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爽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化。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密切,世界各地的人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互動越來越頻繁。世界上有幾十種語言,其中漢語和英語同屬于歷史背景悠久的語言,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語言風格。本文將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比分析這兩種語言。
1.漢英語法特征對比。漢語是語義型語言,本身有語法,但卻蘊含在語言內部。語言成分之間的關系不是由形態表達的,而是由語義本身。漢語重意合,以意統形,句子往往是由內在的邏輯關系連接。所謂“形散而神聚”。對比之下英語是一種形態型語言。語法特點都暴露在表面,以形馭意。單詞和短語之間的各種邏輯關系往往是由介詞,連詞等進行連接,這些詞的表達都是形合的明確標志。
1.1 漢語重意合。主要的原因是,漢語是表意文字。在幾千年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已經形成了屬于自己的語言系統,強調內部結構和隱式關系的語言素質。如: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2 英語重形合。這是因為在形式上英語具有豐富的搭配組合。例如,詞綴、時態變化以及各種從句等,作為一種印歐語系,英語目前正處于轉型期,從原來的綜合型語言過渡到分析型語言。
Domains under heaven,after a long period of division,tends to unite;after a long period of union,tends to divide.This has been so since antiquity.
2.漢英句子結構對比。竹式結構和樹式結構是英漢句子組織的最基本規則,樹式結構的背后是以整馭零的封閉性結構,竹式結構的背后是以零馭整的開放性結構。英語句子猶如一棵枝葉繁茂的參天大樹,有樹干,有枝葉,枝葉以樹干為核心。不管一個句子有多么地復雜,都有一套自己的主干。有些時候,在處理英語句子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剔除枝葉對我們的干擾,把握好句子的基本的主干結構。而漢語句子就不同了,在表情達意時,往往要借助動詞,按照動作的發生順序或邏輯順序,逐步交代,層層鋪開,
2.1 漢語的竹式結構。漢語沒有主干結構,主干和樹枝之間沒有區別。漢語句子的構造就像一段竹子,一節一節連下去,表義不完,句子不止。
開始家人是不讓父親抽煙的,得了絕癥后,想開了,抽吧,揀好的買,想抽就抽。
2.2 英語的樹式結構。句子有一個主干,所有樹杈都是從主干上分出來的,這個主干就是主謂一致結構。英語六大成分分有三個層次:主謂為主要成分,對于所有句型不可或缺;賓補是連帶成分,對于某些句型不可或缺;定狀是附加成分。英語句子的擴展是在主干上進行,在不改變主干的情況下分析句子順序,應先將劃分主語和謂語,然后劃分謂語部分,最后劃分附加成分。
The justification of a university is that it preserv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the zest of life,by uniting the young and the old in the imaginative consideration of learning.
漢英結構的差異就決定了我們在理解漢英句子方面的差異性。我們在理解英語句子的時候必須從結構入手,先弄清結構關系,然后才能正確理解語義,從結構到語義是唯一選擇。在英語學習中我們不能固守漢語學習的思維邏輯,要擺脫漢語結構框架的束縛。
3.漢英語序對比。語序,是語法功能中比較重要的一方面,在英漢兩語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語序方面,英語和漢語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兩者之中還存在著明顯的差別。
3.1 漢語語序——相對固定。漢語作為分析型和語義型語言,缺乏充分的形式標記,語序的安排成為確保所傳遞的語義連貫完整的最主要手段,而各個語義成分的排列規則則需要遵循特定的邏輯規律,這種邏輯規律往往折射出民族獨特的思維特點。
3.1.1 時間先后順序:指的是按照客觀事理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話語組織,先發生的事情先論述,后發生的事后說。
進城買菜、離家出走、去教室看書
3.1.2 重輕順序:漢民族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套講究尊卑有序的封建宗法制度,從尊卑的角度思考事物之間的輕重關系,主次關系,對事物的編排有著嚴格的輕重主次之分。
天長地久、優勝劣汰、恃強凌弱
3.1.3 邏輯順序:一個對事情發生先原因、后結果的總結性的規律,按照實物發生的整體順序,確定先有因后有果,先假設后可能,先條件后結果的邏輯順序。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3.2 英語語序——相對靈活。
the Russian people,a pretty and clever girl.
the people of Russian,a girl pretty and clever.
總而言之,英漢兩種語言在邏輯思維和表達方式上的一些明顯區別,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語言受文化的影響,從各個方面反映文化。語言也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征,不僅包含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還反映了對于生活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語言和文化的相互影響,要求我們理解語言必須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了解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我們與世界溝通的媒介,我們必須努力學好。而漢語是我們的母語,為了能夠更好地傳播中國悠久的文化,我們更要學好。在充分了解英漢語言的差異后,對我們學習這兩種語言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