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以華
【摘要】愛是春天萌發的嫩芽,在微風中舞蹈;愛是秋天收獲的果實,迎風微笑;愛是冬日的暖陽,把冰冷的世界融化。教育,就是愛之花靜靜地綻放,它是一片陽光,是一縷清風,是一首歌,是一篇幸福的詩。作者把“微笑、贊美、寬容、善良、傾聽、信任、等待”化為微風、細雨,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讓他們在老師的關愛下快樂成長。
【關鍵詞】微笑;贊美;寬容;傾聽;信任;等待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對老師既熟悉又親切。老師的善良和慈愛就像春雨,滋潤學生的心田,感化學生的思想,塑造學生的人格。那么作為教師,我們又如何讓愛之花在教育中絢麗地綻放呢?
一、微笑是愛的綻放
老師的微笑如同冬天的陽光,把孩子的心靈溫暖;老師的微笑猶如春風細雨,輕撫著孩子的笑臉,滋潤著孩子的心田;老師的微笑像是大海里的浪花,親吻孩子的小腳丫;老師的微笑是孩子們心中盛開的花兒,永遠美麗[1]。可見,人們對微笑的渴望,尤其是老師的微笑對學生是多么的珍貴。有學生對我說:“我一看到老師的微笑就不緊張了,我最怕老師生氣發怒,發脾氣。”老師的一個微笑,能把學生的緊張感消除,使學生變得輕松愉快。這個微笑是多么有親和力,能把良好的師生關系緊連在一起。經常保持微笑的老師,是樂觀的、自信的、熱愛教育工作的、熱愛學生的,他的微笑能創造出和諧愉快的氛圍。多年的教學生涯告訴我:哪一節課你微笑了,那節課就能收獲教學的快樂;你對哪個學生微笑了,得到“老師好”的問候就更加甜美。有一個學生對我說:“老師,你笑起來真美。”是的,微笑會讓我們愉快,會讓我們樂觀,會讓我們美麗,會讓我們幸福,會讓我們積極向上。它溫暖著別人的心,它點亮了自己的人生,它讓孩子們踏著希望之路快樂成長,使我們的教育永遠沐浴在暖暖的春風里。
二、贊美是愛的力量
贊美的能量是強大的,尤其是學生,最需要贊美。我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談心,不經意時說:“哇,你今天看起來很有精神耶!”“你的進步可不小啊!”“你真討人喜歡,老師都被你迷住了。”……我不僅在言語上表揚他們,而且不定時地在學生的作業本上寫上一兩句簡單表揚的話,如“你的字比以前工整多了”“××字寫得最好看”“你已經掌握解決這類題的方法了”“你有進步啦”……學生看到這些表揚的話語,就會興奮地告訴同學:“你看,老師又在我的作業本上表揚我了。”他那興奮的神態洋溢在臉上,充滿了自信與驕傲。常有家長對我說:“我的孩子今天可高興了,說老師表揚了他。”“我兒子說老師夸他的字寫得最好看。”“因為老師的表揚,這段時間我孩子在家表現得非常好。”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贊美,會變得更加自信,感到自我價值的提升。
一句贊美的話不僅能產生動力,有時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有一次,我在公交車上遇到一個曾經教過的學生,我問起她現在的學習情況。她說:“老師,你知道嗎?當年你教我畫畫時,表揚我那條魚畫得好看,還展示給同學們看,我非常高興。從那以后,我就愛上了畫畫,現在正準備報考美術學院呢!”老師一句真誠的贊美,帶給了學生無盡的關愛,它鼓勵了學生,認可了學生,改變了學生。所以說,贊美是最動聽的語言,是言語中最具有魅力的[2]。是啊,贊美無需成本,老師不必吝惜對學生的贊美,贊美是相互欣賞,學生因為老師的贊美而努力,因為老師的贊美而進步,因為老師的贊美而優秀。老師給了學生真誠的贊美,收獲了滿滿的幸福,又何樂而不為呢?
