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紅 張孟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秦皇島市第一醫院師資隊伍結構的現狀,分析了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對提高臨床教學積極性,加大教學經費投入,改革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建立完整的臨床師資考評手段進行了思考和探討。
【關鍵詞】臨床教育;附屬醫院;師資隊伍建設
近年來,中國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關注與支持[1]。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旨在發現醫學院校在進行醫學教育時存在的問題,提出指導意見,幫助醫學院校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持續改進。附屬醫院作為醫學院校的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醫學院校的教育水平,其中附屬醫院師資隊伍教學能力的差距則直接影響到醫學生的學術和臨床能力。因此,明確附屬醫院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反思,持續改進,是臨床醫學專業認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秦皇島市第一醫院通過對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反思,結合多種途徑進行實踐,保證臨床教學工作的質量。本文對該院師資隊伍結構的現狀、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該院實施的多種途徑進行分析,探究附屬醫院師資隊伍建設。
一、附屬醫院師資隊伍結構現狀分析
該院始建于1948年,是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2005年正式開始承擔本科教學工作,設立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20個二級學科教研室。目前共有臨床帶教老師424人,其中理論課授課教師114人。
(一)年齡結構分析
由表1可見,該院臨床帶教老師以年齡段35-55歲之間的醫師為主,占總人數的88.9%;其中年齡段在35-45歲之間的中青年醫師所占比例最多,為56.1%;各教研室臨床帶教老師的年齡結構與總體相符。該院的臨床帶教老師年齡結構決定了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是該院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
(二)學歷結構分析
由表2可見,該院臨床帶教老師以碩士研究生和本科學歷的醫師為主,占總人數的87.7%;其中碩士研究生學歷的醫師占38.4%,本科學歷的醫師占49.3%;各教研室臨床帶教老師的學歷結構與總體相符;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在編醫師中,未參與到臨床帶教工作的碩士研究生學歷的醫師比例占66.7%。
(三)職稱結構分析
由表3可見,該院臨床帶教老師全部由獲得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的醫師組成,其中高級職稱的比例最高,為77.4%;具有雙職稱的臨床帶教老師共計68人,占16.0%;各教研室臨床帶教老師的專技職稱分布與總體相符。
結合表1、表2、表3可知,具有初級、中級職稱同時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35歲以下的青年醫師人數在在編醫師總數中所占比例超過了三分之二。由此可見,加強對后備師資的培養是該院師資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
二、附屬醫院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臨床帶教老師教學積極性較弱
臨床教師不僅要承擔本科教學任務,而且在臨床工作中擔任著核心的角色,大量的臨床工作、沉重的壓力,導致臨床教師對臨床教學的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附屬醫院的青年教師所占比重較高,青年教師通常面臨著較大的經濟壓力,而臨床帶教很難給青年教師帶來經濟收入,使得青年教師更傾向于把精力投入在臨床工作、職稱晉升當中。同時,臨床教師對臨床教學工作的認識不足,未能認識到醫學教育承載著培養醫學衛生人才的使命,與全民健康息息相關,以至于沒有自主提高教學積極性的動力。
(二)師資隊伍培養體系不完善
臨床師資隊伍的培養與臨床醫師的培養有所差別,需要在培養好臨床醫師的基礎上,掌握并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目前,附屬醫院的師資培養主要依靠學校、附屬醫院舉辦的醫院師資培訓班。短期的培訓班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師資水平,但系統性的缺乏導致很難滿足臨床教學的需求。
(三)教學方式方法較陳舊
目前,附屬醫院大部分的臨床教師未能學習到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在理論授課中仍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方法的使用上也相對保守,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無法了解到學生真正的需求,導致教學效果欠佳。對于學生的評價主要依靠總結性評價,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需求。
(四)缺乏有效的考評機制
附屬醫院在對臨床醫師的考評中,教學指標所占比例較低,導致臨床醫師對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同時,附屬醫院對臨床師資的考評主要依靠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有相關研究顯示,學生在對教師進行評價時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的評價信度不高[2],不同的教學效果無法體現出差距,無法有效找到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學效果無法得到提升。
三、附屬醫院師資隊伍建設對策
(一)提高臨床教學積極性
