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丹恒
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他被稱作是“尋根文學”作家,他的代表作《生死疲勞》植根于中國的土地文化,圍繞著土地這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一個被冤殺的地主,經歷了驢、牛、豬、狗、猴、大頭嬰六道輪回,在這不斷的轉世中,以不同的視角,觀看并體驗了自解放以來的五十多年來,中國農村社會的變革與發展。
《生死疲勞》最出名的譯本就是葛浩文的《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一本好的著作,加上一個好的譯者,成就了《生死疲勞》的諾貝爾文學獎,也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關注,國內外學者對莫言小說的研究,對《生死疲勞》的研究,也日漸增多。文章打算選取中英文本的例子來分析《生死疲勞》的隱喻翻譯。
隱喻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修辭方法,它所對應的是明喻,從字面意義便可以看出來,隱喻不像明喻一樣一眼就能看出喻體和本體,而是隱藏的一種比喻,隱喻又被稱作暗喻。
西方古代哲學家亞里士多德這樣定義隱喻,“隱喻是把屬于另外一個事物的名稱轉移到每一個特定事物上去,這一轉移可以是從種到屬或從屬到種,或從屬到屬,或根據類推進行拓展(1996:149)。我國現代修辭學的奠基人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對隱喻的解釋是:隱喻是譬喻的一種。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類似點,說話和寫文章時就用那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思想的對象,就叫譬喻,也稱比喻,屬于積極修辭一類(1997:72)。隱喻不僅僅是詞與詞之間的轉換,也是詞的意義上的轉換。
在《生死疲勞》中,有許多意義沒有直接表達出來,而是采用了隱喻的表達方式,因此在翻譯的時候,譯者不僅要理解字面意思,還要領悟到其中的內涵,接下來文章將從動物隱喻、顏色隱喻和俗語隱喻來分析《生死疲勞》中的隱喻翻譯。
(1)區長說:藍臉,你的情況,我聽洪泰岳說了,我批評了他,我說藍臉就是一頭犟驢,要順著毛摩挲,性急不得,性急了他會尥蹶子、咬人。(莫言2012:31)
“Lan Lian,” the chiefsaid,“Hong Taiyue told me what happened,and I wasn’t happy with him.I told him that Lan Lian is one tough donkey,and you have to rub him with the grain.Don’t be impatient with him,or he might kick or bite you.”(Goldblatt 2012:33)
在農村,農民離不開土地和牲畜。驢,作為土地生產的重要生產工具,給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給予了重大幫助。但是,可能因為驢的外表給人留下了愚鈍的印象,所以在英語和漢語里,驢都是不討人喜歡的動物。在英語中想表達某個熱很愚蠢或者很固執,會說“he is an absolute donkey”,而中文就會說“他倔得像頭驢”。在《生死疲勞》中,因為藍臉拒絕加入人民公社,區長把藍臉比做“犟驢”,葛浩文譯成“Lan Lian is one tough donkey”,驢是倔強的代表,在“donkey”前面還加上了“tough”,加強了驢很固執的這一形象,表明了藍臉的性格固執,堅持自己的想法。
(2)這小子聰明猴兒,順著竿兒往上爬;見了我就叫干爹,見到白氏就喊干娘。(莫言2012:11)
He was a smart little pole-shinnying monkey.He called me Foster Dad as soon as he laid eyes on me,and called Madame Bai Foster Mother.(Goldblatt 2012:12)
猴在十二生肖中,是最接近人類的靈長類動物,智商極高,善于攀爬,所以在中國文化中,猴子是聰明機智的象征。同時猴子又靈活好動,所以也是調皮的象征。藍臉被西門鬧收養的時候,特別機靈,見著誰都叫的特別親,惹人喜愛。所以西門鬧把他比作“聰明猴兒”,“順著竿兒往上爬”表明他會見機行事,葛浩文將這兩個小句譯成了一句“He was a smart little pole-shinnying monkey”,把“順著竿兒往上爬”譯成了形容詞“pole-shinnying”,句子簡潔的同時也傳達了原文的內涵意義,譯文讀者便能知道藍臉小時候是個特別聰明活潑,惹人喜愛的機靈鬼。
(3)這小子先是跟著長工干點零活,放馬,放驢——閻王爺啊,你怎么黑心把我變成一頭驢啊——后來就漸漸地頂大做了。(莫言2012:11)
He started out by helping the foreman tend the horse and donkey—Ah,Lord Yama,how could you be so evil as to turn me into a donkey?—and gradually moved on to bigger jobs.(Goldblatt 2012:12)
顏色在漢語文化里可謂博大精深,并不單純地指物體的色彩,在不同的場合里,有不同的象征意義。比如紅色在京劇里代表忠貞、勇敢,但在民俗中又代表喜慶;黑色在京劇里代表剛強、正直,但在日常生活中代表陰險、狡詐。在上面的例子中,西門鬧抱怨閻王把他變成了一頭驢,說閻王“黑心”,這里的“黑”顯然不是剛正的意思,是說閻王居心不良,故意讓西門鬧轉世為驢,所以翻譯的時候肯定不能直譯成“black heart”,要將其隱喻意義譯出來,所以葛浩文譯成了“how could you be so evil”,把“黑心”的真正含義翻譯出來,這樣譯文讀者也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內容,了解西門鬧的心情。
(4)“它是頭畜生,用不著你下這樣的黑手!”(莫言2012:20)
“There’s no need for you to beso dammed viciouswith an animal!”(Goldblatt 2012:24)
這句話是藍臉說的,藍臉的驢因為啃樹皮被洪泰岳打了一頓,藍臉找他理論。洪泰岳本就不是個好人,所以藍臉說他下“黑手”,“黑手”這一詞是用來形容洪泰岳的殘暴無情,不能直譯成“black hand”,葛浩文譯成“vicious”,而且還加了個修飾語“dammed”,更加凸顯了藍臉的憤怒和洪泰岳的卑鄙。
(5)她說:當家的,你把她收了吧!肥水不流外人田!(莫言2012:12)
She said,“Lord of the Manor,I want you to accept her.Good water must not irrigate other people’sfield.”(Goldblatt2012:13)
西門鬧的妻子白氏,因為久不生養,所以勸西門鬧收了她的陪嫁丫頭迎春,好傳宗接代。“肥水不流外人田”原指好處不能讓給別人,在這指迎春是自己身邊的人,與其到時候把她許給別人,不如讓西門鬧娶了,給他生兒育女。葛浩文將這句話直譯為“Good water must not irrigate other people’s field”,保留了原來的喻體,給了譯語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
小說《生死疲勞》將命夢幻般的現實主義與民間傳說、歷史和當代相結合,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小說語言貼近生活,具有大量的俗語文化和隱喻表達,為小說增添了獨特性,但也給翻譯帶來挑戰。文章通過分析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來研究《生死疲勞》中的隱喻翻譯,對小說的翻譯研讀有一定的幫助。同時也能看出英譯本作者的翻譯水平精湛,語言功底深厚,給我們日后的翻譯工作也提供了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