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徐蕾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召開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示著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在強調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的同時,把人才強國戰略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七大戰略之一,對人才工作進行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明確了新任務。充分體現了黨對人才規律的深刻把握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為國有企業做好新時代的人力資源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新時代的國有企業只有牢抓人力資源供給側及其結構性調整與優化,以新發展理念指導新實踐,更新人才培養的方式和理念,才能不斷提升國有企業人才及其培養和使用機制的質量和效能,激發企業發展活力。近年來,為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大多數國有企業在人力資源工作中堅持圍繞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項需求,扎實開展基礎業務,從企業發展的長遠高度出發,不斷調整和優化各項機制,及時合理地創新人才發展戰略,充分保障了發展需要的人才資源。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新時代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面臨著的嚴峻挑戰,隨著當前改革進入“攻堅區”和“深水區”,在新發展理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經濟建設下,國有企業所占據的傳統競爭優勢正在被迅速弱化。因此,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并將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轉化為提升人力資源工作水平的實踐行動、切實轉化為推動企業穩定增長、高質量發展的服務行動,開啟為國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保駕護航的新征程。
一方面是新時代不斷調整和優化各項人力資源工作機制,激發企業發展活力的現實需求,另一方面是現實工作中人力資源工作在針對性、有效性等方面還存在諸多短板,面對這樣的不對稱性,筆者認為現階段國有企業人力資源工作需要思考以下四方面問題:
(一)如何用知識內核驅動企業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知識在組織內外的傳遞、交流、共享和增值將會成為推動企業發展進步的關鍵因素,唯有先進的知識內核才能驅動企業長足發展,如何有效挖掘、管理知識型員工并將其逐步培養成為企業發展中的中間力量,將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重點。
(二)如何激發員工的能動性創造性。新時代更加尊崇中國傳統文化人本主義思想,以人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思維對國有企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企業需要將人視為企業的主體,需要制定人性化的管理方針,將人力資源真正視為企業在生存、競爭和發展過程中比不可少的重要資源,深化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側重于挖掘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善于集眾志于大成。在這一背景下,如何把人本思想落實在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會成為激發員工活力的重要因素。
(三)如何革新管理的職責權限理念。新時代不僅孕育了知識經濟浪潮,普及了信息化知識,增強了網絡通信技術,對于新時代的職場人而言,也意味著更渴望寬松的工作環境,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隨意地處理工作,青睞于有效率、有價值、靈活的開展工作,更希望能夠以工作團隊的方式,提高效率、增強協作,更熱衷于具體挑戰性、技術性的工作。這就為相對傳統的國有企業提出了除技術創新、變革之外更高的要求,即在企業變革的過程中要格外注重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變革,由于管理模式和管理結構,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更趨向于柔性靈活。
(四)如何應對全球一體化巨大格局。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框架及經濟思想指引下,作為加快國內改革與對外開放的助推器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推動了中國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也帶來了國外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這對于傳統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人力資源市場上不僅有國內企業的競爭,也有國外企業的爭奪,正如經濟領域一樣,人力資源工作領域同樣面臨著全球一體化的巨大格局,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將是發展中必須面對的課題。
(一)以戰略管理為抓手,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傳統的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主要將管理職責聚焦于人力資源、勞資保險等日常事務。新時代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應該打破這種慣性思維,從企業的戰略發展需要出發,提高站位、具備前瞻性,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好戰略謀劃,科學的預測組織在未來環境變化過程中的人力資源需求及供給狀況,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戰略地位勢在必行。一方面,通過知識型人才的培養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組織的發展做好充分的人才資源支持;另一方面,實現從“管理”向“引導”的轉變,優化企業人力資源配置,通過打造尊重人、關心人、實現人的核心價值觀,凝聚職工的核心價值觀,使企業上下同心協力,保持企業基業長青。
(二)以制度創新為抓手,建立以人為本的激勵機制。探索建立與現代企業管理體制接軌的新時代人力資源管理體制,積極推進制度創新,建立健全激發各類人才活力和潛力的管理機制。加快完善激勵機制,在薪酬分配上向一線員工大力傾斜,進一步提高執業資質獎勵標準,切實做好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暢通人才“由下而上”遴選、“由上而下”聚集、“內外互通”的流動渠道,重獎重用各類突出貢獻人才,讓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優秀人才真正脫穎而出。
(三)以管理創新為抓手,持續推動人才選拔和培養。要始終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根本任務加以推進,遵循人才成長的規律,培養優秀人才。一方面,以企業長遠發展戰略和業務發展需要為牽引,優化人才引進和配置,改善人員分布結構,增強人才儲備,進一步完善職業發展通道,統籌安排人才梯隊建設,加強重點人才儲備,力爭做到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另一方面,打造高效、多樣化的教育培訓方式,讓人人都有成長成才、脫穎而出、施展才華的通道,通過教育培訓、實踐鍛煉、重點培養等方式強化人才二次開發,促進人才增才增智。
(四)以創新發展為抓手,立足于經濟全球化視角推動企業創新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企業在經營管理工作中必須立足于經濟全球化視角,全面推動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創新發展,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出發:首先,創新人力資源管理理念,通過轉換人力資源工作的模式,制定全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從而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競爭力。其次,在經濟新常態下,積極借鑒國外人力資源管理先進經驗,全面調整和優化當前的人才結構,提升企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以經濟全球化發展為長遠目標,做好長期人才規劃,不斷吸引并留下優秀人才。再次,憑借先進信息技術,擴展人力資源管理的領域,增強綜合效能,使人力資源管理從傳統的行政事務性工作向效益化、效能化的方向發展,發揮“管人”與“管事”相結合的管理效益。
伴隨新時代宏偉藍圖的徐徐展開,國家的諸多領域已經在傳統模式、理念的根基上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戰略,并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方針和關鍵策略。新時代的國有企業人力資源工作想要又好又快地發展,必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需求,積極探索人力資源管理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全面推進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變革與創新,以充分激發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創新活力,發揮創新潛力,為推動國有企業的全面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