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泰安市泰山票務交通管理處 許靜
檔案是在不同時期形成的各種形式的記錄,包括文字、圖像、音頻等等。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傳統檔案管理方式也逐步信息化。不僅改變了檔案存儲方式,方便了檔案信息的檢索與應用;同時對檔案工作模式、管理方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信息化浪潮是檔案管理工作的一次歷史性變革,對于提升工作質量與成效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檔案信息化建設是提升檔案管理與利用效率的最佳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檔案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有檔案資源信息化程度不足。檔案信息化不僅包括已有電子檔案,也需要將傳統紙質等載體檔案進行電子化改造。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全國僅有60%左右的檔案資源實現了信息化改造,尤其是傳統載體檔案進展緩慢,完全沒有達到信息化建設要求,成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短板之處。
(二)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由于互聯網的介入,檔案安全管理存在風險。調查過程中發現,許多檔案館接入了互聯網,但是相關管理人員卻缺乏一定的安全管理意識。大部分選擇定時更新系統來確保信息安全,卻很少有單位選擇對信息進行加密處理,十分容易導致信息外泄甚至是信息丟失、損害等情況,為檔案安全帶來極大威脅。另外則是在信息傳遞或者公開資源傳遞中,對風險識別不足,導致信息系統面臨危險。
(三)在信息化建設中,檔案檢索質量較低,尚未建立有效檢索系統。在互聯網背景下,人們信息獲取不再處于被動狀態,而是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所需,針對性地進行檢索,極大提升信息獲取效率與質量。例如常見檔案信息數字化系統,往往是建立在統一平臺的基礎上,進而實現檔案的自動篩選、歸集與檢索。但是實際情況中,許多檔案信息化建設不完善,缺乏統一的檔案信息化標準,導致信息檢索過程中出現重疊、效率降低的情況,導致資源檢索技術與已有檔案內容無法順利銜接起來。
在前文論述中,分析了我國檔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信息化程度不足、信息安全意識較差以及檢索應用效率不高三個方面。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保障檔案管理信息化的順利進行。
(一)增加檔案信息化建設方面資金與硬件投入。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過程,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資金以及人力資源、硬件設施來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如下:一是與國家相關部門積極協商,通過建立檔案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的模式來獲得財政資金撥款。二是檔案管理工作是服務于社會大眾,因此可以廣泛發動群眾力量,鼓勵社會資金參與檔案管理工作。另外在人員配置上,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需要建立在專業人才的基礎上,針對檔案管理信息技術人才缺乏的問題,不僅要積極引進專業人員,也要強化對內部人員的培訓,提升其信息技術水平與檔案信息管理能力。在硬件設施投入上,要以檔案資源的信息化為對象,以檔案資源為基礎,基于信息技術和網絡環境進行精細化管理,為社會公眾提供更詳盡的檔案信息服務。
(二)建立檔案信息管理制度,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信息安全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如果缺少安全保障,那么一切信息化建設都將歸零。例如為保障檔案信息資源的準確、完整、真實、有效,可以根據我國《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范》制定檔案信息化建設制度,保障檔案資源的不斷豐富和完善。又如為保障信息安全,要禁止那些未經授予權限的、非法的用戶通過不正當的手段進入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竊取信息。其次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針對信息管理安全問題既可以采用系統加密、數據加密等措施來進行預防。也需要建立針對性的風險識別機制,對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分析,發現潛在威脅因素,做好應對措施,切實保護實體檔案和檔案信息的安全。
信息技術的出現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檔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是大勢所趨,是企事業單位檔案工作提效的必經之路。任何一個行業脫離信息化,就會被時代所拋棄。面對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的不足,必須加強信息化建設資金投入,以檔案實際工作需要為導向保障信息化建設工作、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開展,穩步推進檔案管理工作信息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