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 西安文理學院
高校體育教學時引入人性化教學理念,有助于落實“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尊重大學生的個性,強化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大幅度提升大學生身心健康。就目前情況來說,人性化教學理念并未落實下去,無法滿足大學生個性化需求,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
人性化教學,即高校各個領域落實“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尊重學生學習自主權,豐富教學多樣性與服務性。其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尊重大學生個性化發展。傳統教育方式主要為灌輸,并未尊重學生個性選擇與發展,人性化教學則可以推動大學生個性化發展;提升教師服務意識。課堂教學中落實情感執教,并對大學生心理進行主動探索,掌握體育運動量與強度。
人性化教學強調教學過程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強調培養學生主體意識,整個教學過程中圍繞學生身心健康進行,創造條件讓大學生參與到體育教育活動中,全面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逐步養成體育意識,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體育教師作為組織與策劃教學過程的人,教師主觀能動性發揮多少直接對教學質量產生影響。教學人性化針對大學生人性化,同時也包括教師的人性化,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高校體育教師教學過程中,要以平等的方式看待每一位學生,并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性,全面貫徹新課程理念,使得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體育課堂上“學有所得”。教師要正確看待體育學科,明白學生學習能力與差異性,并接收這種差異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引入合適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第一,教師深入研究與分析體育教學理念,全面了解學生身體素質與技能掌握情況。每個學生在不同的體育項目上會有不同的基礎呈現,既要重點關注表現突出的學生,也要細心觀察基礎較差的學生,要看到這些學生身上可挖掘的潛能。體育項目上暫時后進的學生也許具有較好的溝通能力、觀察能力、模仿能力等。
第二,教師們應擁有陽光心態,用一種更積極、更主動、更樂觀的看法、態度和行動對待生活。當人們在遇到煩惱時,我們不應該放任煩惱的增加,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我們要用堅強的心態去迎面煩惱;用樂觀的態度把問題以大化小,一小再小,直到把問題最小化。
傳統的體育教學里,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的,他們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很威嚴莊重的,在某種意義上學生會對他們有一定的畏懼心理。所以如果教師想和學生有良好的互動和溝通,就必須先將他們對于自己的畏懼心理消除掉,讓他們認為教師和學生在某些方面上來說地位是平等的。要想真正實現以上的目標,教師就必須要更加和藹親切的去和學生們相處,縮小彼此之間的距離,更好地與他們溝通。
如果這樣做,就會讓學生們感受到教師的親切,這樣他們就會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進而有效的提升師生互動的效果,才能更好的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展開。因為學生的體育水平不一,以及學生的體育素養還有性格等都大不相同,差別較大。針對這一問題,教師也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來幫助高校生們進行更好的體育學習。所以在和學生們進行溝通時,要注意一定的策略。要根據學生的需求以及差異進行分析,然后對他們采取不同的溝通方法。簡單的來說,就是將高校生分為善于溝通和不善溝通這兩個大層面。可以讓那些善于溝通的學生們來輔助自己與另一批學生進行更好的溝通,通過他們的幫助來達到與其它學生加深溝通的效果。
實施人性化教學的考核評價時需將結果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即把學生的日常課堂表現和期末的考核結果相結合。具體操作時可以在教學活動的某一練習單元結束后,實施過程性評價,而過程性評價可采取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及學生自評的方式,通過該過程性評價可以有效督促大學生繼續努力學習。
在學期結束時對大學生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提高程度再次進行評價,并將前期的過程性評價和課程結束時的結果性評價相結合,努力實現評價考核的全面性和客觀性,同時增加評價過程的公平和透明度,使每個大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信息反饋是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評價完成之后應該及時進行反饋,只有讓評價者認識到自己教學工作中的優勢與不足,才可以進行改善,真正提高能力水平和教學水平。還可以比較評價者的結果,讓評價者互相學習,不斷完善自己,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高校體育教學中落實人性化教學理念,要選擇合適的切入點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幅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健全大學生人格,推動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其順利走上工作崗位的基礎。希望通過本文論述,為類似研究提供借鑒,推動我國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