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蔣浩豐
我校汽車工程學院始建于1953年,有66年的辦學歷史,現有專任教師53人,在校生1 800多人。開設有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省級品牌專業)、汽車營銷與服務(省級品牌專業)、汽車車身維修技術、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等4個專業。為汽車后市場培養汽車銷售、汽車維修、汽車維修接待、汽車性能檢測、汽車保險和理賠、二手車交易等專業人才。從2012年起我校汽車運用技術專業與南京林業大學交通運輸專業(汽車運用工程方向)合作開展“3+2”高職與本科分段培養,學生前3年在我校就讀,學業合格后可獲得專科文憑并轉入南京林業大學再就讀2年,2年之中完成規定的學業可獲得南京林業大學頒發的本科文憑。同在2012年我校又與南京的兩所中職學校開展了“3+3”合作辦學模式,學生前3年在原校(南京交通技師學院和金陵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習,后3年轉入我校就讀,完成規定的學業后可獲得專科文憑。“3+2”與“3+3”均是現代職教體系試點項目,打通了江蘇交通職業教育人才成長通道。
“3+2”的學生是通過高考進入我校的,他們的高考分數略低于本科分數線,文化基礎較好,學習能力和自我約束力也較強。“3+3”的學生初中畢業后就進入職業學校學習,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學習能力和自我約束力較差。筆者給“3+2”和“3+3”的學生均授過課,感觸頗深。
(1)“3+2”學生的教學方法。《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理論性極強,內容深奧,是汽車和內燃機專業的必修課,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筆者在給“3+2”的學生講授發動機工作過程時就出現了問題,學生難以理解工程熱力學中的一些概念和定律,于是筆者采用了側重點教學法,緊扣大綱,重點講解熱力學第一定律,忽略熱力學第二和第三定律,重點講解壓容圖,忽略溫熵圖,教學中詳細講解一些基本的公式,再配以動畫形象展示內燃機的工作過程。在講授發動機換氣過程時,筆者采用課本結合自制的PPT課件,再輔助動畫和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掌握知識原理。但是僅停留在課本上的理論教學效果并不夠好,學生依然無法完全領會這些原理。正好,筆者所教授的另一個班拆解了一臺奧迪轎車的六缸發動機,于是筆者把學生帶到拆解現場,詳細講解進氣系統的構成與原理,有一些新技術書本上還沒有,例如奧迪六缸發動機的排氣門是“濕氣門”,正好有實物可讓學生進行“濕氣門”與進氣門的比較。通過教學重點內容的取舍、動畫及視頻展示、結合實物的講解,再加上“3+2”的學生學習態度認真,基礎較好,因此學習效果良好。
(2)“3+3”學生的教學方法。在本學期筆者還負責給“3+3”的學生上《汽車保養與PDI》課程,這門課程內容繁多但通俗易懂,實操性強,是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必修課。筆者此前給本校的學生上過該課,采用的是項目化教學法,教學效果良好。項目教學法是從該職業的工作過程出發,用與工作過程相近的典型工作任務對該職業活動進描述,包括確定教學任務、設計教學情境、編排教學流程與確定評價機制。項目教學法相比傳統分科目教學法,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促進學生迅速掌握學習內容和全面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了自我學習和管理能力、溝通和團隊合作能力,更重要地是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職業崗位意識,同時也促使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和教學能力、實踐能力的提高,體現出了理實一體的“做中學,學中做”。
但當筆者給“3+3”的學生實施項目化教學后發現效果很不理想,原因是學生的文化基礎太弱,很多初中的知識都忘記了,有一位學生竟然把長度和力的單位搞混淆。筆者也開始反思:應對學生因材施教,竭盡全力教書育人。筆者自身必須作出調整,這種調整不僅僅是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的,心理上也要作出調整,要更加包容、更有耐心和多一點愛心。
筆者首先對教學內容作了一定調整,增加了實操課時,因為在授課中筆者發現該班大部分學生對實操興趣很高,積極動手,學習氛圍濃厚,于是將本該在課堂上講解的一部分理論知識融入到實操課中講解,結果事半功倍。例如講解盤式制動器檢修時,舉升兩臺轎車分別拆解前輪制動器,邊操作邊講解浮鉗式制動器的原理,動手演示出制動鉗鉗體在導銷上來回浮動的場景,然后再指明檢查要點。在講解游標卡尺與千分尺使用時要耐心、仔細,畢竟大部分學生已經忘光了。在實操練習中,按學號輪訓,筆者在旁邊監督指導,對一些領悟力差的學生多鼓勵,對操作得正確又迅速的學生多表揚,對犯錯誤的學生要委婉地批評,和言悅色,不要過多說教,如此調整之后,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1)“3+2”的學生基礎較好,自覺性較高,因此筆者對他們的要求也高一些。在每一章結束后筆者會進行一次測驗,使用的輔助軟件是藍墨云APP。最初的測驗以單選題為主,結果學生的分數非常高,于是筆者加大了題目難度,結合上課時補充的一些新內容設計了一些多選題,學生考得不是很好,筆者針對錯誤率高的題目進行了詳細講解,加深學生的理解,學期末用南京林業大學的試題測試,成績很好。
(2)“3+3”的學生在每一個項目結束后,也用藍墨云APP做測試,當然題目難度較低,不會有多選題,學生的分數較高,學習積極性也提升了,當然最終的成績是以實操考核為主,在考核時是單人操作,由于實操練習的時間長,學生學習興致高,因此考核成績也較理想。
通過以上的比較可看出,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不但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還要努力提升教學能力,鍛煉心理承受力,尤其是經過對“3+3”學生的教學,筆者深有感觸:育人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良好的心理應變能力,學校每年的生源質量不盡相同,針對不同的人,需采取不同的教法,正所謂“因材施教,教無定法”。教師不僅僅是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更要充當學生人生之旅的引領者、學生生活的關愛者,引領學生走過心理的動蕩期,邁向人格健全的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