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陜西省商洛學院 金曉紅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發布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的決議,其主旨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彪S后“世界讀書日”的理念在我國全民閱讀推廣的具體實踐中,逐漸走向不斷中國化的道路,“全民閱讀,書香社會”提高國民素質的人文理念愈來愈深入人心。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優良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思想根基和精神命脈。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促進國家民族認同、凝聚人心,激發民族意志。高校學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是實現中國夢的生力軍,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知識能夠使他們尊重和感謝為中華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可以提高他們的人文修養,堅定他們的文化自信,培養他們的理想和信念。除少數學校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而將他們其納入通識課范疇之內,只有人文社科專業擁有和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課程設置,而其他專業的高校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感知基本上屬于個人隨意閱讀行為或不閱讀行為,高校圖書館中國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將致力于彌補這一欠缺,履行高校圖書館對教育教學的輔助功能,為高校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提供系統化幫助,其意義深遠。
為提高高校圖書館中國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效果,首先應優化、完善與傳統文化相關的館藏資源,提高讀者對圖書館館藏傳統文化相關書刊及數字資源的滿意度,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利用各種閱讀載體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傳統文化有著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主要有思想文化、民俗文化、歷史文化、傳統文學(包括古文、古詩、詞、曲、賦)、地域文化、宗教哲學、曲藝、國畫書法等等。傳統文化的大部分內容以書籍形式保存,一書在手有一種人文情懷,但僅憑對紙質圖書的懷舊情感,無法完全吸引現代學生讀者,所以要立足傳統人文,兼顧數字,創新中國傳統文化的館藏資源建設。加強對地方特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戲曲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影音數字資源建設,以直觀途徑幫助學生獲取傳統文化知識。
閱讀空間是組成圖書館的要素之一,營造人文氣息濃厚的閱讀氛圍和借閱環境,打造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溫馨愉悅空間會吸引讀者回歸圖書館,從而有效促進高校圖書館中國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館藏的影音數字資源建設,各種設備及影音播放室、多功能廳等硬件設施成為必備條件。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圖書館空間裝修布置、融入相關網頁建設,融入工作思維,從而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的內容之中。
書目推薦和閱讀引導是高校圖書館進行中國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的重要環節。高校圖書館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主要對象也是教師和學生。高校圖書館在中國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中必須充分利用高校得天獨厚的知識資源和人力資源,高校圖書館薦讀應該是將傳統文化專業教學及研究的實力派教師薦讀、校外名家薦讀、優秀讀者薦讀、傳統薦讀相結合的一種有效薦讀,能夠幫助讀者選擇盡可能好的閱讀資源,增強閱讀導向功能。有高校專業教師和優秀學生讀者參與的專業性、權威性書目推薦可以把無效推薦變為有效推薦,讓讀者產生實實在在的閱讀行為,而不是流于形式。
高校圖書館中國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只有“活動”起來才能激發讀者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才能讓讀者出于自愿將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持續性終身性的閱讀學習內容。一般來說活動的策劃需要三個主要階段:活動策劃、活動和活動評價?;顒硬邉澥呛诵模ㄖ贫ɑ顒又黝}、活動項目、任務分配、責任人、活動方案等。
高校圖書館中國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活動策劃首先從開始經典閱讀開始,以古文、古詩、詞、曲、賦等文學經典為活動主題。經典的閱讀本身具有一定難度,其內容多關乎心性修養,與具體知識無關,在閱讀功利性的現代社會會很容易被遺忘,因此,對于經典,圖書館更要承擔起傳播的職責,舉行經典展評、經典導讀、閱讀體驗等活動,讓經典活起來,吸引讀者了解經典閱讀經典。經典閱讀活動的形式盡可能多樣化,可以是中華優秀古詩文誦讀、吟唱,也可以是翻譯、改寫,還可以情景表演。主題活動前期以宣傳推介吸引讀者積極參與,活動過程中以精彩怡心留住讀者腳步,活動結束后以獎勵表彰激勵讀者前進。
高校圖書館中國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活動策劃應立足于民俗文化、時令節氣、節日慶典等主題。此類活動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容易吸引讀者參與,具有可操作性并可以年年持續進行。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歷法獨到之處,是農耕社會指導農事的經驗積累和智慧結晶,就節氣這一主題,中國古代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多少至今傳頌著的名語佳言。此類活動可安排讀者閱讀與節氣相關的文字記載,理解熟知與節氣相關的自然知識、農耕知識、文學知識等,充分發揮學生社團以及讀書會的作用,著古裝行古禮重現部分場景和儀式。當情人節、愚人節、圣誕節等西方節日悄沒聲息就流行起來的時候,中國傳統的民俗節日在青年人當中更是應該復興起來,花朝節踏青、端午節繡香囊、包粽子,七夕節乞巧、中秋節拜月、詩文朗誦、行飛花令,曲水流觴等風雅的傳統游戲傳統儀式將在傳統文化閱讀和主題活動的過程中逐步清晰起來,優秀的傳統文化將被傳承發揚代代相傳。
高校圖書館中國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活動策劃還可以把中華武術、中國古樂、地方戲曲、曲藝雜技、國畫、書法欣賞作為活動主題。這一主題活動的流程安排:首先在欣賞某個項目之前組織讀者進行充分的相關閱讀,隨后組織讀者聆聽或觀看影音視頻資料,也可以邀請校內美術、音樂、體育專業師生現場進行表演,還可以邀請校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進行展示等等,最后互動交流聽后感或觀后感。因為有了前期的閱讀,讀者在欣賞到過程中將會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這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瑰寶,在瞬間就能激發讀者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讀者堅定對中國傳統文化閱讀和學習的信心。
羅素曾經說過:“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若能夠被全世界采納,地球上肯定有比現在更多的歡樂和祥和?!敝袊鴤鹘y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精神財富的傳承,它為國人提供立身處世的行為規范以及最終的精神歸宿。高校圖書館中國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應走向常規化系統化,對此高校圖書館應該加強對閱讀推廣人才的崗位培訓、業務進修、促進館員知識素養提升方能有效保障高校圖書館中國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工作持續穩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