要真正提高臨床帶教老師的積極性,需要讓臨床帶教老師在思想上明白教學工作的重要性,改變臨床教師以往的錯誤思想,將臨床工作與教學工作融合在一起,相互促進。該院為進一步推進教學工作,提高臨床帶教老師的積極性,于2017年制定了《有帶教任務的臨床醫技科室醫療專業技術人員晉升晉級問題的暫行規定》,規定將有帶教任務的臨床醫技科室醫療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晉升與其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掛鉤,完成教學任務才可以申報晉升職稱,同時已具備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需完成教學任務才予以聘任。同年制定了《教學專業基地、教師績效考核的管理規定》,規定根據教學工作量、教學質量與教學貢獻三個方面設計測量維度,核算成分值數,量化考核每位教師教學工作量的完成情況,評價結果與教師年度考核和評優評先、教師崗位聘任及職稱晉升以及教師績效工資掛鉤,發放標準為80元/分。對于臨床科室醫療人員從事醫療工作又擔任教學工作任務的醫師,可申報評審“雙職稱”。這兩項規定是對提高臨床教學積極性的一次嘗試,將臨床教學工作與職稱晉升、聘任等切身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是附屬醫院師資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3]。
(二)加大教學經費投入
附屬醫院應當在學校提供經費的基礎上給予政策上的傾斜,不斷完善經費投入的管理制度,保障教學的基礎設施與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保證經費的投入可以為臨床教學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臨床師資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4]。該院為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于2017年制定了教學崗位津貼的發放標準,同時根據河北醫科大學要求發放帶教費。經費上的大量投入確保了臨床師資隊伍對臨床教學工作的熱情。
(三)加強附屬醫院師資隊伍的培訓
針對目前各教研室理論授課、見習帶教、實習帶教等不同教學環節,根據臨床帶教老師工作任務繁重的狀況,進行分批次、有計劃、有組織、有制度的師資培訓工作。該院目前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師資培訓模式[5],邀請教學專家到醫院進行教學示范和指導,同時分批、分期派遣骨干中青年臨床教師外出進修學習和輔導,回院后以經驗交流、匯報等形式將收獲分享給其他臨床教師,形成了相對完善的臨床師資的培訓模式,對提高臨床帶教老師的教學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四)改革創新教學方式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地接收知識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積極鼓勵和推動新形式的教學方式方法可以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方法可以使用PBL教學、討論式教學等,教學方式可以使用“雨課堂”。PBL教學有助于全面培養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者的綜合素質[6]。“雨課堂”可以極大程度地促進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使教師在課堂上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有助于教師真正了解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此同時,逐步開展形成性評價工作,利用Mini-cex、Dops等量表,在教學活動期間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發現教學工作的不足并及時改進,提高教學活動的效果。
(五)建立完整的臨床師資考評手段
從不同人群、不同角度、不同階段來考察和評價教學效果,可以發揮臨床師資考評的有效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通過運用“問卷星”等信息化的師資評價手段,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對課程的滿意程度和意見建議,適時做出調整。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管理部門對教學運行情況進行檢查,對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規范臨床師資的教學行為。再次,附屬醫院院領導隨機檢查和聽課是考查和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后,開展畢業生的跟蹤評價,了解畢業生的執業醫師考試通過情況、讀研情況、就業競爭力、能力分析等內容,將結果反饋到臨床師資的教學工作當中,有利于教學工作的持續改進[7]。
綜上所述,附屬醫院師資隊伍的質量決定了醫學人才的質量。進一步加強附屬醫院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升臨床帶教老師的綜合素質,提高臨床教學水平,可以為培養合格乃至優秀的醫學人才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委員會.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2016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7:1-1.
[2]劉恩允,楊誠德.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反思與構建[J].江蘇高教,2004(01):85-87.
[3]姚定國.論醫教一體化背景下附屬醫院臨床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以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為例[J].中醫教育ECM,2016,35(04):32-34.
[4]范靜怡,章軍建,黃建英,等.師資培訓在醫院管理整合中的價值之思考[J].醫學信息,2014,27(03):22-23.
[5]張鈞明,韋長元,楊莉,等.非直屬附屬醫院師資現狀分析與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7,25(09):128-129.
[6]楊立強,倪家驤,岳劍寧,等.淺析基PBL教學模式下的臨床醫學教學應用[J].現代生物學進展,2014,14(29):5768-5773.
[7]扈國棟,蔡志華,于碩.對醫科畢業研究生質量跟蹤調查與評價的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02):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