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龍 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
拉丁舞的起源追溯起來相當的復雜,它的每一個舞種都起源于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背景、歷史和發展歷程,不過其中絕大多數都來源于美洲地區,而它們又是三種文化的融合體。
早在16世紀的時候,歐洲的征服者們為了得到充足的勞力而把大批的非洲黑人進口到美洲大陸,到了17至18世紀,來自這三個洲的文化已在美洲大陸上逐步融合。舞蹈作為中下層人民的主要娛樂方式,自然也充分體現出了這種文化的融合,而且隨著后來歐洲宮廷舞蹈元素的流入,這些民間舞又有了進一步的規范、衍變和完善[1]。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人將這些舞蹈傳播到世界各地,特別在歐洲廣為流行。隨后,歐洲人對這些民間舞蹈又進行了規范和加工,終于在1960年將拉丁舞列入了世界性比賽,并將其分為倫巴、桑巴、恰恰、斗牛、牛仔五種,對它們的舞步、節拍等各方面也都有了統一的規定。
古巴是拉丁舞和拉丁音樂的發源地。最初,拉丁的音樂和舞蹈是人們慶祝勝利或豐收的一種表達方式,后來漸漸發展為年輕人相互表達愛慕之情的一種方法。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拉丁舞曾因為動作過于熱情、表達情感過于直率又沒有任何約束而受到排斥,但這并沒有影響到拉丁舞的發展,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終使拉丁舞風靡世界[2]。
20世紀90年代拉丁舞傳入中國,以其獨特的舞蹈特點,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流行和發展起來,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中國大部分高校也開始慢慢引進拉丁舞作為公共體育選修課來滿足大學生學習的需要。但是因為我國起步較晚原因相關專業的教師不足,場地設施不全和思想觀念落后等原因。拉丁舞在高校開展的并不是很順利。
目前大部分高校配備的專業拉丁舞教師占比很少,大部分學校只有一名專業拉丁舞教師,很難滿足一個高校學生的學習。還有些學校并沒有專業的拉丁舞教師,都是用相關專業教師來進行授課。比如:健美操、啦啦操、和瑜伽教師等。這樣的師資只會讓拉丁舞在高校開展很難,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很大的影響。拉丁舞本就是一項新型的體育項目,沒有專業的教師進行指導很難體驗到拉丁舞的樂趣。高校學生學得不專業也很難培養出相關專業的教師,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目前全國范圍內開設拉丁舞專業的院校也比較少。除了體院,也有些綜合大學開設了這一專業,但是這些學生還是無法滿足全國高校的需求。
拉丁舞因為其運動特點的原因,它的很多技術動作都需要腳掌和地板形成接觸并從地板進行借力,在地板上做出高速的滑動和旋轉。這就需要地板比較光滑且具有抓地力,所以專業的拉丁舞場地不同于其他舞蹈需要比較專業的木質地板才能夠發揮最好的效果,同時木質地板具有一定的彈性能夠保護舞者的腳踝和膝蓋,但是大部分高校并不能夠提供專業的場地,很多高校的上課場地都是在操場或者一些橡膠場地。因為拉丁舞這項運動男女舞伴都是需要穿高跟鞋進行運動,沒有合適的場地學生練習和學習的積極性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項目,大部分學生在上大學之前都是零基礎。而拉丁舞又是一項比較難學的舞蹈,尤其前期學習基本功,比較枯燥泛味。如何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其選擇這一課程是一個難點,同時想要體驗到拉丁舞的樂趣也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才能夠入門。而大部分高校的選修課程都是一個學期30個課時左右,這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剛剛入門,度過了枯燥乏味的階段,課時就已經上完了,這會讓很多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
提到拉丁舞這一項運動,大部分人都會認為這是一項女性運動。對于不了解拉丁舞這項運動的人來說,讓其接受這項運動是一個很很難工作,尤其是男同學。大部分男同學都會覺得拉丁舞是一項女性運動,讓他們去選擇這項運動也是很艱難。但是拉丁舞是一項男女雙人運動,最具魅力的地方就在于雙人之間的默契配合,就類似于雙人花樣滑冰一樣。如何通過各方面的宣傳讓更多的男生參與進來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一個好的教學模式會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反之則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作者本人就是一名在高校工作的拉丁舞教師,通過自己了解和總結的一些經驗和大家探討一下關于拉丁舞在高校的教學模式。
拉丁舞在高校中大部分往往是以一門體育公選課出現,而拉丁舞卻不能完全按照我們的體育課程上課的方式來進行,畢竟它也是屬于一項藝術。而有很多不是很專業的拉丁舞教師就把它作為一門體育課來上。這樣的上課方式會顯得不倫不類,當然也有一部分高校是把拉丁舞放在藝術選修課上來進行,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講解師范,學生觀察模仿。然后進行糾錯改正逐步讓學生學會這項技術動作,這種教學模式放在高校有很多地方也是不合適的。比如最簡單的就是這些選修課的人數較多課時較少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很難學會技術動作,讓學習者對于拉丁舞失去學習的興趣。
有些學校的拉丁舞教師是專業院校畢業,對于拉丁舞也是很專業。教學方法完全照搬自己讀書時候所學習的那一套理論。這樣的教師是很少一部分,但是也是有的。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是不是真的適合普通高校的學生呢?我認為是不合適的,首先公選課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零基礎學習,可能根本無法理解這種教學模式。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練習會讓大部分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其次公選課的學生大部分選這門課都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學習的,并不是要向專業學生一樣以后需要用這門課所學習到的東西來就業的。最后專業教師一般對于學生的要求都是比較嚴格的,各項技術動作都力求做到最完美,最規范才會繼續往下講別的技術動作,對于僅僅有一個學期的課時的學生來說可能一個學期還不能夠學會幾個基本步伐就結束了,這樣就會讓學生無法通過這門課獲取他想要的樂趣,自然就不愿意選擇這一門課程了。
這一種教學模式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很多高校教師都會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就是把拉丁舞進行簡化或者進行和別的專業進行融合,比如:交誼舞拉丁、有氧拉丁、拉丁操等。這些都是根據自身所在院校的情況進行改編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僅是拉丁舞,很多學科都有這樣的改編。把拉丁舞的技術動作進行簡化處理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很快的學會,并跟上音樂進行舞動起來,也不需要很專業的場地就可以進行。也有些老師會把拉丁舞里面的技術動作和健美操和啦啦操進行融合,這樣就會讓枯燥的拉丁舞基本功的學習變得多樣化,趣味性強一些,同時也會讓學生學習興趣變得更高一些。這種教學模式也是目前很多高校老師都會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
綜上所述,拉丁舞在高校開展范圍越來越廣同時面臨的問題也有很多,需要通過各方便不斷的改進才能推動拉丁舞在高校的發展。比如:有條件的高校開始在體育學院開設拉丁舞專業,培養更多的專業老師來滿足社會的需要。相關高校領導能夠重視這一項目,體育局每年舉辦的運動會能增加這個項目,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同時也慢慢的改善學校的場地設施,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來解決費用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專業教學模式進行相結合,進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先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然后就可以慢慢的抽出一些優異的學生進行專業培養,可以在各個高校成立相應的協會,然后再由學校專業的拉丁舞教師成立校拉丁舞隊,從各個協會進行選拔一些優秀的學生去參加比賽,從而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讓拉丁舞在高校快速穩定的發展,慢慢提高我國拉丁舞水平拉近我們與國外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