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河南省洛陽市第26中學 河南 洛陽 471022)
雖然初三還有繁重的新課程需要學生學習,但是作為初中的最后一年,學生有必要將初中三年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系統的復習。教師在學生的復習工作中,就是通過課程的調節和自身對于初中三年語文知識的了解,科學的分配復習任務,幫助學生搭建一個系統的知識框架。相對于其余的學科,語文的實用性非常的重要,但是因為存在著非常多的主觀題,所以語文更多的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每日的學習中學習并掌握更多對考試有用的內容,明顯會增加升學考試的能力,讓學生中考的分數得到明顯的提升。為此,為了增加學生復習的有效性,教師不僅僅需要采用合適的教學計劃,還需要制定科學的復習方式,并且在整個復習工作中遵循相應的原則,從始至終擁有健全的策略,才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快速的獲取有用的知識點。
初中語文的內容雖然不是非常的難懂,但是對于初三的學生而言,整個初中語文知識點的數量和學習難度還是非常龐大和艱難,在復習中教師可以選擇多種教學方式和不同的任務手段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但是這其中一定需要一個準則作為教師教學方式的依照。
1.1 復習要結合課程標準。語文學習就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很多的老師和家長都非常的清楚學習語文不能拔苗助長,不是在短時間內的沖刺復習就能起到良好效應的。為此,很多的教師都會在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新興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復習,但是在其中一定將將課程標準當作復習工作的準則,不能夠一味的積累課外的知識點,錯誤的認為學生擁有足夠的見聞和課外知識,就能很好的完成初中的復習工作,這種觀點是錯誤而且片面的,學生擁有更多的課外知識,固然對后續的發展大有裨益,但是復習工作更需要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而初中語文課程中的內容,就是掌握語文的基礎,只有將課程標準當做復習工作的基礎,學生才有向著課外知識延伸的能力。
1.2 堅持查漏補缺的原則。復習過程就是一個對學生知識點進行鞏固的過程,在進行復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始至終遵循的原則就是查漏補缺,舍本逐末的事情每一個人都知道的是愚笨的,但是也存在很多的教師沒有理清復習工作和普通教學工作之間的差別,這些教師在復習工作上都會嚴格的按照原先制定的教學機制進行,根本就不能按照實際情況進行變通,在一些教學難點上,按照以往的經驗進行大講特講,但是學生們其實普遍對這一內容掌握的非常不錯;在一些較為出現不是非常頻繁的知識點上,很多的學生因為不夠熟悉,并沒有對這一方面進行更多的了解,但是教師卻按照原先制定的教學計劃,將這一筆帶過,對于學生而言,在這種復習方式下,掌握扎實的知識點也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很多本身不熟悉的知識點,卻也不能進行系統的復習,所以教師在進行復習工作時,需要摒棄原先過于系統的教學模式,而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將查漏補缺當做復習工作的指路明燈,在工作中發現學生知識點上的漏洞,并用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修補這些漏洞。
1.3 將學生作為主體地位。將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是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素質化教育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認知,教師也應該在教學的方方面面對自身的思想和教學手段進行革新。堅持學生在復習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有著良好影響,這樣學生自身才更加的明白和清楚自己缺少哪方面的知識點,知曉自己應該在哪個方面進行學習,所以教師在復習中,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性,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復習的效率。
2.1 教師分類整理。對于學生而言,語文需要復習的知識點數量非常的龐大,如果沒有教師幫助梳理,將很難進行有效的復習工作。教師在幫助學生進行梳理知識點的工作時,可以根據多種方式進行分類。例如,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按照知識點的難度系數進行分類,或者按照當地的試卷命題方式,進行不同題型的分類整理。無論是哪種分類方式,都能讓學生在短期內獲得有效的復習反饋,讓學生清楚的看到自身的進步,進而增加復習的動力。
2.2 命題互測法。教師讓學生按照要求標出自己認為重要的測試題.并讓學生交換測試題進行答題。最后.教師將試題收回, 全面分析學生掌握這部分語文知識的具體情況.以便進一步開展復習的策略。
2.3 豐富復習方式。 在針對學生的語文教育過程中,學生興趣可以對語文學習的動力占據主導地位,語文學習更加注重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如果學生缺少相應學習興趣,就會因為語文成績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提升,而逐漸失去語文復習的動力,所以在開展語文復習工作時,需要借助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豐富語文課堂的內容,最大限度的保證語文復習工作可以更加的生動有趣。
初三的復習工作對于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教師需要認真負責的幫助學生完成復習工作,才能讓學生的成績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