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微 隋丹妮
當今社會已經從PC互聯網全面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促進了社會諸多領域的發展。包括漢語國際教育在內的教育領域也實現了信息化發展。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過程具有數字化,智能化,分散化和多樣化的特點。近些年,伴隨信息化的發展,出現了翻轉課堂、微課、慕課、微信公眾平臺以及各種APP等新興信息化教學手段,它為有效地教授對外漢語提供了新思路。
首先,從內容上來看,傳統對外漢語課程內容較為單一,表現為以教材知識點的教學為主、以大綱所要求的目標為目標。而信息化背景下對外漢語課程能夠利用網絡將知識連成體系,豐富了對外漢語課堂的教學資源,從而真正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全球化。
其次,從教育理念上看,傳統對外漢語教學理念主要表現為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主體與中心,枯燥的教科書束縛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從而違反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而信息化漢語課程通過互聯網將多彩的信息世界展示給學生,一些與課程相關的網站與軟件能夠讓學生不論在課上還是課下都能通過有效的信息化教育資源幫助與提升自己的漢語學習。
最后,從教學方法上來看,信息化背景下對外漢語課程不同于傳統的課堂師生面對面授課的形式,相反,它是新興的在線教學模式,如MOOC的教學模式。信息化教育也為對外漢語教師提供了優質有效的多媒體教學資源與教學設備,對外漢語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直觀形象的教學材料,同時,漢語學習者也可通過電子教材、軟件等進行方便有效的漢語學習。
然而,經過幾十年的沉淀,傳統的漢語課程積累了大量的教學經驗,例如課堂互動性很強,學生能夠緊跟教師思維等特點也受到很多專家學者的肯定。
目前,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教育發展呈現出新的時代特征,如在線學習,移動學習和碎片化學習等。特別是近些年來,人們主要的學習時間、空間都已從連續、固定逐漸在走向靈活、多元。學習方式、學習資源也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進步呈現出碎片化、情境化、微型化等特點。雖然我國很多專家和學者對信息化背景下教育資源、教育方法等都有所研究,但是從知網、圖書館查閱資料等途徑了解到,大多數關于信息化背景的研究往往是關于一些理科領域和國內中小學教育,對信息技術在對外漢語課堂中應用的研究很少。
筆者以中國知網為主要數據來源,通過輸入“信息化教學方法”作為關鍵詞,結果表明近五年來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總體研究數量逐年增加。其中大部分文獻主要指向醫學、機械等理科領域以及國內中小學信息化教學的運用。并繼續輸入關鍵詞“對外漢語”,檢索的文件數量為56篇,其中大多數文獻主要是關于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傳統與現代信息教學的比較、調查分析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的資源建設情況以及現代化教師能力需求分析。其中,信息化對外漢語教學方法中包括17篇多媒體教學方法和7種在線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手段中 PPT課件、電子設備等多媒體技術占44%,學習軟件、微信等社交媒體占26%,微課占18%,翻轉課堂占12%。網絡媒體教學手段中主要包括網絡在線課程、校園平臺以及微信公眾號等新興教學模式。通過增加關鍵詞“課型”可檢索出對外漢語綜合課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最為廣泛,占43%,其中漢語作為外語教學內容中詞匯教學和漢字教學的比例最高。目前,在信息化時代下,漢語教師可通過制作直觀形象的微課短視頻將詞匯教學進行有效銜接,增強學生對于詞匯的形象記憶。另外,相關的漢字筆順教學軟件和實時翻譯軟件對于提升學生主觀能動性和漢語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李芒和陳維超(2006)認為,信息學習是現代信息技術在有效學習中的應用。漢語學習的信息化不僅體現在知識的拓展上,更重要的是如何應用信息技術來改善漢語學習環境,并且更加有效地提高漢語學習質量。這為在新形勢下打破世界漢語研究的主要瓶頸提供了新的思路。
信息化教育技術正處于發展階段,在和對外漢語等教育領域結合的過程中還面臨諸多挑戰。對外漢語教學應順應信息化浪潮,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方法,支持漢語教育的改革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