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如佳 中南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孟思雨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文化路小學教育集團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年人的健康成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勞動衛生制度,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強調促進學生體質的正常發展,提高身體素質,協調形態發育和功能發展,以及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有助于促進對社會健康的新認識;有利于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有利于減輕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負擔;幫助學生實現健身目標;有利于監測和及時反饋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激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相關部門和學校的管理。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青少年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有關學者的關注。經過四次全國體質健康測試,我國青少年肥胖率較高,整體身體素質較差,情況較為嚴峻。雖然還存在著營養不良的學生,但是超重率、肥胖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同時反映了肺功能的肺活量下降。在《體育健康觀念與中國學生健康狀況》中,分析了高中生的視力、身高等指標,表明中國學生的健康狀況不符合現行標準。
通過對文獻進行整理和分析發現身體健康已成為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國內外學者對體育行為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高校大學生的身上,極少涉及中學生領域內。同時,在“陽光體育活動”實施的背景下,以初中生體質健康現狀作為調查對象的研究還比較少,因此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空間。本文將從科學的角度研究湖北省恩施州四所中學中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同時對拓寬相關領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本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州4所中學學生身體健康狀況為基礎。涉及初一10個班級、初二9個班級、初三9個班級的所有在校生。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室、互聯網、電子期刊等,查閱有關恩施州中學生體質健康等方面的文獻資料,為論文的撰寫提供理論支撐。
2.調查法
對學校進行實地調查,了解學生體育活動的現狀,并獲得中學生體能測試的數據。
3.訪談法
通過對學校體育教師的訪談,獲得了與學生身體健康相關的體育課程,課外體育活動和課外體育訓練等信息。
4.數理統計法
通過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對調查的信息數據采用Excel進行處理和分析,使結論更加科學、準確。
2018年參加體測的學生一共有2066人,其中男生1297人,女生769人。總的來說,大多數學生都處于良好和及格分數,從人數的比例來綜合評估樣本數量,被測學生中,優秀人數84人,優秀率為4.07%;良好人數673人,良好率為32.57%;及格人數1182人,及格率為57.21%;不及格人數127人,不及格率為6.15%。
通過2018年被測中學各年級體重百分比指標表顯示,學生的體重百分比指標大部分控制在 正常值內,但每個年級都有低體重,超重和肥胖的學生。一年級的低重量率高于二年級和三年級,達到8.80%;而初三年級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初一和初二年級,分別達到15.36%和7.81%。
通過2018年男生各項體測成績達標率表顯示,男生除去引體向上不及格率比重較大以外,其他項目均是及格率占較大比例。優秀率比重較其他項目明顯大的項目是50米跑和肺活量,分別為26.03%和32.86%。不及格率比重較其他項目明顯大的除了引體向上占以外,還有1000米跑和立定跳遠,分別為25.75%和13.09%。從以上數據分析可知,大多數男生手臂力量較弱,部分男生的速度耐力素質和腿部爆發力素質較差,但也有部分男生的速度爆發力和肺活量較好。總體來看,各項成績達標率除引體向上以外,基本上處于及格率水平,因此有必要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尤其是手臂力量的鍛煉。
通過2018年女生各項體測成績達標率表顯示,女生每個項目均是及格率比重最大,優秀率比重較其他項目明顯大的項目是肺活量,為37.15%。不及格率比重較其他項目明顯大的項目是800米和立定跳遠,分別為16.89%和13.70%。從以上數據分析可知,大多數女生的肺活量較好,部分女生的速度耐力素質和腿部爆發力素質較差。總體來看,各項成績達標率基本上處于及格率水平,且達到良好率水平的也較多,但還有待加強身體鍛煉,爭取保持及格及以上的達標率平穩增長。
透過以上數據,我們得知被測學校學生綜合體測等級大多數人處在及格檔上,體重百分比指標中還存在少數低體重、超重和肥胖的學生,特別是在三年級,超重率和肥胖率更嚴重;此外,還需要加強學生的耐力素質,上肢力量和腿部爆發力,特別是男孩的上肢力量相對較差。
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如下:
1.沒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鍛煉習慣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當代中國青年的文化生活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也改變了年輕人的休閑形態。在互聯網時代,青少年更喜歡從網絡中獲取信息和快樂,容易沉迷于虛擬世界,發展成網絡成癮。網絡游戲,手機閱讀和線上聊天已成為青少年的主要休閑方式,導致久坐不動的靜態生活習慣。
