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技師學院 鄧 持
就讀中等職業學校汽修專業的學生,大多數是中考落榜生,由于學習成績不理想,很少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因此極度缺乏自信心,不敢大膽地嘗試新事物,對待生活和學習,無法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有些學生甚至自暴自棄,破罐破摔。由于中等職業學校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年齡較小,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正處于形成階段,對自身要求較低,情緒波動較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另外由于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大多數是男生,并且處于青春叛逆期,在家長和老師的批評教育過程中,時常會出現頂撞家長和老師的現象。
作為培養汽車維修技能人才的中職教育,在加強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真正實現中職教育的目的。
職業素養是指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它包含了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和職業態度等諸多因素。職業素養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成為合格企業員工必備的基礎,良好的職業素養對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將來的就業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
職業素養包含了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和職業技能等4個方面。在這4個內容當中,很多學校看重對學生的職業技能進行培養,花費大量的資金引進設備和工具,在教學計劃當中,加大了專業技能學習的比重。然而,專業技能可以通過加強學習、加強訓練獲得,但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習慣是日積月累逐漸養成的,是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容易忽略的內容。經調查顯示,企業在選拔人才的時候更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
中等職業學校汽修專業的學生由于生源比較復雜,學習基礎較差,缺乏敬業精神和團隊意識,用人單位對這類學生頗有微詞。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應密切關注企業的用人需求,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穿插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將職業素養的培養與專業技能的培訓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學校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汽車維修行業有其特殊性,涉及到安全問題,汽車維修過程中稍有馬虎,就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對于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在上崗之前,應樹立“安全第一”的職業意識,培養其工匠精神,養成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培養其職業道德,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中等職業學校也必須要有針對性地修改教學計劃,將職業素養的培養加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之中。
(1)將職業素養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等職業學校汽車維修專業是為企業培養一線汽車維修技術人才。如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是要具有專業技能,還要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中等職業學校應順應企業需求,修改人才培養方案,將職業素養的內容加入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
(2)開展多樣的主題班會活動。發揮主題班會的特有功能,促進良好班風的建設,提高班級凝聚力,增強學生集體意識。通過不同形式的主題班會活動,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工匠精神、集體主義教育,更要通過主題班會,了解每位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品德素質,使學生學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他人、感恩社會。
(3)組織各類主題演講活動。為提高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凈化校園育人環境,開展多樣的主題演講,督促學生參加,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在教學過程中嵌入職業素養教育。中等職業學校汽車維修專業正在進行一體化教學改革,實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企業實際工作任務為載體,注重學生學習過程,注重校企合作。在一體化教學的過程中,嵌入企業文化和職業素養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工匠精神,在汽車維修技能的學習過程中,以企業標準來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體驗將來工作的氛圍和工作流程,提前適應工作崗位。
中等職業學校汽車維修專業是專門為汽車行業各類企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為提高學生就業率與競爭力,中等職業學校應注重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因材施教,制定合適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才能夠打造出符合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