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紀軍 桂林理工大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少數民族的聚居地,該地區的少數民族數量多達十余個。少數民族長期在該地區的生產生活,使得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眾多。但從當前的現有研究結果和統計數據發現,大部分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正在逐步流失,僅有一小部分被傳承和保護了下來。針對這種情況,以傳統民族體育產業的發展來實現對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工作必將成為一條可行之路[1]。
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在今天依舊處于初期的探索階段,還不夠成熟。為解決這一問題,則需要就現階段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進行剖析,主要是從機遇和困境方面著手。站在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得出的結果必然也更科學[2]。
抓住機遇是體育產業發展要把握的命脈,特別是對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更要抓住發展機遇,平穩渡過前期的發展“陣痛”,而后進入到發展“快車道”。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在經歷了“十二五”的快速發展,進入到“十三五”期間依舊保持穩定的發展勢頭。至今,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各類民族傳統體育資源的開發,也為本地區的體育旅游產業個性化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廣闊的發展空間,極具潛力的發展前景,都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進步提供了新思路。
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正在平穩發展,但也要看到平穩背后的“波瀾”,對于這些困境,要做到有效應對。其一,可參考經驗缺失。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由于正處于起步的發展階段,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在現階段的發展中還缺乏可參考的發展經驗,導致發展步履維艱;其二,在旅游業發展“炙手可熱”的今天,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與旅游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旅游業的發展本身依賴于游客,宣傳是吸引游客的主要方式,但目前有關于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旅游的宣傳力度明顯不足,很難吸引更多游客前來。
由于廣西少數民族眾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豐富多元,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存在于廣西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多達150余項,并且分為不同的類別,但大多都是以祭祀和文化娛樂為主,這些項目作為少數民族體育發展的精華,如何有效傳承和創新開發是關鍵點,也是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3]。為達到該目標,則要形成以文化特色為核心的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發展模式,從而為產業發展注入靈魂,并結合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核心,共同發展,放大文化特色。
新時代背景下,旅游產業實現了快速的擴張,并且逐漸呈現出個性化的形態。對于少數民族地區,要充分挖掘本地區民族體育的固有特色,并將其開發為特色產業。例如針對一些文化娛樂類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則可以將其融入到旅游產業體系當中,成為當地特色的一個旅游活動,使得人們既能夠在旅游中感受到本地區的風土人情,也可以對這些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有所了解。深度挖掘和發展體育旅游特色產業,為產業規模的形成打下基礎。
想要更多人了解和認識到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則需要依托宣傳的優化,發揮出宣傳作用與價值。在未來的發展中,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要依托已有的宣傳資源,拓展更寬廣的宣傳渠道,不僅僅局限在本地區,更要將體育產業的優勢向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輻射,從而以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根基,展現出本地區的文化特色。各部門可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傳播便捷特性,將本地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搬上熒幕,利用電視媒介實現最基礎的宣傳。同時,本地區的新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抖音短視頻等等社交工具,集中力量做好民族傳統體育的有力宣傳。
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本身一個漫長的過程,長效機制的建立是保證其穩定運營的關鍵所在。為此,則需要依托多領域,形成聯動并最終為傳統民族體育產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一是要推動民族傳統體育進課堂。廣大青少年對于民族傳統體育的認知和理解,對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展現傳統體育文化魅力的關鍵所在;二是要緊隨全民健身的發展步伐。全民健身運動如火如荼,將傳統體育項目作為健身的主要項目,必將吸引更大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展現出本民族的特色,擴大影響力;三是大力發展體育旅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依托體育旅游是發展之本,這也是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核心[4]。
總之,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要以特色發展為前提,以文化為根基。本研究從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著手,對機遇和挑戰展開分析,并從多角度提出可行性的方案和計劃,使得廣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與體育產業實現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