2.運動場地,設施和設備有限,體育課程單一
體育場館,設施和設備是學校體育發展的必要條件。據實地調查了解到多數學校目前并沒有標準的田徑運動場,體育課形式較單一,教學內容主要以田徑為主。這不僅會導致學生厭倦學習,也不能滿足學生對體育教育的多樣化需求。學生在體育課上的大部分熱情來自于愛好,許多學生仍然缺乏對體育的正確理解。根據調查結果,有29.50%的學生在體育課上花費不到20分鐘。在20—30分鐘的學生有48%,只有22.5%的學生在30分鐘以上,高達58%的學生認為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是為了應對考試。
大多數學生及家長不會像主要科目一樣重視體育成績,對體育課程的高分追求不明顯,也沒有太強烈的進取心。加上文化課老師會經常在月考、期中考和期末考試前占用體育課,從而出現了重文輕視體的現象。
3.學習負擔過重,沒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由于我國高考人才選拔模式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對年輕人“考試”的壓力并沒有減少,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變得越來越嚴重。這種壓力最直接的表現是學生的睡眠時間嚴重短缺,學業負擔沉重。睡眠是少年發育的主要途徑,睡眠不足和深睡眠時間短的話,會嚴重影響新陳代謝,這會給學生的健康帶來危害。
體育場館設施和設備對學校體育的發展至關重要。地方政府應增加對學校體育資金的投入,以確保資金的穩定和持續增長。學校還應充分調動各方的力量,通過各種渠道籌集學校體育資金,滿足學生體育鍛煉的需要。另外,體育教師還應充分利用現有器材的多種功能,并確保課程盡可能多樣化,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并促進他們的身體健康。
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如果僅靠每周幾節體育課來改善,其效果肯定差強人意。因此,促進學生積極參加校外體育活動是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學校可以開設風格興趣班,一方面,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多才多藝,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它可以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緩解學習壓力,有效利用業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傳統體育課中類型單一的操課枯燥無味,久而久之令學生厭倦。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體育教學方法也應該進行改革和創新。現如今,游戲已成為體育課中的一大重頭戲,不論是小學還是大學,體育課中都常設有游戲環節,體育游戲不僅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而且充分激勵學生。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充分利用學校體育器材,設計新穎的體育游戲來做準備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同時學生的情感是影響體育教學最為明顯的因素。面對廣大學生,要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學習發展,就必須實行因材施教的原則。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了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使每個學生的優勢和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營養保健學這門課程在大學里比較常見,但在中學里幾乎很少開設。一方面能夠使學生了解到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和成分,學習到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食譜;另一方面,在課堂上,師生互動探索,縮小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又驅散了學生在文化課程中的疲憊,使其身心得到放松。最主要的是通過課程學習,使他們了解不良飲食習慣對身體的危害,并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保障其體育鍛煉的時間,并保證優質體育教育制度和條件。學校應進一步完善教師評估體系;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家長還應樹立正確的孩子才能觀,注重孩子的整體發展。
作為民族地區學校應充分挖掘和組織廣泛推廣的民族傳統體育,如土家族擺手舞,肉連響,蹺旱船等項目。這不僅可以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可以使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
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為我們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和保持青少年的健康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解決當前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要提高湖北民族地區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需從加大體育經費投入力度,設立文體興趣班,改進體育教學方法,積極努力營造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健全檢查監督制度,真正履行改善青少年身體健康的歷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