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琳琳 上海電機學院體育教學部
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比賽教學法即是指采用體育比賽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訓練,從而更加高效的完成課程教學任務和目標[1]。在籃球教學中,常常采用的是分組對抗的形式,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使學生在小組對抗的過程中熟練掌握籃球技能。這種方法使得教學活動變得更加靈活、豐富,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因此取得的效果也優于傳統教學。因此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推廣比賽教學法具有重要意義。
在過去的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通常會以示范講解的方式向廣大學生傳授籃球知識技能,之后便任由學生們自由活動。在這樣的方式下,一部分對籃球缺乏興趣的學生很難得到充分的鍛煉。而通過比賽教學法的實施則可以化被動為主動,以比賽這種扣人心弦的形式激發大學生的天性、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而且在比賽中,學生能夠對教師所講授的技能進行實踐,從而快速有效的掌握籃球的基礎技能以及相關規則,更好的享受籃球運動帶來的樂趣。綜合來看,比賽教學法既能夠滿足學生們對新穎教學方式的需求,又可以滿足其學習籃球技能知識的需求。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的體質塑造受到了更多的重視,而終身體育則是使人們始終保持良好體質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除了興趣培養和技能傳授外,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也十分必要。籃球運動本身就具有競技性,比賽教學法與該特點相適應。此方法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其朝著勝利的目標頑強拼搏,獲得精神滿足以及體質提升。這樣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意義,逐步形成終身體育意識[2]。
籃球運動是競技運動,具有激烈的對抗性,不同隊伍之間是競爭關系,而隊友之間則是合作關系,因此籃球同時具有競爭和合作屬性。在籃球比賽中,隊友之間的通力合作以及良好配合才是取得競技勝利的根本。在大學籃球教學中應用比賽教學法的應用一方面可以通過隊伍之間的競爭使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則通過隊友之間的配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籃球運動的對抗強度較高,因此對運行員的基礎技能熟練度、力量、耐力等均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大學籃球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充分意識到籃球運行的這些特點,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承受能力以及技能水平有針對性采取訓練措施。就目前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都會對所有學生進行統一訓練,部分學生可能吃不消,而部分學生又無法學到技能,這將嚴重影響學生對籃球活動的興趣,造成參與度的下降。對于上述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比賽教學法。教師在課前對所有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掌握,有針對性的設置教學內容,之后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盡可能的使不同小組之間的實力保持均衡,營造良好的競技氛圍,保障所有學生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且身體機能得到有效鍛煉,如此才能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比賽中,通過實踐聯系鞏固基礎,為今后的教學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具備一定的基礎之后,教師即可對學生進行籃球技能訓練。傳統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用的都是機械訓練方式,學生只是單純對某項技能進行反復訓練。但要知道,籃球是一項實戰性較強的運動,這種機械訓練的方式雖然可以使學生掌握其“形”,一旦參與到實際比賽中,面對瞬息萬變的賽場形勢,學生很難真正將訓練獲得的技能靈活使用出來,這必然會對學生的積極性造成打擊,認為技能訓練毫無作用,從而失去興趣。對此,可以在技能訓練中引入比賽教學法,通過豐富的實戰經驗提高學生的技能熟練度,而且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循序漸進的適應不斷加大的運動強度,形成頑強拼搏、迎難而上的精神品質,不斷突破自我,實現籃球技能水平的增長[3]。
籃球是一項正規運動,具有完善的規則體系,在籃球比賽中,所有運動員都應該遵守其規則,這決定了籃球比賽是否能夠成功舉行。同時,對規則的掌握程度也影響著籃球運動員技能發揮的效果。因此在大學籃球教學中,對規則的講解十分重要。現如今,大學籃球教師在講解籃球規則時往往是平鋪直敘,單純的進行口述,這對一些剛入門的學生來講十分不友好。若是采用比賽教學法,教師則可以在前期講解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比賽中的細致講解,尤其是比賽中出現的違規行為,可以作為教學的良好素材,加強學生們對籃球規則的記憶,避免同樣問題的重復發生。而且這種比賽+規則講解的方式還可以使學生們認識到規則對于籃球比賽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基于籃球運動具有的競技性、對抗性特征,將比賽教學法引入到大學籃球教學中更加有利于學生掌握籃球規則、提升籃球技能水平、鍛煉身體素質,因此應加大比賽教學法的推廣力度,提高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