學生協調教學資源的橋梁和紐帶。
廣大農村學??赡軟]有多余的經費為學生組織更多的課外活動,但可以利用社會各界的資源。如,現在很多鄉鎮中心學校被定為市級鄉村少年宮,上級也有專款用于添置鄉村少年宮所需設備,利用學?,F有設施在課外及暑假向學生開放。學校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豐富他們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使他們能夠得到全面發展。在農村,由于距離遠,家庭經濟條件差等原因,許多學生無法參與興趣班,課余生活比較單一。因此,學校應當充分挖掘內部資源。鄉鎮中心學校也可以利用鄉村少年宮的資源,將有才藝特長的老師整合起來,用一個下午或兩節課在校內開展全校性的興趣小組活動,可分為校級與年級的興趣小組活動,活動要有計劃,學期結束要有總結,還要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成果匯報展示[2]。學期初,學校公布校級、年級要開展的興趣小組活動,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活動參加,如繪畫、舞蹈、書法、種植、籃球等。這樣一來,能夠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得到放松,培養學生興趣,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
(二)家長應轉變觀念,重視課外活動
首先,家長應轉變觀念,使孩子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豐富他們的課外活動,使他們得到全面發展,而不是只會讀書考試的機器。其次,家長應與學校積極溝通,讓孩子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有條件的家長也可以陪同參加。再次,在課余時間,家長可以讓孩子適量做一些農活或家務,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一項課外活動。這樣不僅為孩子提供了親身實踐的機會,而且培養了他們吃苦耐勞的品質,促使他們全面發展。
(三)社會各界提供支持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歸根結底與經濟條件有關。因此,應該積極發動社會各界的力量,給予農村地區設備、資金方面的支持,如捐贈圖書、體育器材等。社會上的公益機構可以自發組織去農村,與孩子們一起開展課外活動,培養他們的愛好和特長。只要人們充分重視農村小學生的課外活動,真正用心去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一定會使孩子們有一個豐富多彩的童年。
三、課外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正確處理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應將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當作一個整體來看待,二者缺一不可[3]。課外活動的上課場所與特點使它不像課堂教育那樣受拘束,課外活動更加生動,更加開放,可以培養學生開朗的性格,將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定會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二)注重特色的形成
開展課外活動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做到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應選擇一些富有本校、本地區特色的活動進行延伸,堅持開展,形成學校的特色。
四、結束語
農村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課外活動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能使之流于形式,應為校園帶來更多的色彩,為祖國的花朵注入更多的心血,為小學生提供更加安全、和諧的課外活動場所,使他們的生活、學習豐富多彩,使他們的童年充滿歡樂,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能培養興趣、特長,使他們得到全面發展,精神飽滿地走向社會。
【參考文獻】
[1]吳釩.課外活動促進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養成的策略初探[J].小學教學研究,2018(09):94-96.
[2]李萍.讓課外時間不再“糾心”——評《中小學生課外學習與心理發展研究》[J].中國教師,2017(18):88-90.
[3]張冠鋒.基于生活應用視角的農村小學科學課外活動的組織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0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