三、寬容是愛的花香
寬容是寬闊的海洋,容納百川;寬容是遼闊的天空,任憑風云翻卷;寬容是一個人博大的胸懷,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美德、風采。寬容別人就是給人改過自新的機會。小學生的年齡小,還沒樹立正確的是非觀,他們好奇心強,調皮搗蛋,什么都想試試,所以難免會犯錯誤。當孩子們犯錯時,如果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地斥罵他們,他們會好受嗎?因此,寬容就是允許學生在成長中犯錯誤,但寬容絕對不是縱容[3],老師既要允許他們的錯誤存在,也必須加以正確的引導,用溫和的語氣和態度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使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
我班上有個男孩,因為撥弄筆芯,把墨水灑到一個女同學的一件外衣上,弄臟了。那個女同學哭得很傷心。這個男孩意識到自己闖禍了,他主動向我承認錯誤說:“老師,我錯了,我不該只顧玩弄自己的鋼筆而弄臟黃小英的衣服。我知道,損壞東西是要賠的,可是我媽媽賺錢很辛苦,我會把黃小英的衣服洗干凈的,你原諒我吧。”說著,眼淚就撲撲地流了下來。看著眼前懂事的孩子,就是石頭硬的心也被軟化了。于是,我溫和地對他說:“雖然你錯了,但是你能主動承認錯誤,說明你是誠實懂事的孩子,我相信,同學也會原諒你的。”后來,我單獨約了那個男孩談話,指出了他的錯誤之處,也表揚了他的誠實和懂事。此后,他再也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要是當時我大聲責罵那男孩,他能受得了嗎?事后還會發生什么事?我不敢想象。如果我們連一個小孩的一點點錯誤都不能容忍的話,那么我們就會缺少真誠的愛,缺少博大的情懷。寬容是愛的花香,會讓我們的教育閃爍著無盡的光芒。
四、善良是愛的傳遞
善良像美妙的音樂,陶冶人們的情操。老師會因為善良而變得青春美麗。小學生年幼無知,調皮搗蛋,老師應該用一顆善良、慈愛的心去關愛學生,溫暖學生。老師的每一個善舉,就像一縷陽光,溫暖學生;像春風拂柳,給學生送去無盡的愛。有一顆善心的老師,才能引領他們的學生,才能塑造他們的學生。老師用她溫暖的手撫摸著孩子們的小臉,牽著他們的小手與他們一起讀書,一起游戲,一起歌唱;用慈愛的眼睛注視著孩子的眼睛,為他們擦去委屈的淚水,讓孩子們的笑臉更加可愛,更加燦爛。老師在和諧的校園里培養更多善良的心靈,讓善良與仁愛一代代傳遞。
五、傾聽是愛的聲音
(一)常和學生對話
溝通是增進感情的有效手段,關愛學生的老師會經常和學生交流。我的學生都是那些天真可愛的七八歲的孩子。他們把老師視為媽媽、大姐姐,喜歡圍著老師轉。每當空閑時,我總會到他們中去,和他們一起聊聊天,問問他們都喜歡玩什么玩具,爸爸媽媽去打工什么時候能回來,最近都和同學做什么游戲,都喜歡看什么課外書,回家都做什么家務了,今天學了什么新內容,碰到什么困難沒有。表揚他們寫字工整,專心學習,愛動腦筋。教育他們不應該和同學打架,不應該爬樹,不應該隨便丟垃圾。在這樣輕松愉快的交談中,孩子們有什么心里話都會跟老師說。老師走進了學生的心田,了解到他們的內心,學生也能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達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對話能讓師生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增進師生的感情。在與學生對話時,我們都應該靜靜地傾聽與欣賞。就像樂師一樣,如果調準了調,帶著一種分享和陶醉的心態,就能演奏出和諧而美妙的曲子。
(二)耐心傾聽
會傾聽是一個人的素養,是一個人的美德,是心靈的呼喚。我們傾聽花開花謝、潮起潮落、鳥兒鳴叫、蟲語啾啾,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傾聽父母的嘮叨,享受父母的疼愛;傾聽朋友訴說的心事,為朋友解除煩惱。對于學生,我們更需要用靈巧的耳朵傾聽他們的心聲。可是,老師找學生談話、交流時,習慣偏偏是用耳太少,用嘴太多。大家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和學生談話時,有多少時間是學生在說呢?我們不要因為學生是個小孩,就可以不停地批評、教誨、命令,而學生只能呆呆地聽從、認錯、允諾。這樣的教育難免會造成對學生的“誤解”“誤傷”,給學生的心靈留下永遠不能抹去的陰影。
耐心傾聽可以讓老師走進學生的心靈,讓我們的教育奏起美妙動聽的樂曲。
六、信任是愛的動力
每一位老師都對學生充滿愛,那么要怎樣去愛學生呢?怎樣的愛才是真愛呢?很明顯,就是能激勵學生、感召學生向真向善向美的愛。愛他們,首先要信任他們。我們不要認為孩子還小,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會。老師要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鍛煉自己,尋找自身存在的價值。我有個學生叫蘇永超,是個很有靈氣的男孩,可是經常不交作業。有一天,我叫他幫我收作業,他很愉快地接受了我的任務,我用信任的目光看著他,說:“老師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你了,但是要不漏一本地把全班的作業本都收齊哦!”以后的時間里,他不僅認真地把作業寫好,而且按時交作業了。所以,我經常對學生說:“你很有靈氣,相信你能把任務完成。”“相信你能改過來。”“你永遠是最出色的學生。”這樣,學生有了滿懷的期待和信任,得到了老師的愛、老師的鼓勵,他們會主動學習,主動工作,主動創新,主動成長,走出多彩的人生。
七、等待是愛的收獲
花開需要季節,成長需要等待,教育需要耐心。花有不同花期、不同特性;學生有不同性格,各有差異。老師需要保持一顆寧靜的心,對學生滿懷愛心。在對待后進生的轉化上,因為所有的后進生都不是一天就形成的,他們的問題可能是好幾年的積累,我們不要指望奇跡突然出現。但不可否認,奇跡往往是在我們長久地、耐心地等待之后才出現的。不要輕信一次談話、一次機會就會創造愛的奇跡。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學生就像校園里的花兒,既需要園丁的細心呵護,也要經歷風霜雨雪的洗禮,在不知不覺的成長中需要我們耐心等待,不急不躁,終身守望,花兒總會有開放的那一天。
【參考文獻】
[1]粱社華.用愛心去喚醒學生美的心靈——班主任經驗之談[J].新課程(上),2014(10).
[2]陳冬梅.新課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素養與工作技術指導[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5.
[3]喻歡.小學班主任專業成長的敘事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